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用勤王一
李晔手里拿着三镇推举王珙的上疏,眼睛看着李克用力保王珂的奏章,以及李克用将女儿嫁给王珂的消息,不由得灵机一动,产生了一个以毒攻毒的念头: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你们三个天天欺负朕,不就是仗着朕不能拿你们怎么样吗?没错,朕是收拾不了你们,但有人能收拾!咱们就试试看吧。”
李晔下旨,义正辞严地驳回关中三帅的请求:凡事要讲先来后到,既然人家李克用的奏章先到,并且已经得到批准,你们这些排在后头的就不能再考虑了!
李茂贞很意外,他没想到已经被他们反复“教育”过的李晔,还敢用这么大的声音对自己说不!还想翻天吗?
王行瑜表示同意:可不是么,他竟然铁公鸡到连个尚书令都舍不得,叫他废去韦昭度,他也不听!
韩建也为老大老二捧场:没错,良原基地原本就在我华州辖区内,应该归我管辖,他却坚持什么中央直辖,破坏咱们藩镇说了算的好传统!
眼巴巴睁着护国节度使宝座的当事人王珙,自然更想把事闹大,好从中取利,也忙向三帅煽风点火道:“王珂不肯让位,还与河东结亲,明摆着是有恃无恐,不把你们三位大帅放在眼里!如果让他在河中站稳了脚跟,将来一定会成为三位的大患,不能不先下手为强!”
综合以上李晔、王珂的种种“不轨”举动,李、王、韩三人仔细合计了合计,商量出了一个颇具“使命感”的伟大计划。你们还记得吧,在懿宗皇帝还活着的皇子中,当今皇上并不是最年长的,当年僖宗皇帝驾崩时,要不是大奸贼杨复恭弄权,继位本来应该是李晔的哥哥吉王李保。对,我们现在就带兵进京,拨乱反正,废昏立明去!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五月初,三镇采取了联合行动。一方面,王行瑜命自己的弟弟,匡国节度使王行约出兵,配合保义节度使王珙、绛州(今山西新绛)刺史王瑶一同进攻河中的王珂。不知该怎样形容李茂贞、王行瑜的智商,他们这一手,正如李晔和朱温希望的那样,将李克用得罪到家了。
另一面,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人各率精兵数千,直奔长安,打着朝见天子的名义,准备给大唐中央的领导全部换一换血!从而在得罪李克用的基础上,又有了胁迫朝廷的事实,可谓授人以柄。这么说吧,如果他们顶得住李克用的话,这两手倒也不算个太坏的行动方案。
五月八日,三镇人马抵达长安西郊,气势汹汹地从开远门入城,如饿狼闯入羊群,在全城百姓惊慌逃命的混乱中穿过数条大街,直抵安福门。
安福门,长安皇城的西正门,进了这扇门之后,南面就是大唐朝廷各政府部门的办公地点,北面是皇帝的住所,老旧但依然威严的太极宫(因为大明宫已经不存在了)。“昏君”李晔呢,他会躲到哪儿去,是已逃出长安?还是正在宫中某个角落瑟瑟发抖呢?
然而,让李茂贞等三人深感意外的一幕出现了:一直被他们随便欺负的皇帝李晔,竟然出现在了安福门上,没有他们想像中的惊慌,没有他们希望中的恐惧,而挺身直立,手扶石栏,以一个帝王的姿态厉声斥问:“你们身为外臣,不等奏请批准,就私自带兵闯进京城,难道想造反吗!”
克用勤王二
李茂贞、王行瑜楞住了,他们像弹簧一样,对手一强硬,自己就软了。大唐天子的威仪,君臣纲常的神圣,仿佛都在那一瞬间得到了恢复。李茂贞、王行瑜、韩建几乎是下意识地跪倒在地,对着城门三拜九叩!
李晔继续斥道:“你们如果还愿做大唐的臣子,就应该遵守诏令。如果没那打算了,那朕今天就退位,给你们这些贤才让路!”
李茂贞、王行瑜等虽然就是打着这个念头来的,但真正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李晔说破,却让他们胆怯了,二人汗流浃背,无言以对。韩建到还镇静一点儿,把他们表面上的理由又说了一遍。
既然把事件性质定义为正常上丨访丨,那就还有的商量。当天李晔设宴款待三位大帅。
经过安福门外那一场虚惊,坐进豪华的宴会厅,李茂贞等三位大帅这才算回过神来:刚才搞错了吧,这世界究竟应该谁怕谁?
想明白这一点,三帅当堂给李晔上了一道“忧国忧民”的联名奏章:“当今的朝廷,太过于腐败,南司和北司都有很多奸臣在结党营私,损害国家利益!比如说吧:宰相韦昭度在担任讨伐陈敬瑄的主帅期间,用兵无能,丧权辱国,应该处死!李溪不过是个小人,竟然也违背民意,担任宰相(虽然已经被卸任了),应该处死!……”
李晔似乎还沉浸在安福门上的虚假胜利中,只同意将被三帅弹劾的官员们贬斥,但不准杀。可重新认清了大势的三大帅用得着在乎你皇帝准不准吗?没捞到尚书令的王行瑜行动最积极,当天派就军队闯进都亭驿(被贬官员集合上路的地方,相当于全国车马总站),连杀宰相韦昭度、太子少师李溪、枢密使康尚弼等数名朝廷大员!
然后,三帅带着一身血腥,再向皇帝提出第二项请求:“儒家礼法是神圣的,即使朝廷也不能破坏,自古以来嫡庶有别,王珂不过王重荣的养子,哪有资格继承护国镇?因此我们郑重建议:让王珙(原保义节度使)主持护国(包括河中等五个州府,天下有名的富镇),调王行约(王行瑜的弟弟,原匡国节度使)主持保义(包括陕、虢二州),让王珂主持匡国(仅一个同州,最小的藩镇之一)。”
眼见身边重臣淋漓的鲜血,被打回原形李晔不由得心惊胆寒,显然这帮人杀红眼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眼前亏吃不得,那好吧,全部恩准!
李晔咬着牙盖上了自己的大印。现在,他只有眼望东北,将全部希望悲哀地寄托那个“一目微渺”的沙陀汉子身上了……
多大的讽刺啊,那个人在几年前,还被自己打为大唐的头号叛臣,今天,他也许会为自己的女婿王珂出手,但他凭什么拯救君上?拯救大唐?让他进关中,会不会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呢?李晔的心暗暗抽紧了。
且说在得知李茂贞等三大帅联兵进犯长安的消息后,自许为大唐忠臣的李克用异常悲愤!他的反应竟比李晔、朱温期待的更加积极,没有一丝犹豫,当天就派出了十三个传官差官,前往所辖各州府征调军队:朱温的事么,咱们晚些再理他,各军务必在下个月(乾宁二年六月)初会合于黄河西岸,咱们要南下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