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大家,赶稿子实在是件痛苦的事,现在总算告一段落了。
发一段微博体给朋友们批评指正:
一、帝国崩溃篇
1、中国古史和斯蒂芬?金小说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经常发生一些难以用科学常识解释的超自然现象。
比如在大唐大中六年(852年)十月二十一日的晚上,在宋州砀山县一个叫午沟里的偏僻小村庄,就发生了一次不明发光现象(是夕,所居庐舍之上有赤气上腾,里人望之皆惊奔而来,曰:“朱家火发矣。”及至,则庐舍俨然)。史书与小说不同的是,灵异过后,没有什么恐怖事件发生,只是村中民办教师朱诚家添了一个三小子。
虽然在很多年之年,由这位朱家小三引来的尸山血海,可以轻松秒杀斯蒂芬?金的所有小说。
2、也许是因为五代是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吧,所以据《旧五代史》记载,这个时代的不少大人物都是带着火光,或火灾前兆诞生的,如:李克用“是时,虹光烛室,白气充庭”, 郭威“载诞之夕,赤光照室,有声如炉炭之裂,星火四迸”(显然,这两位出生时,火已经着起来了);李存勖“紫气出于窗户”,石敬瑭“时有白气充庭”(这两位出生时,刚开始冒烟)。
后来北宋的国学大师欧阳修老先生,可能比较具有维物思想,不语怪力乱神;或是认为,这些五代君主没有资格同宋太祖赵匡胤一样,享受“闹火灾”的待遇,便在他的《新五代史》中,将这几次灵异火灾都给消灭了。
这充分证明:欧阳修是个消防队长。
3、朱诚给自家小三取得大名叫“朱温”,这个今天听起来有点儿滑稽的名字,并不能证明唐代的民办教育素质堪忧,因为“猪瘟”这种畜类传染病,是到十九世纪初才在美国出现的。这就象周文王给自家小四取名“姬旦”的时候,并不知道后世的人们会把佳鸟(家鸡的古称)的卵叫作鸡蛋。
4、八年之后,民办教师朱诚去世,朱家失去微薄的收入来源。那时的砀山又找不到居委会,申请不了低保,母亲王氏只好带着几个孩子邻县富翁刘崇家当女佣。未成年的朱家三兄弟,都在刘家的家政服务岗位上实现了就业,其中朱温的工作是放猪。
5、这是一个看不到前途的职业,尤其是对于虽然出身劳动人民,却只勇敢不勤劳的朱温,小时候由于工作懈怠,经常都享受东家的皮鞭激励。在与东家皮鞭的斗智斗勇中,他长大了,并总结出了斗争经验:我是流氓我怕谁!人送外号:“泼朱三”。
6、怎么看,泼朱三都是个“垮掉一代”的典型案例,直到有一天,他被丘比特的小箭射中。
那是一个气质优雅的绝美少女,突然闯入朱三还未被美女滋润过的眼帘。啊,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
7、二哥朱存打醒了老三的幻想:别作梦了,你只是一个猪倌,人家是张市长家的千金,你与她的差距如同马里亚纳到珠穆郎玛,赖蛤蟆也想吃天鹅肉吗?
不,不对,不想吃天鹅肉的蛤蟆不是好蛤蟆!最后能不能吃上,那是运气和能力的问题,但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那你一生一世都只能做蛤蟆了!即使只为了梦中的她,我也不再会甘心庸庸碌碌,渡过蛤蟆般的一生。
8、世上每一只有追求的蛤蟆心中,都有一块鲜美的天鹅肉。有时是一位美丽温柔的窈窕淑女,更多时是一身光鲜夺目的官袍乌纱。十年寒窗苦,一朝美名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他们的至高理想,而实现这一理想的首选手段,自然是参加公务员考试。
9、大唐帝国的公务员考试(科举),是与后来不同的,可合法请托,故“贵者以势托,富者以财托,亲故者以情托”,答卷不糊名,平时印象分占了总分的大部份,名次常常在正式考试以前已经内定。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除了“下得厨房”外,更重要的是“上得厅堂”,让皇上在上朝之际,一眼望去,满目“俊”材,然后龙心大悦。
也就是说,如果你爸是李刚,你貌如潘安,那不担心,加入公务员队伍的道路是比较宽敞的。反而言之,如果你爸李老根,貌似潘长江,那不如省省,还是到一旁凉快去吧。
10、虽然标准俨然,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世间总少不了有些缺少自知之明的标准外人士。比如说某年春的科举考试完毕,就有一位长相对不起观众的朋友,挤入看榜的人群,希望在高中名单中看到自己的大名:黄巢。
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个后台都不简单。他想了又想,猜了又猜,考官们的手段,还真无赖。越看心越凉,等全部看完,他终于确认,自己已经被“凉快”了!
