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继先去了。乾隆仰着脸凝视着天棚一句话也不说。纪昀以为他还在想卢焯的事,便道:“丁某说的和卢焯的供词倒是吻合的,卢焯又加了一条,说他母亲孤苦无人照应,赎这女人是为了给母亲欢娱晚年……”乾隆摆手制止了他,说道:“朕这会子不是想这事。朕想,这里难民聚得多了是要出事的。想必东明、巨野、丰县、单县情形也和这里仿佛。堵截‘一枝花’为的是怕她南逃造乱,她在这里造乱,不也一样吗?这是一宗事,再一宗,实地来山东看看,赤贫太多,地土兼并太厉害,这是因为地租太高的缘故。还有高利贷,这事朝廷不好下旨硬减,又不能听之任之,所以朕一直挂心。”纪昀见他焦劳国政,思虑如此周详,也不禁动容,遂款款说道:“劝减租诏令已经颁发下去,主子不必着急,这不是一天半日能见功效的。山东的岳浚劝减租子,必定还有奏折,主子可以朱批下去叫各地仿照办理。办得好的官员,升迁奖励,几年之内兼并就能放缓了。这是一层,再一层还要从穷人这头说,先帝鼓励垦荒做得太急,各地官员在严旨之下,逼着有地的放下熟地去开垦荒地,做得太过了。以奴才的见识,垦荒的宗旨是好的,还要鼓励。比如说,几亩以上的大荒地,垦出来若干年不缴捐赋,几分地不足一亩的,永不缴赋。购买种子农具的,由国家无息贷款——主子,咱们走这一路见了多少荒地,您还叹息来着。若都垦出来,地价能不下跌?有些小业主买得起地,也就抑制了大业主兼并。有了吃的,赤贫的也就不逃荒了,地方也就安定了,这一宗儿叫开源——两头作去,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好好好!”乾隆舒展了眉头击节赞赏,“就是这个意思,你这会就起草明诏,发回军机处叫他们颁行天下!”
“扎!”
乾隆微笑着拿起那部《聊斋志异》看,纪昀在旁挽袖磨墨,援笔起草诏书。写罢轻轻揭起纸,小心地吹了吹,双手捧给乾隆。乾隆一手接过诏书草稿,一手仍拿着那本《聊斋》,口中说“蒲氏才华可以直追李贺!就这篇‘自志’写得凄楚寥落,已能见他薄命之兆……”说着便看草诏,看完后索过笔来在纪昀的草诏上又接着写了几句:
其在何等以上,仍照例升科;何等以下,永免升科之处,各省督抚悉心定议具奏。务令民沾实惠,吏鲜阻挠,以副朕之惠元元之至意。钦此!写罢说道:“发军机处,各省督抚有回奏的折子,不要写节略,朕要看原本。”又指着那本《聊斋志异》道:“你看这些句子——惊霜寒雀,包树无渴,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其格调意境,充满一片鬼气。如今盛世清明,他写这些句子,难免有向隅而泣之嫌呢。”
“蒲氏是个老优贡,一辈子文场失意。”纪昀吓了一跳,忙道:“薄命人自怨自艾是有的,似乎并没有怨望之心。”
“朕乏了。你先退下吧!”乾隆笑道:“朕从不以文字罪人。你不要吓得这个模样。只要不是诽谤君父,离经叛道的文字,都可留着。但有些伤风败俗,于教化有碍的,也不可掉以轻心。朕既嘱托了你这件大事,你就多为朕操持这事吧!”
第二十七章查民风微服观庙会布教义乱刀诛恶霸
第二日便是五月十三,关圣人的诞辰。天刚亮乾隆就起来,叫了纪昀要看庙会。素伦等侍卫早已知皇帝必有此行,连夜商议好了,都扮作看热闹的香客暗地跟随。
此时天刚平明,晓风拂树、晨炊袅袅,早夏凉爽的夜气尚未散尽。乾隆和纪昀联袂步行出城,已见街衢上人流渐密,小车推着胡辣汤锅子,毛驴驮着瓜果菜蔬,吹糖人儿的,卖油煎饽饽的,赶着驴群上牲口市的……一个个都兴冲冲地赶着去庙会占摊位儿。真正赶会的香客和看热闹的还不多。乾隆兴致很高,一边漫步走着,一边仔细听着这些小贩们说笑对答,渐渐地和身边同行的一个卖馄饨的女人搭上了话:
“老板娘,你一个妇道人家赶车走这远的道儿,岂不太辛苦了?你家当家的呢?”
