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不过,胡副官的回忆无法证实不假,偏郭勋祺还就是以实际部署替胡副官的回忆做了旁证:郭部在进入枫村坝前方深谷时,将第7团第1营凌谏衔部由左侧卫改作本队之右侧卫,翻越枫村坝至石羔嘴道路北侧人迹罕至的“猫猫岩”,取捷径向土城方向的尖山子高地抄袭,进入谷地道路的部下第8团唐映华团也一路注意抢占高地,谨慎搜索前进。

而就在同一天,在郭旅后跟进的潘佐旅主力亦从习水、三元场绕道隆兴场、二郎滩,由东南方向迂回土城。

川军是有准备而来!

至于如何获知的红军情报就不好断定了。

据胡副官回忆:“在图书坝遇有数百名兵力之红军,稍事抵抗即沿黔北大道向土城方向退却。”――这无疑是红军的诱敌部队。

1月27日午后14时,红五军团诱敌部队在营棚顶附近突然掉头,向郭旅唐映华团前卫营出击,青杠坡战斗正式打响!

郭旅唐团之前卫营正在占领阵地,立足未稳,猝然间被红五军团一番猛打猛冲,顿感不支,阵脚呈动摇状。

但随后跟进的郭部第7团团长袁治一边让团主力抢占左翼凤凰嘴一线高地,一边令本团前卫第2营跑步增援唐团,抢占道路北侧的营棚顶高地。

关于这个营棚顶高地,后来曾有一个以色列将军伍大卫来到青杠坡故战场,研究青杠坡一战为何失利,这个以色列将军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非常推崇,但对此战表示了不解,“怎么会选择这个地方作战?尤其是把中间关键的这个山头放给敌人?”

所谓“关键山头”即营棚顶。

照红军总部的估计,桐梓窝、尖山两个高地正好对郭部形成居高临下、南北夹击之势,偏把中间偏后的营棚顶放给了川军。

谁料营棚顶竟成了川军反击的阵地,从大路赶来的川军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进入到了战场一线。

占领营棚顶的袁团第2营开始以机枪和迫击炮向正向唐团前卫营冲击的红五军团部队猛烈射击,唐团阵脚始定。

而此时,由道路北侧迂回尖山子之袁团凌谏衔营奇兵突出,一番混战,红五军团诱敌部队与军团主力被截断!就此红五军团部队开始混乱后撤。

15时,川军潘佐旅唐明昭团主力翻越寨门垭(亦称“寒棚坳”)口,进至青杠坡地域。川军力量增厚,即刻反守为攻,红五军团顽强阻击,战斗陷入呈胶作状。

据好多专家们事后分析:青杠坡失利的最大原因是红军情报失误。最初情报显示,敌人3个团不过六千余人。交手后,才发现对手除郭勋祺的3个团,还有潘佐第四旅的3个团,共计一万多人,另有两个旅在后面跟进。

这也许是此战失利的重要因素,但在布置战场时疏漏了重要高地营棚顶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枫村坝的郭勋祺一听前边枪炮声大作,心急如焚,急电刘湘催促各部合击土城。

入夜时分,炮声又起,郭勋祺坐卧不宁,遣左右上山观察战况,左右不是托病推诿,就称夜暗难测。郭无可奈何,急令傅楠第9团五更造饭,黎明即前出加入战斗。

其实在傍晚18时,潘佐旅张益斋团便由东南方向迂回青杠坡,与原拟于次日与红五军团主力协同“突击敌之左侧背”的红三军团四师在距隆兴场5里的土地坎突然遭遇,双方发生激战。

这个情况出乎中革军委的意料。这也就是说,预计的“迂回敌之左侧背并断敌后路的设想已经难以实现。

然而,中革军委依然决心“灭此朝食”。

当晚20时,中革军委致电各军团,通报白天战况,部署次日战斗:“今日进占枫村坝、青岗坡地域之敌约4团,或有后续4个团左右兵力于明后日赶到的可能。”。

中革军委依旧令红一师继续箝制赤水、旺隆场之敌,红九军团及红一军团二师为预备队,红二师须于次日进至土城东南的水狮坝待命,而彭德怀、杨尚昆指挥红三、红五军团及军委干部团,“消灭进占枫村坝、青岗坡之敌”。

