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三朱再战五

在朱温派出的这批特派团成员中,就至少产生了两位这样的仁兄。

第一位倒霉的仁兄叫张从晦,人如其名,做事很晦气。他被派往的地点是寿州(今安徽寿县),到寿州之后,张从晦架子摆得很大,不给刺史江彦温好脸色看,却悄悄设夜宴,很热情地邀请江彦温手下几个军官赴宴。第二天,江彦温得知昨晚有这么一个不欢迎自己参加的饭局,不觉又惊又怒。他怀疑张从晦是想策动兵变把自己搞掉,一怒之下,江彦温把昨晚赴宴的几个军官全部杀掉,又写了一封遗书向朱温说明情况,然后自杀身亡。由于江家的势力还在,寿州军中马上推举江彦温的儿子江从顼为新刺史。不久后,朱温接到江彦温的遗书,为防止寿州生变,将张从晦以腰斩之刑处死,向江家人谢罪!

第二位仁兄没有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大名,不过他捅的漏子比张从晦还要大得多。这位兄弟到达自己的工作地点泗州之后,官气逼人,对泗州地方官员征粮工作的低效率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对刺史张谏则呼来喝去,像训斥自家的菲佣。

可大家应该还记得泗州是什么地方吧?目前的国家级贫困州啊!就在三年前,这里在非被围状态下还发生了严重饥荒,张谏差不多连手下士兵的基本口粮都发不出,还是靠着从杨行密那里要来的几万斛粮食才勉强渡过难关。如今战乱稍解,疮痍未复,就这么困难的地方,您还要在老鼠尾巴上榨油?

张谏和他的手下很愤怒,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一下发粮的杨老大,征粮的朱老大能不掉份吗?咱们是不是站错队了?没关系,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重站一回!

于是,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十一月,张谏率其部下叛离朱温,献出泗州城投靠杨行密。杨行密没有放过这块从天而降的馅饼,任命心腹大将台濛为泗州防卸使率兵北进,协助张谏防备朱温可能的报复,同时也将自己的势力第一次推进到了淮河北岸。

朱温理所当然地大怒了:且不说过去你被孙儒打得满地找牙时,我曾出兵救你。就在不久前,蔡俦把庐、舒两州献给我,我都没有接受!这一桩桩大恩,你杨行密就是用挖我的墙脚来报答的吗?

自朱三出道以来,一直是个把“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当成座佑铭的主,对杨行密的这种挑衅行为,若不给予严厉回击,既不符合他的性格,以后也难以在众小弟面前摆老大的谱了!但如果要讨伐杨行密,朱温一时也确实没法抽出足够的兵力,思来想去,他只好采用别的办法:对淮南实施最严厉的贸易制裁!

大家还记得高勋给杨行密开出的,重建淮南的药方吧?其中第一项,就是大力发展与邻近藩镇的贸易,互通有无。这个“邻近藩镇”的大头,自然就是杨行密集团目前最大的邻居朱温。就在张谏举州叛离的时候,杨行密先前派出的一个官方商贸代表团,正由押牙唐令回带队,携带着一万多斤江淮名茶(唐代后期人们一般认为,江淮出产的茶叶品质为天下第一),在汴州做巡回销售。

朱温做事很干脆,既然“政冷”,你就别想还能“经热”。他立即下令逮捕唐令回,将商队携带的茶叶全部没收,并且全面禁止江淮茶商入境!从此,曾经看起来很像盟友的朱温与杨行密,正式反目成仇。

三朱再战 六

顺便说一句,相较于朱温一生下达过的其他命令,这道贸易制裁的命令有效期是特别的长,不但超越了朱温的生命,甚至超越后梁王朝的寿限。直到周世宗伐南唐之前,中原与江淮的商业交流几乎一直停顿,从而间接地便宜了十国中的另一个国家……

再说消息传到扬州,杨行密做出的反反制措施又比朱温狠得多。既然已经撕破了面子,那也就不用再留什么余地了。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正月,杨行密向朝廷上疏,指责朱温的种种滔天罪行,建议中央出面,就像当年讨伐李克用那样,由义武(王处存)、河东(李克用)、天平(朱瑄)、泰宁(朱瑾),加上杨行密自己组成五镇大联军,共讨国贼朱温!

奏疏送到长安,像掉流沙河的石子,连个泡都没冒。讨伐中原第一强镇朱温?拉倒吧,且不说上次讨伐李克用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更何况在李晔眼中,朱温在目前天下诸藩镇中,对朝廷的忠诚度还是过得去的,至少不算太坏。

如今比他恶劣的家伙多的是。比如说吧,现在浙东就有一个藩镇正准备扔掉大唐的旗帜,登基当皇帝!这样的重罪是不是比朱温更该讨伐?其实在李晔看来,浙东都不算最可恨,最让人无法忍受的藩镇,是住在长安隔壁的凤翔、静难、镇国三镇。李晔正鼓起贵州毛驴般的勇气,与这三镇斗智斗勇,所以,就别拿你们私下的恩怨来给朝廷添乱了!

杨行密估计也早料到,上疏朝廷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这一招本来就是虚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朝廷批准,而是向李克用及朱氏兄弟示好,以便为缔结反朱温同盟打下基础。他真正的实招还在后边:乘朱温主力在北,鞭长莫及之机,夺取淮河边上的濠、寿二州,连同他已经占有的楚、泗二州,建立一条完整的淮河防线!

两个月后,准备停当的杨行密亲统大军,乘船沿大运河北上,先至楚州(今江苏淮安),然后转入淮河,逆流而上,到达泗州。泗州守将台濛,按官场惯例,摆了很豪华的排场来迎接杨大帅。可崛起于乱世的杨行密并不是太平时节的官僚,见了这样的排场,不喜反忧:泗州为什么投降我们,不就是因为它穷困吗?在这个时候,这种地方,岂能铺张浪费?台濛啊,你也算我的老兄弟了,怎么不加注意呢?

翌日,杨行密率大军离开泗州,继续沿淮河西上。台濛在杨行密昨晚住宿的驿馆卧室内发现一件补着不少补丁的旧衣服,忙派人追赶送上。杨行密收下旧衣后笑着对台濛派来的人说:“我出生贫贱,现在固然不缺钱了,但不敢忘本!”

给台濛上了一节关于艰苦朴素的思想品德课后,杨行密大军不久到达濠州(今安徽凤阳)城下,发起了进攻。仗很快打完了,淮南在军一举克城,生擒刺史张璲,顺利得几乎没什么可说的。

不过在战争之外,这里却发生了另一件影响深远的小事:杨行密到城中开元寺休息,偶遇一个看起来特别聪明伶俐小沙弥,非常惹人喜爱。杨行密一问寺中主持,主持告诉他,这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其生母在临死前把他托付给寺院,据说是徐州人,姓李,今年八岁。

杨行密听罢,对主持说道:“你把这个孩子送给我吧!”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1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