11、被“凉快”是一件让人很不爽的事,不爽的黄巢发表他将在某个凉快季节的规划: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是个有抱负的人,如果大唐政府不给他以合法方式实现远大理想的机会,那他并不介意尝试一下那些不那么合法的方式。实际上,他已经在尝试了。
12、如果要在大唐评选最有“钱途”的行业,那么除去当官,就应该算贩私盐了。而且比起千军万马过公务员的独木桥(据清人所著的《登科记考》统计,在大唐帝国二百八十九年的历史上,高中的举子共6442人,参加考试的举子总数超过五十万人次,平均录取率不到1.3%),贩盐有个突出优点,你不用是官二代,不用你有钱财,不用你长得帅,贩私盐的大门永远向广大屌丝敞开(只要你敢进去)。而黄巢,就是这一行中的佼佼者,他是个有钱人。
扬州围城 五
高骈死后,秦彥和毕师铎又苦苦坚持了一个多月。在这期间,他们又发动了大大小小数十次出击,虽然打败了杨行密的盟友张神剑和高霸,但与杨行密的交手却屡战屡败,处境越来越艰难。
十月二十九日,围城的第五个月零四天,也是高骈被杀后第五十五天,城中吕用之的一批旧部乘守军换班的机会,打开西城城门,迎接杨行密大军进城。城中守军的士气已降至冰点,发现敌人入城后,几乎没有人再抵抗,即行崩溃!
就在这火烧屁股之时,秦彦、毕师铎首先想到的,居然还是去找王奉仙,请教克服大难的办法。王仙姑的答案是:走为上计。其实这种答案根本用不着问,此时不逃,那么留给他们的也只有自杀和被杀两种选项了。
秦彦和毕师铎还不想死,所以他们谨尊王仙姑的教诲,打开东边的开化门,逃奔东塘,投奔还没有和他们彻底翻脸的张雄。而王仙姑在完成了祸害秦彥、毕师铎的历史使命后,也就从文献记载中消失了,下落不明。
杨行密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扬州的主人。他率领一万五千联军进城,才发现大唐帝国这座昔日的繁华之都已经变成什么惨样了!杨行密立即命令将城外大营中的军粮运进城,赈济城中已经奄奄一息的残存饥民。
能够收买的人应该救,不能收买的人应该宰。杨行密以不为高家尽忠的罪名,把淮南资历最老,但失权已久的老将梁缵抓起来,绑赴辕门斩首,城中资历排第二的老将韩问听说这个消息,很自觉地投井自杀,为新人让座。
然而幸福这玩意儿,得到时往往难于登天,失去时却常常易如反掌。因为秦彦虽然走了,孙儒却要来了!
孙儒最初出自以喜欢闹事闻名的感化军,也就是时溥的同事,张雄的前辈。唐廷为对付黄巢,拼凑中原防线时,他被调到蔡州驻防,后来就成了秦宗权的部下(网上有人说他是黄巢旧部,有误),是秦家军中最能打硬仗的将领之一,不过,属于非嫡系。也正因为不是嫡系,秦宗权几次与朱温的决战,他都没有参与,在秦宗权的主力丧师于汴州之后,孙儒的军队就变成秦皇帝最强大的野战兵团。现在孙儒兵团被秦宗权强行摊派了一个弟弟当总司令之后,受命南征,乘火打劫。
由于淮南各军忙于内战,边境敞开,蔡州皇帝秦宗权派出的南征军一万余人几乎一仗没打,就深入淮南,十一月二日,突然进至扬州城外。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杨行密设于城西郊的旧营地,好多还没来得及搬进城粮草辎重都成了蔡州军的战利品!此时,距离杨行密攻下扬州仅仅过去三天,扬州再次被围攻!
再说秦彦、毕师铎带着最后的两千残兵逃到东塘,张雄一琢磨,收留这两只名声已经大大坏了的丧家犬,那肯定会开罪杨行密,实在划不来!所以他决定闭门不纳,想政治避难啊,找别人去吧。
东塘进不去,秦彦又想渡江南下,回宣州老家。按说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想法,从哪儿来,还回哪儿去,但问题是没有船,秦彦想想上次乘木筏过江时,被赵晖打得跟落汤鸡似的悲催记忆,心里就直发虚。
正在这时,蔡州皇帝秦宗权麾下,南征军总司令秦宗衡送信来了,希望两家合作,共同打击杨行密!秦、毕二人没的选择,于是一转身又回到扬州西郊,投奔蔡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