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此时,“到川西北”的战略目标没有了影子,这时的毛泽东根本没有渡过金沙江与四方面军汇合的意图。

现在说毛泽东到云南只是为了北上过金沙江的虚晃一枪,是完全为了迷惑敌人的战术行为,应该是人们事后的谄媚,毛泽东也就顺势认可了。

毛泽东还明显是为了解释林彪的质疑,发电报给各军团:“中革军委致电林彪等军团首长:最近时期将是我野战军同敌人决战争取胜利以转变战局的紧急关头。中央相信你们对于中央与军委所提出的意见,决不会妨碍我们内部的团结一致与保障军委命令的坚决执行。这种上下的团结一致与军委命令的坚决执行,是我们争取决战胜利的先决条件,中央相信,在目前的紧急关头你们必须充分发扬你们的果敢机动与布尔什维克的坚定性,领导全体红色指战员奋勇杀敌,并纠正部队一切不正确的倾向,来完成中央与军委所给予你们的神圣任务。”

实际执行中央军令没有问题,4月25日,林彪指挥红军第一军团与第三军团在沾益、富源两县交界的糯冈、东新口、朝阳箐,围歼了滇军李嵩独立团的二百余人。

但也就在这天,林彪又给中革军委发了一个电报:“目前战略上已起了重大变化,川、滇、湘敌及中央军正分路向昆明东北前进,阻我折回黔西,企图消灭我军于昆明东北之窄狭地域内。在目前形势下,我军已失去回黔之可能,且无法在滇东北开展局面,因诸敌已占我回黔之路,相隔甚近,且纵深配备,甚互相策应;敌兵力绝对优于我军,我军即令能消灭他一两个师,但仍无法转变形势。敌必继续进攻我军,其时(我军)成强弩之末,而不能取得最后胜利。又因河流阻隔,我军回旋地域甚窄,在敌分进合击时,极难回避所不欲打之战斗。因此,我野战军应立即变更原定战略,而应迅速脱离此不利形势,先敌占领东川,应经东川渡过金沙江入川,向川西北前进,准备与四方面军会合”。

林表的电报首先指出了云南东北部地区不是什么“有利地区”,并不利于消灭敌人,反而可能被敌人消灭。纠正了军委以为“云南东北地区”是“有利地区”的错误判断,以及企图“在这一地区内消灭敌人取得新的发展局面”的幻想,同时提出了“北渡金沙江与四方面军会合”的建议,这封电报论说不应该受到指责。

林彪这封电报的口气生硬了点,一连三个“应”字,这种下级对上级发号施令的语气不能不让人恼火!结果中革军委直到三天后才开会接受了林彪的提议。

(请看下篇:七十七、两个军团长为中央纠错)

七十七、两个军团长为中央纠错

林彪公开抗命,虽然使人不舒服,但也是应当提倡的好现象,设想:如果后来陈昌浩、徐向前也象林彪这样敢于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意见,可能就不会有兵败河西走廊的悲剧了。

反对此时与国军决战的也不是林彪一人,4月26日,彭德怀也在电报中指出毛泽东的决战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争取滇黔边各个击破敌人的可能极少,因我军行动错失争取平藜盘县的良机,使战略陷于不利地位。因而明日应继续向西北前进渡到东洪口,争取休息几天,解决一切刻不容缓的事件。”

两个主力军团长都对毛泽东的计划持反对态度,彭德怀的电报中“因我军行动错失争取平藜盘县的良机,使战略陷于不利地位”显然有指责新“三人团”的指挥失误的味道;而电报中的“争取休息几天,解决一切刻不容缓的事件”多少使人感觉有弹劾毛泽东“新三人团”的意味。

因为此前“老三人团”就是在遵义“休息几天”,在“解决一切刻不容缓的事件”的提议下被剥夺了领导权。彭德怀在毛泽东困难时莫非想弹劾毛泽东?