就此,明知敌情有了变化,还是决定打下去――专家们考证的“敌情判断有误”看来是难以站住脚的,红军此战失利有其人为因素。

(请看下篇:六十九、土城子战役的高潮:青杠坡之战)

六十九、土城子战役的高潮:青杠坡之战

黎明时分,郭勋祺登上寒棚坳山顶观战指挥,听得右侧猫猫岩方向枪声骤密,这是凌谏衔营正受到红五军团猛烈反击。

猫猫岩山势延绵直贯枫村坝,倘被红军夺去,郭勋祺指挥部即有不保之虞。郭勋祺即派手枪营长郭文炯派出1连增援,手枪营装备精良,每连有120支20响快慢机和8支“花机关”,属于地道的“双枪兵”,凌谏衔得此精兵,阵脚遂得稳定。

差不多同时,周恩来、毛泽东等也登上土城东北角一座称为“大埂上”的山头上观战指挥。

“大梗上”海拔近1000米,是一个光秃秃的山头。可以清楚地通视山脚下土城西南的水狮坝中央红军主力集结地、西侧山脚下的土城镇及渡口,以及东南侧尖山子和马鞍山间一个叫做“漏风垭”的山口,山口东南便是青杠坡一带地形复杂的山岭和谷地。

当时刘伯承所率中革军委前指就设在漏风垭,就近指挥红五军团,而彭德怀、杨尚昆的红三军团指挥所则设在石羔嘴后山半坡上一个叫做“棚子窝”的地方。

清晨,彭、杨指挥红五军团主力和红三军团第四师一部,在红三军团炮兵营山炮和迫击炮火支援下,向郭部唐团、袁团再次发起猛攻,唐团不支后退,波及袁团,团长袁治赤膊提刀督阵,始止住溃兵。

郭勋祺见状,相继派出手枪营第2连配属袁团、第3连配属唐团,并令机炮营重机枪连在寒棚坳半山腰架起重机枪,堵住道路,严禁官兵后退。

8时左右,川军廖泽旅兰、王两团从东皇殿(今习水)抵达青杠坡,截住了正从郭旅右翼迂回的红军,加入了郭旅袁治团方向战斗;潘旅唐明昭团亦加入郭旅唐映华团方向战斗。

此时,红军力战郭、潘、廖3旅7个团,重点打击郭旅唐映华团,多次将其击溃,亦多次与被袁治赤膊提刀驱回之溃兵再战。

战至午后时分,因袁团凌谏衔营抢占的尖山子一直未被拿下,红军进展受限,渐呈疲软状。

彭德怀按以往经验,估计顶多三四个小时就可以结束战斗。可是激战了大半天,非但没有扩大战果,川军反因援兵陆续赶到战场,反扑愈烈,一度接近中革军委前指所在地漏风垭。

漏风垭距土城镇及渡口不足两公里,川军一旦占去即可由此瞰制中央红军预备队集结地水狮坝,并以迫击炮直接瞄准向“大埂上”中革军委指挥所猛轰——“大埂上”是个光秃秃的山头毫无遮蔽,中央红军无路可退、无险可守!将被迫与敌背水决战。

如此这般,局面肯定是不堪设想。

而这时正从猿猴向土城水狮坝集结地疾进的红二师尚未到达,形势相当危殆。情急之中,毛泽东急令陈赓、宋任穷率军委干部团投入战斗。

干部团乃中央红军的“虎豹骑”,成员俱为富有战斗经验的年轻连排干部,除了配备大量冲锋枪――“花机关”外,还人手一柄雪亮的马刀,头上都扣着一顶德式钢盔。

干部团第一、第二营上好刺刀,在特科营营长韦国清指挥的迫击炮和重机枪掩护下,一路呐喊向川军发起迅猛反击,几经短兵相接的残酷肉搏,终将敌军逐退。

苦战中的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得此鼎力一助,士气大振也趁势发起反冲击,又将双方战线反向递推。地处低洼地带的郭旅唐团阵地再次动摇,郭勋祺派来助阵的手枪营第3连连长王清泉等数名官兵也被红军俘虏。

当时正在土城大埂山上观察战局的毛泽东赞誉道:“陈赓!可以当军长!”

陈赓干部团的冲锋,缓和了紧张局势,军革前指的朱德、董必武、林伯渠,邓颍超、贺子珍等得以脱离险境。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子金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第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