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刘繇的那两员斥候只属于阿猫阿狗之类的角色,或许接下来就不会发生大战神亭之事了,可俗话说得好:不是冤家不聚头——
太史慈就在其中!
只能说,此乃天意也!
好吧,既然老天爷如此给面子,好不容易把时间和地点都安排妥了,那二位不妨就在此一决高下,痛痛快快地PK一场吧!
正合吾意——太史慈欲欲跃试。
诚如所愿——孙策镇定自若。
这绝对是一场重量级的交锋,因为双方都是一等一的武林高手,三国中屈指可数的超级悍将,水平可谓不相上下。
二人的实力对比,恐怕难以通过文字来进一步体现,为此我只好制作了这么一份表格,希望能有助于大家更直观地理解。
孙策太史慈
武力①92 93
统率92 82
特技勇将 戟神
兵种熟练度②枪兵S骑兵S弩兵S戟兵S骑兵S
注:①数值100为满额。
②“S”表示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S、A、B、C、D、E。
以上两组数据,取自于倭国光荣公司的一款电脑游戏——《三国志11》,或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这一点在所难免),不过以该公司几十年持续研究和开发三国策略游戏的经验来推断,相信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
其中孙策在统率力方面略有优势,而且指挥弩兵的能力较强(其实我倒觉得这一点才是太史慈的强项),不过这两项在单挑时只起到辅助性作用,关键的武力和骑兵熟练度,二人基本上相等,综合实力应该说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可见这一场堪称针尖对麦芒的较量,最终究竟鹿死谁手,实难预料。
【有关于单挑】
在两大猛男干仗前,希望大家能给我一点时间,把必要的开场白讲完,因为关于单挑这门打架的艺术,我相信绝对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所以格外值得先大书特书一番。
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水浒》及《隋唐英雄传》等一些历史军事方面的小人书时,印象最深的就是交战中双方武将的单挑环节。
其过程往往是这样的:
两军站定对垒后,先是由士兵完成阵型的排列,然后其中一方出来一员大将(一般是先锋)叫阵,另一方旋即也会有身份对等的人物跃马挺枪来迎.
开打前,通常还要互报姓名,履行完了必要的程序后才正式开始一对一地死掐,经过多个回合的鏖战(有时也会出现一招制敌的情况),技高一筹者通常会极富表情,且辅以音调地使出杀手锏(如怒目圆瞪+大喝一声,这些都属于取胜前的明显预兆),而被击中者则循规蹈矩地先是暗呼不妙(或惨叫一声),继而虎躯一震,轰然坠地,毙命于马下。
那场面,真是气势烜赫,磅礴如山,叫人读得热血澎湃,大呼过瘾。
然而,如果能够细细一想,就会发觉这仗打得似乎过于简单了,似乎只要本方的单挑将领武力足够高,就一切OK了,而士兵,只是在将领得胜后才能发挥一点追击逃敌的作用。
直至长大后,才逐渐明白上述的单挑描写并不是事实,否则楚汉相争,最终得天下的人肯定是项羽而非刘邦,毕竟前者之勇,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以被誉为中华五千年之头号猛将兄。
实际上,古代战争最讲究的是战术的布置和谋略的运用,而绝非一场单挑的胜负,譬如西方在荷马时代之前,军队打仗通常只懂得一窝蜂地向前冲,全然杂乱无章,于是,军事奇才亚历山大便创造性地发明了有着严格纪律的马其顿方阵,从而轻易击败了许多数量上占优势却较为混乱的敌人,这在当时应该说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术革新。
当然,若是由此就得出武将单挑是不重要的(或根本就不存在),倒也过于偏颇了些,只不过它的作用实在有限,过程也远不如小说里渲染得那般激情四射,充满英雄主义色彩。
因为,战争虽说大多数时候都是双方搅成一团厮杀,但那些武艺高强的将领仍然是整个队伍的灵魂人物,看看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就大略可以感受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个什么样子,以及个别灵魂人物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一员猛将虽不一定能使部队以少胜多,但他的奋勇表现必然能够极大地鼓舞士气,小兵看到大将在前面杀敌如切瓜,很容易受到感染,觉得自己也能以一当十,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如果本方将领太弱被对方一刀枭了首,那士兵势必会因群龙无首而士气下挫,最终无心恋战,落荒而逃。
至于武将单挑之事,也可谓古来有之,早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打斗模式,不同的是当时的原始人还没有能做到顶盔贯甲,手执长矛大槊,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行为还不能视为一种纯粹的单挑(顶多只能称之为个体间的殴斗)。
而随着青铜器,铁器的广泛运用,使战斗时所需的装备得到了质的飞跃,史书里记载的单挑才真正地出现了。
先讲夏商周时期,当时战争中已出现了单挑,不过它发生的机率较低,其特点分别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主要是在战车上进行的,因为当时流行的主战武器是一种由数匹战马牵引的木质(或铜质)车辆,双方将领都是站在车内作战的,而提供给武将单挑所用的战马并没有单独出现,各国也还没有专门设立真正用于实战的骑兵部队;
第二,单挑的大致形式是这样的:双方主帅或手下大将出战,将战车赶至离两军军阵等距离的中央战场,用剑进行对砍,当然有时也会用到长兵器(比如戟),只不过使用的频率相比于剑而言要少得多,毕竟战车的操控性比起战马来要差很多,难以保证多次的往来冲杀,实不如用剑方便。
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当时的单挑主兵器是剑而不是戟,春秋中后期,吴王阖闾北上争霸,在与北方诸候交战中因单挑失败,所以回国后痛定思痛,命巧匠炼制出了闻名千古的神兵利器——“干将”与“莫邪”(这两柄宝剑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第三,败者如不被当场砍杀,可以逃回本阵,胜者一般不会乘势追杀过去。所以许多后世小说中所述的那类场景——“纵马赶上,一枪刺死”,纯系作者胡编臆造罢了。
这是因为,赶尽杀绝式的单挑在当时已被公认为一种没有风度的卑劣行为,结果很容易引起双方士兵的反感和天下诸候的唾弃。说到底,那时候的战争还是很讲究堂堂之阵的,典型如宋襄公,虽然不肯击半渡之楚军,最终招致泓水大败,可事后并没人指责他的迂腐,只是到了后世才被当成了一个反面的教材。
到了战国,王室形同虚设,诸侯兼并成风,天下一派大乱,用孔子的话讲就是:礼乐崩坏。尔虞我诈开始成为各国在外交、军事上的主流思想,也就是打那时候起,战争的胜负才更多地取决于“正奇之道”,即突出谋略运用的重要性,而堂堂正正的单挑,在那段岁月中一度消声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