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朱再战三
由于不断遭到汴军的骚扰性进攻,天平、泰宁两镇的百姓在这几年来几乎无法安心耕作,差不多年年欠收,郓州城中的仓库也没有多少存粮,如果要打持久战,朱老大和朱老二是熬不过朱老三的。想到此,朱瑄决定:即使士卒疲惫,也要主动出击,在合围之势成形前打退朱温!
郓州与鱼山之间距离虽短,但中间隔着一条大河济水。所谓济水,是在大运河开通后,黄河在河南河阴附近分成南北两道,一部份河水流入人工开凿的汴水,又经汴州入白沟注入巨野泽(梁山泊的前身,今已不存),然后再从巨野泽东北流入海那一段,就是济水,从源流上讲,也可以叫它“南黄河”。因为黄河改道的原因,这条河流现在也已不存。
因本钱不足,希望乘敌军会师前速战速决的朱瑄,等朱瑾的援军一到达,立即率天平、泰宁两镇联军不顾一切渡过济水,列阵于鱼山朱温大营的东南面,向汴军叫战(也有记载说:朱瑄甚至没有等朱瑾赶到就开打了)。
朱温仗着本军有以逸待劳的优势,早就等着这一仗了,自然更不会怯战,便整军出营,摆开了阵式与两位义兄的联军对峙。对峙的地点在鱼山脚下,济水西岸。这是一开阔的草地,由于这年春旱,野草都是枯黄的。
俗话常说: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朱温信心十足地准备教训教训两位义兄时,眼看大战即将开打的老天爷,好像也忍不住寂寞,想来凑凑热闹。忽然间,刮起了猛烈的东南风。大风卷起漫天的枯草与尘土,扑向处于下风口的汴军阵地!吹得迎风而立的汴军将士们东倒西歪,几乎睁不开眼,军旗也被吹得散乱不堪,阵形隐隐有崩溃之势。如果朱瑄、朱瑾兄弟能够抓住这一时机及时发动攻击,朱温大军将难以招架!
然而,也许是天平、泰宁两军奔波太久,过度疲劳;也许大风影响了命令的传递速度,朱氏兄弟的军队竟然迟迟没有发起进攻。
身经百战的朱温见天时不利,急奔阵前,喝令全军,迎风怒吼!刹那间,数万人一起高呼,喊声响彻天地,那气势汹汹的架式好像要和老天爷吵架似的,汴军的士气重新振作,对面的天平、泰宁联军更闻之色变,更加不敢轻易攻击了!
就连老天爷,好像也怕了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肌肉男似的,一转头,东南风变成了西北风,形势顿时逆转,朱氏兄弟联军处在了非常不利的下风方向。
朱温的反应,可就比两位义兄要迅速多了,他立即下令顺风纵火,大火借助地面的枯草与烈烈的西北风,以惊人的速度向天平、泰宁联军的阵地席卷而去!
这个世界上,能像邱少云那样“烈火焚烧若等闲”的人毕竟不多,天平、泰宁联军的将士们面对着迎面扑来的火焰,大多数都做出了正常人的正常反应:掉过头撒鸭子跑路!
千军万马一起逃跑那可是一幅很宏伟的画面,其能量让朱瑄、朱瑾原先布置下的阵形瞬间崩溃,而在溃兵与火焰的背后,朱温率领的大军正在乘势掩杀!
片刻之后,一万多名被烧死、被杀死、或被踩踏而死的联军士兵的尸体就布满了原野!侥幸逃过这三种死法的联军将士,纷纷跳入或被挤入汹涌的济水,像新下锅的饺子,在沸腾大锅里浮浮沉沉,为了求生的本能相互拉扯,又有无数人被溺死,河面上到处是顺水漂流的衣甲、浮尸……
三朱再战四
鱼山会战,朱温大获全胜,一洗瓠河之耻,他很得意地下令:将原野上的联军尸骨筑成京观(即用尸体堆成的小山,上面再盖上一层薄薄的浮土),来夸耀武功!
不过朱温并没有乘胜进攻郓州,因为从北边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即将攻邢州,摆平义子李存孝的李克用,似乎已经决定要插手三朱之间的战争,正派人与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协商借道出兵之事!
虽然罗弘信已经答应过当自己的小弟,这次讨伐朱瑄、朱瑾,他也出钱出粮花了不少力气,但朱温清楚,那纯粹是被自己用武力吓出来的,并非心悦诚服。倘若罗弘信让以拳头硬驰名天下的李克用也吓一吓,那他软下去的几率,估计不会低于进天上人间时遇上芙蓉姐姐。
如果现在进攻郓州,以朱氏兄弟的顽强,很可能会顿兵坚城,一时不下,而一旦罗弘信同意让李克用大军借道,那么自己就等于把毫无防备的后背暴露在的枪口下了!考虑到此,朱温只好暂时收一收自己的野心,将军队退到与魏博仅一河之隔的濮州,观察时局变化。
狼果然还是来了,虽然第一批的数量有限,象征大于实际。五月,李克用派出的第一批援兵五百精骑,在部将安福顺、安福庆、安福迁三兄弟率领下假道魏博,进入郓州。
朱温情报系统的效率还是不错的,他很快得到了李克用援军已至的消息,可惜情报并不完整,欠缺的部份,恰恰是援军的数量,因此朱温非常震惊:罗弘信果然靠不住!濮州被夹在魏博与天平之间,位置不好,朱温决定移军退至更利于防守的曹州。
才与李克用派来的五百骑兵会师,朱瑄就探得朱温已从濮州退兵,大喜:看来从李克用处借来的这张老虎皮果然效用惊人!既然东西这么好用,朱瑄觉得机不可失,应该乘虎皮的真像被识破之前榨干它的剩余价值。
然而,可能是和朱温探子的水平差不多,朱瑄探子的工作同样不够尽职,他们只是弄清楚朱温退兵了,却没弄清朱温究竟退到哪儿去了,所以朱瑄选择的反攻目标正好是:曹州!
这样一来,朱瑄一伸腿,就无比精准地踢在了铁板上,大败,只好又退回郓州固守,不但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把刚刚摸到的底牌给暴露了七八成。但打了胜仗的朱温,也还没来得感到幸运,又被南方出现的新麻烦给闹得窝心不已。
麻烦是由一次糟糕的例行检查监督工作开始的。
原先,在时溥自焚燕子楼前,从属于他的濠州(今安徽凤阳)刺史张璲,和泗州(今安徽盱眙北)刺史张谏,见时老大灭亡在即,都献出自己管辖的城池,向朱温投降,而朱温在大敌尚多时,为安抚这些地方实力派,也让他们继续留任。
等讨伐朱瑄、朱瑾的战争再度打响,朱温为充分调动辖区内的人力物力,在汴州任命了大批特派员,分别派往所辖各州从事慰问、监督、征粮、调兵之类的工作。
不管是小偷、劫匪,或者税务官,但凡工作内容是要从别人口袋里掏银子的职业,都是最容易遭人恨的。如果某位仁兄既从事这一类职业,服务态度还比较恶劣的话,面对没有反抗能力的小民还只是遭人骂,面对有反抗能力的地方军阀,情况就大大的不妙了!像《三国演义》中,那位被张飞绑在大树上一顿狠抽的督邮,都算是运气好的,大家还记得十多年前,被大齐皇帝黄巢派到河中征粮的那些使节是什么下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