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下篇:八十八、政治斗争强于枪杆子)
八十八、政治斗争强于枪杆子
张国焘在经营四方面军方面是成功的,而且不仅于军事方面,从组织上也基本上来了个大换血!
一个事实是:当时红四方面军的军级干部相当年轻,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五、六岁,其中最年轻的军政委员陈海松,只有二十一岁!
而且绝大多数是由下级军官甚至士兵逐级提拨上来的。除了总指挥徐向前是黄埔生外,大多数人没念过军校。
这和一方面军的情形大不相同,一方面军中最精锐的一、三军团,其领导人林彪、聂荣臻、杨尚昆、肖劲光等人,不是黄埔出身就是留苏喝过洋墨水的。即令是彭德怀,也是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的毕业生。
而红四方面军中原来一些老资格的军事领导人,如曾中生、许继慎、邝继勋等人,已被张国焘先后给“党内斗争”掉了。这一批年轻的将领,可以说都是张国焘一手提拨上来的。
一方面军的将领参加革命早,党性强,最起码在当时是服从组织原则而不是盲目服从于某个人;而张国焘当时在四方面军中已形成对他一定程度的个人祟拜。
博古等人批评四方面军中存在着的军阀主义,也不是无的放矢的。
手握这么一帮强悍的八万“私家兵”,张国焘有点登基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管是凭资历还是凭实力,张国焘都是居于绝对强势,假如甘居弱者少数,那才是不合理呢。
可惜,张国焘却一时还没有察觉他的真正对手是谁,张国焘的目标是张闻天,还没有意识到张闻天背后的毛泽东,毛泽东比起张国焘来,不管是党内斗争的艺术性,军事指挥的灵活性,着眼战略的大局性,团结政敌的容纳性,都与张国焘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选手。
等到张国焘我行我素擅自南下之后,才发觉了这点,那时已经一切都迟了,张国焘大概那时才明白:“二十八个半”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毛泽东难缠。
表面上看,四方面军由于连打胜仗,短期内歼灭了川军十二个整团,士气正旺,让一方面军的官兵们甚为眼馋;会师后,一方面军的供给也基本上依赖于四方面军,这大概给张国焘增添了不少人气指数。
但就目前能搜集到的资料分析,对两军的高级将领的笼络方面,无疑毛泽东是成功者,以中央的名义谈话,名正言顺。从后来四方面军几个主要将领的态度看,如总指挥徐向前、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甚至包括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一段时期都是中央的支持者。
尤其明显的是李先念,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合时,三十军作为四方面军的先遣队首先迎接中央,李先念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接触的机会自然也较多。从李先念在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便担任了不少重要的职务这一事实来看,他那段时间和毛泽东等人应该相处得不错。
张国焘就没有这个条件了,徐向前后来回忆:陈昌浩约见当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以及政委聂荣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要求他们支持张国焘。谈了一会后陈昌浩说:“林彪同志可以回去了,荣臻同志留下来再谈一下。”
徐向前认为:这表示陈昌浩已做通了林彪的工作。――这种几十年后的猜测无法证实,作为林彪倒霉之后的个人回忆,徐帅如此推测也不足为奇。
张国焘当时是否反对党中央?这点是没有疑问的,倒不是说仅仅根据他后来干脆另行自立一个党中央,张国焘“抗上”是有历史的,毛泽东后来在延安斗争张国焘的会议上所指出的“小组织的老祖宗”也没有多么冤枉他。
张国焘一向有反中央的倾向,在“三大”上反对中共党员全体加入国民党的政策就是头一次(其实毛泽东与张国焘一样,也是投了反对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张国焘因为不满翟秋白的盲动主义路线,曾经和陈独秀商议另组一个“工农党”,独立于共产国际。
这事后来因为张国焘受共产国际邀请到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 有了当面向共产国际陈述意见的机会而作罢。要不然张国焘怕是早就和陈独秀一样,被开除党籍了。
但在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一段日子里,中央是不敢轻易指责这点的,并且态度谦恭,基本上是,除了军政大要,其它唯张主席说话是从――不过,在关键问题上,毛泽东还是寸步不让。
当张国焘通过陈昌浩等四方面军将领提出要官时,张闻天曾想把总书记让出来,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而是把周恩来的“总政委”这个最高军事长官的头衔抛给了张国焘。――即使你不是总政委,现在百分之八十的军队也听你的(四方面军),何必不给?
但总书记的头衔坚决不让!
在与张国焘明争暗斗的策略上:两人都是“王明”路线的受害者外加反对派,但毛泽东在与张国焘的争论中一口咬定中央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央苏区的丢失只是军事路线出了问题。
如此说自然是策略上的考虑: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朱德等虽然并不肯定中央政治路线绝对正确,但也认为政治路线的问题不妨留待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解决军事上的问题。或许他们也认为张国焘在这时候提出对中央政治路线的批评,有借检讨政治路线之机改组中央领导层的意图。
张国焘觉得自已在政治局内是少数,势单力薄,于是提议选拔新干部参加中央和军委的工作,同时还提出召开一、四方面军高级干部会议,统一党内意志。这些提议都为毛泽东断然拒绝。
该让步的地方毛泽东毫不吝啬: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任命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为军委委员。
后来又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给予了张国焘指挥红军全军的权力,张国焘一时得意了,任总政委后马上命令四方面军每个军各抽调一个团给了一方面军各军团。
此举,既补充了一方面军的兵力,也让两军得以增加了解,采取了这种种措施后,两军官兵间的紧张情绪开始缓和下来。
但是,主帅的关系并没有缓和多少,沙窝会议中关于政治路线的争论并没有得到解决,张国焘虽然执行了北上的决定,心里却不无芥蒂,两军的隔阂一时也难以皆尽消除,种种原因结合起来,后来终于促使一、四方面军在草地中分道扬镳。
也就是在红军会师又分兵之时,林彪在军内的地位首次越过彭德怀,资历远超林彪的彭德怀成了林彪的副手。
6月28日,中革军委致电红军全军:左路军由十三至十六个团组成,以林彪为司令员、彭德怀为副司令员,聂云〔荣〕臻为政治委员,杨尚昆为副政委。经卓克基、壤口(或大藏寺)、噶曲河、色既坝,向两河口前进。
从中革军委的这次人事安排上,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央红军两大主力还是有高下的,林彪的一军团这时居于绝对优势地位。
(请看下篇:八十九、北进!为生存而战)
八十九、北进!为生存而战
党中央与张国焘之间的矛盾也是逐渐形成的.
实际上,据记载,双方初见时张国焘与毛泽东还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两人一个致欢迎词,一个致答谢词,会场也气氛热烈,四方面军高呼欢迎党中央,一方面军高呼欢迎张主席。
就是之后在喇嘛庙里举行的欢迎酒宴上,大家也是随意闲聊说笑,不免信口胡吹:周恩来趁酒兴说中央红军现有三万多人;张国焘则说红四方面军有十万部队。
对于这点,一个叫索尔兹伯里的美国记者曾撰文评价:“周的夸张程度比张的要大得多。双方都保守秘密,都不坦率和公开。”
其实大家都有意回避之前在来往电报中对军事路线的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