“嗨,老板呐!”那女人牛高马大,嗓门儿也响,十分爽气,“那死鬼的身板儿还不胜我呢!他起得早,割肉剁了一盘馅儿,剔骨头时削了手指头,寻郎中包裹去了,顺便再买些佐料——我们一家子的力气活儿都是我的。您瞧,我没缠过脚,出了名的马大脚。嘿,得儿,笃!”她抽了那毛驴一鞭子。乾隆看她那双天足,果真半朝鸾驾似的,踩在地上噔噔有声,不禁微笑说道:“我是外地客商。马大嫂,我们那里庙会,什么瓷器呐,绸缎啊,古玩、玉器的都上市。这里关帝庙会怎么尽是卖小吃的?”马大嫂一笑,说道:“客人您就有所不知了,今年大客户不多,庙会场边儿挤满了难民,谁有钱去买那些黄子?”
“噢!”乾隆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又跟着走了几步,问道:“你这馄饨担子,一天能有多少生意?养得住家么?你家一人一年要多少开销?”
马大嫂擦一把汗,诧异地看乾隆一眼,笑道:“你不像个生意人,倒像个中了状元的巡按大人下来私访的。大买卖人谁管我们这卖馄饨小吃的呢?———天弄好了能挣三百个乾隆哥子,五口人吃饭穿衣,一大能余个五六十个乾隆哥子,一年下来,盈余个二十来吊乾隆哥子,只要没有灾病,对付着总能过——我们那杀千刀当家的还算计着在城边买点地,觅个长工种莱。我说别做他娘的那种春梦了!——得儿!这死蹄子,熬不烂的老驴皮——你算算,城边一亩菜地卖到七十多两,折一百一十多串钱,买两亩地得四年,还得打井,侍弄园子还得付把式长工的工钱。如今闺女十五了,转眼就出门,还要接个媳妇,也要用乾隆哥子!还是守多大碗儿吃多大饭吧。五十多的人了,还能升发成石崇、邓通?!我们那口子虽说老蔫儿,不知怎的私地攒了体己,他真的买了一亩,倒把我的兴头也勾起来了!”
“听得出你男人是个有心计的能干人,一定能升发的!”乾隆被她一口一个“乾隆哥子”叫得通身舒坦,高兴地说道:”没想到乾隆哥子这么管用!”“当然!难道你不用乾隆哥子,你是天上掉下来的?”马大嫂笑得前仰后合,“……起先哪,就是你老倌这想头,我们都使雍正制钱。乾隆钱个儿大、铜多,黄灿灿明闪闪,有一个就收藏起来,放在枕头旁筐箩里给孩子们玩,还能避邪。后来就越来越多,做买卖的都爱要——听说呀,乾隆爷在北京下圣旨,济南城里杀了十几个收钱铸铜器的——我说阿弥陀佛!原来乾隆哥子都叫铜匠们化了做茶壶了!——死畜生,怎么往人家菜担子上伸嘴?我抽死你这个鳖孙!”说着向驴猛抽一鞭,加快脚步去了。乾隆高兴得像个孩子,冲着她的背影叫道:“马家大嫂,晌午我去吃你的馄饨!”
此时已日上三竿,不知不觉乾隆已随人流出了城西。平阴虽小,据说是关公辞别曹操千里走单骑经过的地方。庙中有一块硕大无朋的石头,从中间一分为二,断茬平滑得像被快刀切开的豆腐,还有隐隐约约的铭文,人传是关羽的磨刀石。历代士大夫缙绅、善男信女就在这圣迹上修起关帝庙。因香火好,愈修愈壮观。三丈多高的主殿掩在老桧松柏间;左右偏宫亭榭台阁,碑碣画廊错杂林立,在阳光下云蒸霞蔚、蕴蕴茵茵、葱葱笼笼。庙前有一块空场足有一顷多地,西边已用竹木搭起戏台。一些生旦净丑已在上装,锣鼓家什打得丁当响;十几个道士指挥着进场的小商小贩们在场边布摊儿,空场上香客正在涌入,有说书的、打把式变戏法的、走江湖卖膏药的,东一簇西一簇人团团围着看。更有拆字算命的,高高挂着太极图幌子、端坐在木桌子旁给人推八字、看手相,说得唾沫星子四溅。乾隆摇着扇子徐步四处游走。纪昀心无旁骛在旁边侍候,要回应乾隆问话,还要左顾右盼观望风色。素伦等十几个大小侍卫扮作香客散在四周,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围在左右,一个个心提到嗓子眼儿上,眼睁得滴溜儿圆,哪敢有半点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