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用勤王十一
十月五日,李克用大破静难军,斩首一万余,攻克黎园,生擒王行瑜的儿子王知进。从黎园败退的王行瑜,见带头大哥李茂贞所谓的援助只是干打雷不下雨,气怒之下,心生一计,不退往自己的大本营邠州,却退向驻有凤翔军的龙泉。你想置身事外吗?我叫你脱不了干系!
发现“盟友”王行瑜要来会师,吓坏了驻扎在龙泉镇的凤翔军:道友你大胆地往前死就行了,干嘛把李克用招到咱这儿来,连累贫道啊?
由于发现李克用军并没有向自己动手,李茂贞已经将龙泉的驻军悄悄削减了一半,只剩下五千人的凤翔军连忙施展乾坤大挪移,抢在静难军到达前撤出龙泉,向西移营,准备退回凤翔。但他们闪得再快,躲得了王行瑜,却躲不过李克用。乘胜追击的李克用大军赶到龙泉,一面围住了王行瑜,一而命大将李罕之攻击凤翔军。一经接触,本来就无心作战的凤翔军全线溃败,败卒干净利落地逃回凤翔。
李克用很高兴,又抓到新证据了:李茂贞居然敢出兵救援叛贼王行瑜,可见他的所谓改过自新完全是骗人的,把这些报给天子,天子还能说他不该讨伐吗?当然,再干那件事之前,先要把王行瑜解决了。
十一月五日,李克用攻克龙泉。自出道以来,好像就没打过胜仗的王行瑜发挥正常,再次输得稀里哗啦,只得率残兵退回老家邠州。李克用继续追击,很快又进抵邠州城下。王行瑜爬上城墙,看看城下黑压压的沙陀军,又绝望地向西南远眺了一下盟友凤翔军逃去的方向,不由地仰天长叹:遇人不淑啊,拜错码头了!没法子了,既然老大这么不仗义,那咱们也就学学老大的做法,舍人为己吧。
王行瑜登上城楼,请求与李克用见面。待李克用来到城下,酝酿足感情的王行瑜拼命哀嚎,丑态百出,哭得比窦娥还冤:“我可是个本份老实人呐,绑架朝廷、威胁皇上那些个坏事,全都是李茂贞、李继鹏他们干的,跟我毫无关系!不信,李公您只要带上大军,去凤翔查问查问,真相马上就可以大白!至于我,不用劳您动手,自会以待罪之身,回朝廷自首请罪!”
李克用笑道:“王尚父啊!你何必过份谦虚?我从朝廷接到的命令,只是让我讨伐三个叛贼,不用惊喜,你就是其中之一!至于你要投降自首什么的,对不起,我可没得到这样的授权!”
王行瑜真的绝望了,大唐的法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没人性,连坦白从宽都不行了?
看来只剩下两条道了。一条是学习时溥,找个地方自己了断,上吊,自焚,或者抹脖子等等N选一。王行瑜想了想,怕疼,要不咱还是选另一条道?另一条就是学习当年的李克用,撒开鸭子,逃命去吧!
十一月十五日,割据静难九年的王行瑜放弃了邠州,带上全家老小及心腹亲兵共五百余人,悄悄出城北逃。他走得太急,所以没来得及好好思考思考:李克用的成功经验是他王行瑜复制得了的么?
李克用是什么出身?世袭酋长。他是什么出身?弑主叛将。李克用在部下眼中是什么形像?横扫群雄的常胜名将,跟着他,有肉吃!他王行瑜在部下眼中又是什么形像?被老大李茂贞给一脚踹翻了的小跟班,被李克用修理得找不到北的常败将,跟着他,有啥前途?
