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孙儒覆灭 九

以区区一个庐州的本钱对抗已拥八州之地的杨行密,当然是力不从心,于是蔡俦首先与舒州(今安徽潜山)刺史倪章结成了同盟,然后再设法去抱朱温的大腿。只要有了朱温当靠山,你杨大哥又能耐我何?

可怎么才能让朱温相信自己与昔日杨大哥不共戴天的诚意呢?蔡俦想出了一招用死人尸骨作头名状的好主意。他带上一帮人,选个风和日丽,诸事皆宜的好日子,来到庐州城郊,当着四乡八邻的面,将杨行密父亲与祖父的墓给轰轰烈烈地刨了!杨家前几代都是穷屌丝,墓里自然没什么宝贝可拿,但断一断那虚无飘渺的风水,污辱一下杨家先人的尸骨还是很容易做到的。然后,蔡俦再派使者带着自己的这份“诚意”和庐、舒两州的印信前往汴州,面呈朱温。

祖坟被刨的消息,虽然杨行密十分悲愤,但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出兵讨伐蔡俦,这可能是他先要看清蔡俦究竟会不会得到朱温的支持,有朱温插手与没有朱温插手,平叛方案当然会完全不同。何况,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接收胜利果实,并给手下论功行赏,可千万别以为这只是些简单的不急之务。

杨行密可能是唐末群雄中能力与个性最接近刘备的人物,所以他也有和刘备相似的不足,自身的武功并不过人,不能像李克用和朱温那样,用武力将手下压制得服服帖帖,要角逐天下,就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权给手下那些能战的将领。可这能战之将,不见得都是关、张那种誓无二志的死忠,比如原本就已树大根深的田頵、安仁义一派。

大家还记得吧,杨行密曾想换掉田頵,但在众将的强烈要求下,又不得不将他重新起用。如今,由于在宣州决战中二人的卓越战功,使他们在杨行密军中的声势更上一层楼,隐隐已有难制之势。更可怕的是,田頵不像一个肯当一辈子老二的人,如果继续让他留在身边,会不会有朝一日,变生肘腋?

于是,等杨行密离开宣州,带着文武班底前往已经阔别五年的扬州,名正言顺地就任淮南节度使之时,便以犒赏二人大功为名,把宣州留给了田頵,并向朝廷推荐其为宁国留后(唐朝在大顺元年改宣歙道为宁国镇),同时推荐安仁义为润州刺史。

这样,杨行密将尾大到有些不掉,已经不能再算自己嫡系的田頵、安仁义等人,与自己的嫡系部下作了一次柔软地分割。矛盾暂时解除了,但杨行密集团也走出了迈向分裂的第一步。

杨行密开始苦心经营自己来之不易的地盘。由于几年来的拉锯战,以及孙儒竭泽而渔式的搜刮,淮南、浙西诸州都公私穷困,杨行密时时感到经费不足,打算用政府垄断经营,还有一定库存的茶叶和食盐,交换民间的绢帛。在唐代,绢帛与铜钱是效力相等的货币,所以这种作法相当于强行摊派。

掌书记高勋反对说:“如今淮南处处是战火余烬,城城十室九空,政府困难,百姓更困难!如果还要设法从他们身上图利,会把他们逼得逃往他乡,那靠谁来恢复生产呢?我们现在把茶叶和食盐卖给邻近的藩镇,与他们互通有无,同样也可以赚钱养军。多选择称职的地方官,劝导人民耕田种桑,等几年后仓库自然充实,困难也就过去了。”

杨行密从善如流,欣然接受。收入少,当然得节省开支,杨行密压缩了给将士们的赏赐,每次只有绢几尺,钱几百文,但由于他自己带头节俭,与众人同甘共苦,推心置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卫士悄悄偷窃他马上的饰品,他也装作没看见,所以众将士很少有人不满。

