帝落平阳九
六月,李茂贞向朝廷上了一道“疾恶如仇”的奏章:“西川节度使王建,公然违抗朝廷让大家和解停战的最高指示,不断派兵侵略东川,对这种罪大恶极的战争罪犯,皇上您就不出来主持主持正义吗?”
也许是那天韩建那天忙着清点各地贡赋攒私房钱去了,也许韩建对这类跟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懒得插手,已在瓮中之鳖的李晔,竟然连发了两道让李茂贞哭笑不得的圣旨。
第一道:李茂贞说得很对,朕完全同意,特贬王建为南州刺史!第二道:调李茂贞为西川节度使,接替王建,调覃王李嗣周为凤翔节度使,接替李茂贞。
这算开的哪门子玩笑?我要的,是让皇上你下旨,号召天下藩镇讨叛逆王建!谁要这种根本就没有执行可能性的一纸空文?居然还想要算计我的凤翔,更不可原谅!
六月二十五日,前往蜀中传旨的宣谕使李洵,在梓州郊外的张把砦见到了王建。王建把李洵带上砦墙,指着砦下列队整齐,声势吓人的西川大军说:“这些将士一致要求我继续当他们的统帅,我可不敢违抗民意!”手无寸铁的李洵当然更不敢违抗这些“民”意了,第一道圣旨果然化成了无人理睬的一纸空文。
李茂贞则做的更加过份,直接派出军队,把携带圣旨前来接任的覃王李嗣周包围在了奉天(今陕西乾县)。韩建闻知,忙写信给李茂贞道歉:这次的圣旨咱就当没发过,以后我一定把皇帝看严点,杜绝此类脑残型的圣旨,大哥您就高抬贵手怎么样?
见了信,李茂贞才解除了奉天的包围,放李嗣周回华州,第二道圣旨也宣布作废。
李晔并没有过份失望,这是谁都能想到的结果,甚至李晔发这两道圣旨,都不是真指望会有人遵守,只想找个机会恶心恶心李茂贞罢了。李晔真正的,或者说唯一的希望,在东北方向。
李戒丕、张承业,你们什么时候,才能给朕带回李克用再次出兵勤王的消息啊?
又过了两个月,延王李戒丕从太原回来了,但他给朝廷带来的消息,并不是李克用大军什么时候到,而是李克用的集团内部发生了重大叛乱,河东的勤王军一时是不可能来了!失望,这才是真正的失望!
要不,既然这整整一年咱都熬过来了,皇上您就再忍忍?“我忍够了!”李晔发出怒吼,他召集群臣开会,宣布自己要出兵亲征李茂贞!请各位宰相制定出一个相应的可行性计划来!
皇上的发言过后,宰相们被雷得外焦里嫩,小祖宗啊,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亲征李茂贞?你还有兵吗?何况现在我们能否活着走出华州城门,都得看韩建的心情,你以为他会轻轻松松就放你出城吗?
给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制定可行性计划,这好象不是凡人做得到的,所以尚未成仙的宰相们一致选择了第二方案,力劝皇帝放弃亲征的想法。还好,李晔在一顿发泄过后,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变得垂头丧气,不再说什么亲征了,宰相们的难题解决了。
帝落平阳十
李晔垂头丧气,可有人却乐开了花,韩建寻思着:李克用既然来不了,那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了!上次圈禁诸王,下手不够狠,而且漏过了最得李晔重用的李戒丕和李嗣周,斩草没除根,这次我可要把事做干净!
决心下定,韩建再次上疏攻击诸亲王:“为什么自陛下登基以来,天下会战乱不止,藩镇间相互攻杀,祸及京畿?臣以为,罪魁祸首,就在于让各亲王统领军队!亲王带兵,凶顽之徒就有了轻取富贵的非分之想,使得皇上的车驾,始终处在危险之中!不久前我奏请罢黜他们的兵权,就是为皇上您的安全着想,防止变生肘腋。但我最近接到密报,延王李戒丕和覃王李嗣周仍在密谋作乱!希望陛下拿出您的圣明果断,不要犹豫,不要心软,为了国家福祉,把大乱消灭在萌芽阶段!”
李晔又一次愤怒了,你韩建为何要逼人太甚?给条活路不行吗?但这种话他已经不敢批在奏章上,只是将上疏扣下,数天不答。
你以为你不批准,就能难得住我吗?韩建找来枢密使刘季述,让这位专业人士根据他的要求制作了一道假圣旨,然后调集军队,依“旨”乘夜,包围软禁诸王的十六宅。
人马的喧嚣很快打碎了夜幕的宁静,这些天来,一直在忐忑度日皇子皇孙们从梦中惊醒,只见大批杀气腾腾的华州兵冲进了十六宅!
太祖太宗的子孙们明白了:一直想杀他们的那个人等不及了!求生的本能让他们披头散发地跳下床,有的爬上了墙头,有的爬上了屋顶,有的爬上树梢,一起朝着行宫的方向,向他们认为的,唯一还有可能救他们的人高声哀求:“宅家,宅家!救救孩子们吧!”
所谓“宅家”,是唐代宫廷内对天子的一种敬称,“盖以至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并不是某位宅男的意思,虽然那个人差不多已经被迫变成宅男了。
华州城并不大,李晔也许能隐隐听见十六宅方向传来的噪动,很可能也猜到有什么事正在发生。可那又能怎么样?他已经自身难保,看着皇室子侄们将遭不幸,也只剩下“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延王李戒丕、覃王李嗣周、通王李滋、丹王李允、沂王李湮、韩王李克良,以及今天已经查不到姓名的睦王、济王、韶王、彭王、陈王。共十一位亲王被韩建的军队抓了出来,押往华州西郊的石堤谷。然后一字排好,大刀挥下,十一位皇室帝胄全部身首异处!
第二天,韩建向李晔奏报他的这一新“功绩”:诸王打算谋反篡位,幸亏陛下宏福,这阴谋被我发现及时,将其扑灭于事发之前,所有涉案的主犯们,现已被全部处决!
仰望苍穹,李晔已是欲哭无泪,只能默认了韩建对诸王的指控。大唐的天子是赏罚严明的,如此的“大功”自然不能不奖励,韩建之后被拜为太傅(三师之一,正一品),封许国公,赐免死铁劵!在下觉得,李晔这样做,不是在免韩建的死罪,而只是“感谢”韩建能放过自己与余下亲王们的命。
而这一切,只因为李克用不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