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搞得差不多了,舜开始“四清运动”,整顿朝纲。他清理的第一个人是穿越人共工,把他流放到幽州变成北狄,北京密云据说是共工的流放地;第二个被清的是共工的“崇拜者”讙兜,被流放到湖南的崇山,变成南蛮;第三个挨清的整个三苗部落,被整个“移民”到三危山(大西北甘肃敦煌)成为西戎;第四个是治水不力的鲧,被流放到羽山(山东蓬莱)。“四清”结束后发生在尧69年(《竹书》“六十九年,黜崇伯鲧”),障碍肃清的第二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舜正式代尧行天子之职(“七十年春正月,帝使四岳锡虞舜命”)。

四岳是舜受封大典的主持人,其地位、声望不言而喻。讙兜因为举荐共工,双双获罪;“四岳”力保鲧治水,延误治水九年,为什么舜不追究他们的责任?大概有两个可能,其一,“四岳”在尧面前举荐了舜,于舜有知遇之恩,舜知恩图报;其二,“四岳”势力太强,尧都去问他们要不要接掌帝位,可见其身份特殊,舜没能力动他们。

“四清运动”之后,舜着手“四门”,也就是让“四门穆穆”的高难度运作,有多难?“四清”清的是人,“四门”驱的是妖,比驱妖更难的是,让妖怪去对付别的妖怪。我在上一节就说过,我没把握能讲明白“四门穆穆”的技术要领,不过如果你能把《山海经》当成科普读物来看,那你就没有理解障碍了。

《五帝本纪》里,司马迁一直克制着不沾神鬼的边,所以他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他开始绷不住,开始“言”了。

长话短说,当时天下有四大怪物,分别为帝鸿氏的儿子混沌、少昊的儿子穷奇、颛顼的儿子梼杌以及缙云氏的饕餮,这四怪物的性能指标和外貌特征详见《山海经》。帝鸿氏即黄帝,估计混沌就是那不得姓的十一个儿子之一;缙云氏是谁?唐人张守节认为缙云氏也是黄帝,这个明显是胡说。黄帝当年以云命官名,夏官就是缙云,古人以官职或封地为氏,孔安国认为缙云氏为黄帝手下为夏官的诸侯,这个说法比较靠谱。你们可能会说黄帝的儿子那该多少岁了?可不是嘛,那四个爹里最年轻是颛顼,他的儿子也该有两百岁了,不过考虑到那四个混小子是妖怪,无须以常理度之。司马迁说梼杌“不可教训,不知话言”,意思就是梼杌不懂人话。这是少见多怪了,人家是妖怪,凭什么听人言?梼杌也有人喜欢,楚国人就独创地以妖怪名字命名他们的国史。

当时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奔走于农业和德育大丰收的康庄大道,但这四个妖怪让人民不省心,不时得停下来看看草丛和树林是否有异样的东西出现,人民停下脚步就意味着社会不再前进,同时胆子小的外国友人也不敢来观摩学习了。舜绝对不愿意改革开放的成果被这四个莫名其妙的东西葬送,尧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他来解决。舜出手了,但我看不清他是怎样出手的,他让我想起古龙笔下的李寻欢,“小李飞刀,例无虚发”!

舜连轴转出现在“四门”,谈笑间把四怪物移民到东南西北的荒凉之地,这还不算完,他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让四怪物成为镇守边疆的勇士,抵御入侵的妖魔鬼怪!(“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魑魅”),这下好了,四门敞开,歌舞升平,从四门而入的外国友人来访,都肃然起敬,于是乎“四门穆穆”!必须要指出,“四岳”在“四门”起到了重要作用,“谋于四岳,辟四门”,这意味着舜和四岳结成联盟了。

讙兜、共工和鲧这几个不听话的敌人被逐,大佬四岳又成了盟友,还有谁能跟舜叫板?丹朱根本就不堪一击,舜随时可以“屠龙”。按《五帝本纪》说法,尧去世前八年,舜开始接掌天子业务,尧三年之丧期满,姚重华先生正式成为五帝之一,“天下归舜”。

舜上台后,开始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任免举措。禹出任司空(司空也是预支的称呼),全权负责处理“水土不服”。舜启用禹,其实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一旦禹失败,舜将面临千夫所指,弄不好帝位都保不住。舜在识人方面确实比尧技高一筹,“八恺”、“八元”就被使用得很到位。不过任用禹并非舜一人主张,又是四岳向他推荐的。笔者个人认为,鲧和四岳应该是同盟,鲧被流放之前,把儿子禹托付给四岳。四岳真的挺守信用,利用他们的势力和威望向舜推荐禹,这其实形同赌博,万幸的是,他们赌赢了。

治理水患是当务之急,接下来就要考虑农业生产了,弃被任命为农师,全面负责农业生产。弃和兄弟契一样,在尧时代虽然参与国家政务,但没有任何官职(“未有分职”),一下子便进入“政治局常委”,直接成为“八恺”的顶头上司。弃的弟弟契则成为“八元”的领导,官授司徒,主抓意识形态教育,推行“五教”。

与“五教”对应的是“五刑”,德育感化不了,便大刑伺候。“五刑”由皋陶(念高姚)所创,他被尊为中国司法界的鼻祖,同时他还走进传说,成为一位神袛:狱神。皇普先生在《帝纪》里为我们展示了皋陶先生的画像,青绿色的脸,像一只刨了皮的瓜,嘴唇长长、尖尖的,呈鸟喙状,长得很像我们熟悉的讙兜,据说这样的嘴形可以辨是非、察人情。

皋陶经手的案子没有一例冤假错案,但这和他的鸟喙嘴并没有多大关系。他养了一只宠物,叫獬豸(念谢治),外形似羊似鹿,头顶正中长一只角,所以又叫独角兽。碰到复杂的案子,皋陶便让獬豸登场,獬豸断案简洁明了,谁有罪它的角就顶谁,两人争斗,谁理亏它就咬谁,于是真相大白。獬豸因此成为吉祥物,自古以来便被视为法兽,蒋中正先生的宪兵队队徽就是獬豸,现在法院的“惊堂木”法槌上也有獬豸图案。皋陶创造了五刑,还顺手创造了成语“划地为牢”,监狱的雏形就这样低成本地诞生了,看来那时的犯人们很听话,他们被指定待在划定的框框里,就绝不敢跑出来,好似孙悟空被唐僧施了紧箍咒,不敢乱说乱动。皋陶大法官就是唐僧,紧箍咒便是“五刑”。

“五刑”是墨、劓、刖、宫、大辟,舜即位第三年指示皋陶研发出来,据说它被画在树皮上,比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还要早三百多年。

墨,即刺青,现在很多爱美爱得不行的人士喜欢在身上“墨”。作为刑法的“墨”

又称黥,则是在脸上刺字或图,再染上黑色染料,质量极好,一辈子都不褪色。林冲被招安时,脸上字迹犹存,弄得他很没面子。拳王泰森脸上的“墨”迹面积很大,他给自己施以如此严重的“墨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热爱中国文化可以有别的途径,不需要自虐。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小说在线阅读_第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卢江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第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