有了一个低成本的政府作基础,杨行密执行了发展贸易,减少劳役,降低税收,吸引流民等一系列政策,一个重回富强的淮南在渐渐成形。

孙儒覆灭 十

另一个在孙儒的覆亡中获得丰收的人,是钱镠。首先,有相当数量的孙儒余众投奔杭州,钱镠的做法与杨行密相似,也将他们编成了一支精锐的新军:“武勇都”。出于同样的考虑,钱镠给武勇都指定的首任都知兵马使也不是降将,而是他一手提拨的亲信,军中正在冉冉升起的将星顾全武。从此后,顾全武与他统领的武勇都,将成为钱镠手中一柄最锐利的的宝剑,南征北讨,为钱氏吴越的立国建下最大功勋。

另外,原钱镠手下的叛将,随孙儒出征的苏州刺史沈粲,也在宣州之战中被杨行密生擒。他当然没有加入黑云都或者武勇都那样的好运。为报答钱镠的援助之恩,杨行密将他送给钱镠处置,最后在杭州被斩首。

当然,孙儒还有一些余部,既没有投降杨行密,也没有投奔钱镠,而是带着队伍,自寻生路去了。

比如孙儒有一个部将叫王坛,在孙老大败后他带兵逃亡睦州(今浙江建德东),投奔刺史陈晟。然陈晟就如《水浒传》中的梁山第一代领导人王伦,远非杨行密、钱镠可比,他担心外来的强龙会挤走他这条地头蛇,故闭门不纳。王坛只好继续南下,进入董昌的辖区,一举攻陷婺州(今浙江金华),婺州刺史蒋瓌被迫逃奔越州,投奔老大董昌。董昌也拿王坛没办法,只好顺水推舟任命其为婺州刺史,当自己的名义部下,实为独立的小军阀。

不过,与孙儒另一支余部的成就比起来,王坛的事迹就太微不足道了。他们,就是孙儒在覆亡前,派出去担当筹措军资之重任的刘建锋所部。

就当刘建锋、张佶、马殷率领的这支“抢粮方面军”, 在周边州县兢兢业业地打家劫舍之际,孙儒在宣州战败受死的消息传来,这几员大将大惊失色!草草哭悼完孙老大,他们收集余众,只剩下七千人了。好在这些没跑路的,都是精锐骨干。宣歙是呆不下去了,淮南?蔡州?更不可能回去!几个头领商量了一下,公推刘建锋为新领袖,张佶为谋主,马殷为先锋,南下江西,开始了一段新的传奇。

刘建锋、马殷的故事咱们暂时按下不表,重新回头看看杨行密吧。这一年十一月,杨行密等到了最令他满意的结果:朱温收下了蔡俦送来的印信,却不发一兵一卒支援庐州,还非常厚黑派人通知杨行密:你只管去修理你那不听话的小弟,我保证不会为了蔡俦那种两面三刀的叛徒,就破坏咱们之间共同对敌,用鲜血凝结成的友谊!

杨行密大喜,立即派李神福为行营都指挥使,出兵讨伐蔡俦。这回轮到蔡俦傻眼了:没想到拱手送出两州,都要不来朱温的援兵,原来大腿这东西也不想抱就能抱得上的!但回到杨大哥麾下的大路,也已经被他自己堵死了,怎么办?

求生欲十分强烈的蔡俦不甘心马上受死,为了多活一天算一天,他拼死抵抗,守城能力得到超水平发挥,虽兵力不敌,对付的又是名将李神福,他仍坚持数月,竟不落下风。

杨行密见庐州久攻不下,便叫上老二田頵:“咱们一起去清理门户吧!”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四月二十六日,杨行密亲自统率的淮南军团与田頵统率的宁国军团同时到达了庐州郊外,与围城的李神福部会师,对蔡俦这个死不悔改的叛徒做最后清算!

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蔡俦快完蛋了!所以当晚,视力正常的张颢悄悄翻过城墙,逃出必将被攻克的庐州,再次向杨行密投降。要说在袁袭死后,杨行密的某些行事作风,真是有了点儿东郭先生的风采,他马上就赦免了张颢的叛变之罪,安置于帐下银枪都。没想到银枪都将袁稹对杨行密说:“张颢就是反复小人,不如我帮你杀了他?”那怎么行!你咋能忌贤妒能呢?为了保证张颢的生命安全,杨行密连忙又更改了人事命令,将张颢安置于自己身边,与老兄弟徐温共掌侍卫亲军。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1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