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名状五
朱瑾大喜,总算熬过来了!既然面前的敌人已经很弱小,很好欺负了,那还要让这位自称在战场上从来不知道害怕的朱二哥,继续缩在城中坐守,就如同让猴子不上树一样困难了。更何况城中存粮已经不多,而城外汴军大营的辎重还没被搬走,即使只为了让将士们吃顿饱饭,朱瑾也决定一定要出击,冲着葛从周的屁股狠狠踢一脚。
当天深夜,朱瑾悄悄率军出城,奇袭汴军大营。汴军大营很快就到了,灯火稀疏,万籁无声,安静的如同坟地。朱瑾有些不安,就算是营中只剩下数千老弱,也不该如此松懈啊?他正打算下令回去,却听两旁喊杀声突起,打着“葛”字大旗的汴军仿佛从地上冒出来似的,从三面杀向朱瑾的军队!
原来,朱瑾得到的情报是不完全准确的,李克用派来的援军确实正在向兖州疾进,但距离并没有他以为的那么短。葛从周率领的大部队只向北走了不太长的一段路,等天一黑,又悄悄返回,埋伏于大营两侧,如同一个垂钓的渔翁,只等着朱瑾上钩。
经过一番苦斗,朱瑾总算挣脱了钩,逃回城中,但已有一千多名泰宁精兵躺倒在了城外,手下孙汉筠等二十多名将官也当了俘虏。兵力已经很虚弱的朱瑾再经此一败,短期内无力再给葛从周制造麻烦了,葛从周遂正式下令拔营起寨,从容撤兵。
李克用是真的要来了。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正月,李克用命李存信为主帅,统率三万余众开进魏博,再次向节度使罗弘信借道,声称将进援郓、兖。
可怜的罗弘信只好仰天长叹:俺怎么这么命苦呢?
对内要天天讨好牙兵,防止他们心情不爽时砍老大,这些烦心事咱就不提了,毕竟魏博历代老大都是这个命。但在以往的历史上,魏博一直以兵精马壮威震河朔,以前那些老大们在对内小心侍候的时候,对外还可以耀武扬威不是?
哪象自己这么倒霉,身边冒出惹不起了邻居,还不止一个,一下子就冒出了俩,把魏博夹在中间。这俩家伙都是绝对不尊重魏博主权的,进出魏博的家门就像逛他们自己家的后院。更悲催的是,这俩邻居还势成水火,害得魏博就如今日之乌克兰,你要想讨好了这个,就很难不得罪另外那个!
就罗弘信的本意,他是既不想得罪朱温,也不想得罪李克用的,但现在看来,这条钢丝已经走不下去了。
李克用的前三次借道,通过的军队少则几百,多也不过数千,人少,又是快速路过,产生的影响也小,所需的补给也就相对容易解决,朱温也没有对魏博借道表现出过多的不满,所以一切尚在各方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
可这次不同了,李存信带的兵比前三次多得多,所携带的军粮不足,李存信也绝对不是那种爱民的将军,所以晋军的军纪也就差得令人发指,沙陀大兵们毫不客气地在给他们借道的“友好邻镇”——魏博的土地上一路烧杀劫掠!
如果是长安市民,对大兵们路过时的这种爱好,大概都习以为常了。但魏博可是在当年经常欺压邻镇的地区小霸啊,民众对外军暴行的容忍度并不高,因此魏博军民也对河东军的暴行格外愤怒,对罗弘信的软弱外交异常不满。更可气的是,李存信大军进至魏州莘县之后,竟然就不走了,这究竟是借道还是占道?难道想寻机抢夺我的魏博不成?
头名状六
就在罗弘信对晋军的表现既愤怒又恐惧的时候,朱温给他送来了一封火上浇油的信:
“李克用自执掌河东以来,向北吃掉了大同,向东吞并了卢龙,降服了成德,向西灭掉了静难、匡国,其一统河朔的野心,已经通过他的实际行动表现的清清楚楚!现在他唯一的大障碍,就只剩下魏博了,此次他虽名为借道,但他实际想干什么,谁能说得清?昔日晋献公向虞国借道伐虢,回师时虞国灭亡。等过些日子,河东大军回师,六哥您借给他们的那条大道,真让人担心啊!”
有李存信大军实际行动的佐证,朱温这封信的每一字,每一条,都显得那么有道理,句句说进罗弘信的心坎里。相比之下,李克用太不懂得关注别人的感受了。读罢此信,罗弘住终于下定了选边站的决心。他秘密派遣心腹至汴州,面见朱温,询问自己若与河东开战,宣武是否会施以援手?
朱温早就等着这句话了,当下慷慨承诺:“晋军此次借口援救郓州,借道于贵镇,可却赖着不走,残害魏博百姓,其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六哥与我情同手足,六哥的事就是我朱温的事,岂有袖手旁观之理?我当速发精兵良将,助六哥除此心腹之患!”(《后梁太祖朱温传》说,朱温当即派葛从周率汴军数千精锐秘密进入魏博助战。但在下未在古史中找到相应记载,存疑。)
得到了朱温的明确支持,罗弘信心里有了底气,决计拼死一搏。罗弘信很快集结了魏博精兵共三万余人,这些士兵都用不着怎么动援,他们很多都是被晋军洗劫的受害者家属,所以个个士气高昂,瞪红了眼睛想和沙陀人拼命。万事具备,就等着罗大帅一声令下,夜袭莘县的晋军大营!
此时的翻译天才李存信,对罗弘信翻脸的可能性仍然毫无防备。虽然史书对李翻译的评价一向不高,在小说戏剧中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渣,但对于此次晋军在魏博的暴行,他其实没多大责任,因为这在沙陀军中,是得到了最高领导首肯的,早就养成习惯了。
后来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从争取民心的角度出发,曾劝过自己的父亲:“我看咱们的军队军纪太差,随便抢夺百姓财物,这不太好吧,是不是该好好管管了?”
李克用则站在士卒的角度回答说:“这些人都是勇士,追随我南征北战都几十年了,我不能亏待了他们啊!可这些年咱们财政困难,不用说奖金,就是工资也不一定能按时发放,有的将士甚至得卖掉战马来渡日,他们想办法自谋生路,赚点儿外快也是情有可原的嘛!如今天下各藩镇都在不惜重金招揽勇士,我如果管得严了,他们离开我各奔前程,那我还靠什么来保住这一方基业呢?”
问题是,同意你们合法抢劫的,是李克用大王,不是罗弘信大帅啊!你们现在既然在罗大帅的主场,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人家的感受?
本来论战斗力呢,晋军肯定要比魏博军高那么一点点,但有了李翻译这位有害人之能,无防人之心的主帅,魏博军此仗的表现,就反而比晋军高那么一点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