而林彪在毛泽东困难时却提出了一条正确的建议,帮助红军摆脱了困境。这大概也是后来毛泽东在会理会议上放过林彪,揪住彭德怀不放的主要原因。

但此时,毛泽东还不想立即接受林彪的建议,毛泽东还想再看一看。

结果滇军不上当,坚持不与红军决战,使毛泽东的“首先要在沾益、曲靖、白水地区消灭滇敌安旅”的决战企图根本无法实现。

同时,国民党中央军的步步紧逼:战场形势的发展已经完全证实了林彪的预言。

在形势所迫,大势所趋的情况下,4月28日晚,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放弃了原来“在云南东北地区消灭敌人,发展新局面,然后向东及向南作战”的战略企图;接受了林彪的建议“我野战军应立即变更原定战略,应渡过金沙江入川,向川西北前进,准备与四方面军会合”的意见。

显然,是林彪关键时刻直率上言,才使红军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北进渡江之路路,才有了中国革命的后来的发展。

当然,毛泽东从善如流也功不可没。

但是,由于耽误了时间,红军又不得不多走了一些冤枉的弓背路。红军如果在24日进入云南后直接奔金沙江而去,国军是根本无法阻止红军过江的。

当时,金沙江北并无川军布防,南岸滇军空虚,中央军离的更远,是过江的最好时机。

但由于中革军委当时还没有北渡金沙江的计划,还想着"在云南东北地区消灭敌人取得新的发展局面的可能", 犹豫了三天,使红军不得不饶个大圈子,又走了一大段弓背路。

多走些路还不是最主要的,更要命的是给了敌人封锁金沙江的机会。如果蒋介石在毛泽东指挥红军往昆明“走弓背路”的时候,命国民党的部队“走弓弦路”直奔金沙江,那将会如何?

所以,林彪这个时候抱怨毛泽东指挥部队走“弓背路”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并不是林彪不懂毛泽东运动战的“奥妙”,而是毛泽东的犹豫让红军的确多走了冤枉路,还险些被国军抄了后路。

关键是,这引发了林彪对毛泽东亲自插手前线指挥的不满,这才导致了林彪日后断然写信给新三人团,要求撤换前敌总指挥。

4月29日,中革军委通告军团:由于两月来的机动,我野战军已取得西向的有利条件,一般追敌已在我侧后,但敌已集中七十团以上兵力向我追击,在现在地区我已不便进行较大的作战机动,另方面金沙江两岸空虚,中央过去决定野战军转入川西,创立苏维埃根据地的根本方针,现在已有实现的可能了。

同时以中央政治局的名义发布命令:“因此政治局决定我野战军应利用目前有利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消灭敌人,建立起苏区根据地。”

林彪遂指挥红一军团扑向中央指定的进军路线:经嵩明、岩峰场、核桃树、小新街、萧家村、禄劝,到金沙江龙街渡口去架设浮桥。

4月30日,一师第一团(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参谋长胡发坚)第三营(营长尹国赤)顺利攻占嵩明,全歼据守嵩明县城的滇军。

至此,红军分兵三路直趋金沙江南岸,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攻占嵩明县城后,林彪率军团进驻该县冷水沟。

5月1日,林彪指挥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王开湘、杨成武部经富民县分兵袭占了禄劝、武定县城,两军会合后开始共同行动,一举袭破元谋县城。

次日,红一军团大部经武定、马鞍山、元谋进抵龙街,成功抢占了龙街渡口。

但是,此处江宽水急,红一军团一师师长李聚奎费劲心力指挥部队架设浮桥,还是没有成功。

3日,军委干部团第二营前卫第五连在刘伯承、宋任穷带领下,巧取金沙江绞平渡渡口,缴获木船两支,红军军委纵队得以用木船开始渡江。

林彪亲自赶到了龙街渡口,身后就是等待渡江的红一军团所有主力部队,但是这时,国军已经发觉了红军动向,地面部队没那么迅捷,天上的飞机却及时出动了,龙街渡口本来就江宽流急,现在又加上飞机扫射,架设浮桥更加无望了!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子金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第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