克用勤王十二
月黑雁飞高,行瑜夜遁逃,不须轻骑逐,脖子已挨刀。数天后,王行瑜逃至庆州(今甘肃广阳)境内,对他已经完全失望的亲兵们为了追求进步,砍掉了他和他全家共两百余口的脑袋,然后将这一堆人头献于李克用,请求将功折罪。随后,王行瑜的人头又被送到长安,巡回展览。
行瑜兄,一路走好,想想你的前辈朱玫,老话说得没错吧: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胜利凯旋的李克用回到了渭北,河对面不远的地方,就是帝都长安。在那里,皇帝李晔摆出一张了灿烂的笑脸,慷慨地大撒委任状。河东军的上上下下全都得到了褒赏,加官的加官,晋爵的晋爵,虽然得到的大多是荣誉性虚衔。不过这也情有可原,李晔自己都差不多只能算一个荣誉性皇帝了,要拿出实质性的奖励也难。
例如李克用,由陇西郡王升级为晋王(所以本文以后将称李克用的军队为晋军),大将李罕之加授侍中(门下省名义长官,正二品,大家还记得吧,大唐二品及其以上的官,全属于退休老干部),李克用最信任的谋士盖寓,加授容州观察使(辖区在今广西中部,有主,老大叫何鼎)……
扔了这么多官印出去,李克用该满足了吧?该回去了吧?李晔默默祈祷着。
李克用没有满足,因为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见李晔不提,他只好自己提了。李克用派掌书记李袭吉代表自己到长安叩谢天恩,顺便向皇帝递交自己的密奏。
李袭吉,据称唐玄宗时的著名奸相李林甫之后,其人“博学多通”,写的文章“精意练实,动据典故,无所放纵”。乾符年间,这位才子与韦庄等人一起去京城参加进士科,倒霉催地遇上黄巢之乱,流落河中为盐铁判官。无奈自古文人常相轻,王重荣更喜欢另一位大才子李巨川的文笔,受排挤的李袭吉只好又转投李克用。之后,李克用发布的檄文、上呈的奏章(例如李克用大败张浚的讨伐军后诉冤的那篇名文)等,大多出自他的手笔。李袭吉,也与汴州的敬翔、杭州的罗隐、华州的李巨川、魏博的李山甫等人齐名,成为唐末公文界八大笔杆子之一。
这一回,李袭吉送来的(多半也是他写的)密奏是这样说的:“这几年来,关辅地区一直不得安宁,罪魁祸首就是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镇。王行瑜虽然伏诛,但首恶李茂贞还在逍遥法外。应该乘此大胜之机,一举收复凤翔,虽一劳可得永逸。我现已驻军渭北,所欠的,只是陛下的一道命令罢了!”
还要打李茂贞?那怎么得了?李晔紧急与众臣商议一下后,连忙给李克用送去了又一道“情真意切”的诏书,在又一次褒扬了李克用对国家立下的丰功伟绩之后,李晔笔锋一转,站在道德制高点写道:“叛贼们的罪行,以王行瑜最为严重。而自朕离开长安后,李茂贞与韩建都对自己犯下的过错做出了真诚的忏悔,没有忘记朝廷对他们的厚恩,积极上缴税赋,弥补过失。显然,他们都属于可教育好的同志,应该允许人家犯错误,不要一棒子打死嘛。更何况,关中战乱已久,也该息息兵,让百姓过两天太平日子了。”
李晔只所以不顾一切死保李茂贞,当然不是因为信任,当真相信李茂贞已经改过自新,从此要当大唐忠臣了。真正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不信任,他不信李克用真能大公无私,精忠报国。
李茂贞虽然是一个混蛋,但毕竟是一个被教训过的混蛋,留着他,今后即使有什么不轨,也还可以再搬出李克用来吓唬他。如果他被李克用灭了呢?长安四面都将是李克用的天下,李克用一旦有二心,我还能向谁求救?就像一位没留下姓名的近臣所言:“茂贞复灭,则沙陀大盛,朝廷危矣!”
被情郎抛弃的痴情女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被藩镇戏弄够的皇帝长叹:“我再也不相信忠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