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关中三镇 十一

尚书令在大唐初年,可以近似的译为国务院总理,是三省六部中尚书省理论上的长官,副长官为尚书左右仆射。所谓三省六部,是大唐中央官制的核心,指的是负责起草政令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负责审核政令的门下省(长官侍中,副长官门下侍郎),还有负责实际操作的尚书省,以及归尚书省管辖的吏、兵、礼、工、户、刑六个部。

大唐前期所谓的宰相,指的就这三省的长官(即尚书令,因尚书令一般空缺,代以左右仆射,还有中书令、侍中)。肃宗以后,皇帝为防大臣专权,将这些固定职务全部变成了虚衔,尚书令、左右仆射不再能管尚书省的事,中书令、侍中亦然,那谁来管事呢?就交给名义上仅仅是有资格商量处理国务的临时性顾问,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如此看来,尚书令好象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它在大唐的官制中,级别不是最高的(正二品),具体权力,更可以认为已经没有,那王行瑜为何还对尚书令如此垂涎呢?只因为它是大唐几乎从不授予大臣的两大职务之一(另一个是“天册上将”),在此前的大唐历史上,只有一个人真正当过尚书令,那个人的名字叫李世民!如果我也当上尚书令,那我不就是可以和那谁谁相提并论了!

正因如此,王行瑜这个追求进步的想法,遭到了不少朝臣的坚决反对。韦昭度秘奏说:“当年太宗皇帝在登上大位之前,职务就是尚书令,从此以后这个职务就不再授予人臣。唯一能算半个例外的,只有汾阳王郭子仪因为功盖天下,而被朝廷任命为尚书令,但他自己避嫌,始终辞让不受。王行瑜对国家有什么功劳?给郭子仪提鞋都不配,岂能轻易授予?”

李晔对李茂贞、王行瑜本来就恨得牙根痒痒,只是力不如人,敢怒不敢言罢了,听韦昭度这么一说,更觉有理,要保护尚书令的神圣性,那就曲线救官:你王行瑜不就是想要个荣誉虚衔么,我给你个更大的官不就得了。

杜让能被害一个月后,李晔非常慷慨地下旨,任命王行瑜为太师(三师之一,正一品,论级别比尚书令更高),号“尚父”(源自西周初年的大功臣姜子牙,意思接近于皇帝的义父,算得上人臣的至高荣誉),并赐免死铁券(皇帝赐给功臣的凭证,保证其享有对死刑的豁免权,不过从整个中国的历史实践来看,受赐过免死铁券的大臣,死于非命的机率要远远高于没得到过免死铁券的人)!

这三项荣誉,每一项都超过了带头大哥李茂贞的名义职位,按说王行瑜也该满意了,但首相崔昭纬自从取得了利用藩镇扳倒杜让能的成功,当然会将成功经验发扬光大。你们说说看,这个韦昭度凭借其韦氏家族声望,与我们崔家争权,最近还推荐他的同党李溪入相,是不是也挺讨厌的?

于是,崔昭纬又写信秘告王行瑜:“皇上本来已经让人起草了任命你当尚书令的诏书,都是韦昭度从中作梗,才让你没当上!”

成功经验的效果,果然是立竿见影,王行瑜马上和李茂贞联名上疏,弹劾说:李溪是个奸诈小人,应该免职!韦昭度竟然推荐这样的奸臣当宰相,也应该革职!

李晔先是下旨回复说:“如果是军中之事,朕当然要多听两位大帅的高见,但在朝中任命谁当宰相,应该还属于朕的执权范围吧?”可王行瑜不干,李晔顶不住,只好再做妥协,革去李溪的职位,转任闲差。王行瑜不好再继续继续纠缠,暂时罢手,不过也在心里给李晔、韦昭度记了一次大过:不是不报,时候不到,等有机会咱们再算帐吧!

关中三镇 十二

说过李茂贞、王行瑜在朝廷的威风摆谱史,再来简单提一下朱温向王珙隆重推荐的第三位大帅,镇国节度使韩建。

曾为“忠武八都”之一的韩建原本与李茂贞、王行瑜的交情并不深厚,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大家都讨厌杨复恭(韩建与王建都曾是杨复光的人,杨复光死后都投靠过田令孜,当田公公的干儿子,因而被杨复恭视为叛徒)。

但韩建实力微弱(镇国名为一镇,其实仅有一个华州),在乱世难以独存,很有必要找条大腿来抱,可选谁呢?

李克用的腿虽然粗,但却抱不得,因为韩建已经把李克用得罪了好多次了(如在朝廷讨伐李克用的行动中担当西路军的急先锋,收留讨伐李克用的主谋张浚、孔纬,擒杀杨复恭等等);

朱温?离得好像还远了一点,而且那家伙的为人与老友王建差不多,关键时候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那剩下的唯一选项,也就是给李茂贞、王行瑜当盟弟了。何况韩建与李茂贞、王行瑜他们也是有共同语言的。比方说吧:原本神策军在长安周边拥有八个军事基地,其中有一个在静难镇境内,有一个在镇国镇境内,但仍归中央直辖。王行瑜和韩建一致认为:对这两个军事基地及其驻军,应该参考河中盐池的先进经验,按照我的地盘我作主的原则进行私有化!

关中三镇结盟之后,这个联盟的控制区已经从四面八方将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如果没有更强大的外力干涉,那么三镇联盟完全可以左右大唐朝廷的生死存亡。朝中的各级官员,无论南司的公卿,还是北司的宦官,大多倚三镇为靠山,昭宗皇帝做的事如果稍不如三镇的意,马上就会有内线向李茂贞、王行瑜等报告,而李茂贞、王行瑜也会马上送上奏章,对李晔的错误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只不过李晔并不是那种特别听话的好同学,仍经常顶着不改)

作为韩建的邻居,王珙对三镇的这些“先进”事迹是有所了解的,他仔细考虑了朱温让他求助于三镇的建议,感到很有说服力,那说干就干!

有道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老婆抓不住流氓,老爸王重盈担当护国节度使这样的肥缺多年,攒下的万贯钱财不正是为了今天么?王珙咬咬牙,挥泪大放血,以重金贿赂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大帅,请求帮助:只要三位再显显杀杜让能时的神威,让我当上护国节帅,那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钱嘛,总是一种让人永远也不嫌多的好东西,何况这钱也很好挣,只要招呼书记官写篇奏章敲打敲打皇帝就行了,这种事即使没人送钱,他们也经常干的。于是,李茂贞等三人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接连上疏,郑重指出:王珂根本就不是王重荣的儿子,为了维护继承法的尊严,护国节度使的职位应该传给王珙!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2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