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下篇:六十一、突破乌江抢占遵义)
六十一、突破乌江抢占遵义
猴场会议从形式上限制了“三人团”的军事指挥权,但事实上,自湘江之战之后,“三人团”就已经逐步失去了对部队的约束,实际对部队发施号令的已经成了朱德,不管是以何种名义,朱德已经恢复了对部队的控制。
黎平会议之后,博古、李德虽然名义上还占据着军政最高位置,但已经没有了对各军团发电指挥的权利,就是在中央纵队,也只能做些提提建议之类的活路了。
虽然是35年元旦才做出的红军抢渡乌江的决议,但实际上朱德于四天前的12月28日就对林彪发电指示:“……一师主力应于明日午后移往紫金头地域。—军团后方部则前进至大塘铺。”
朱德并且在这天把九军团交给了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
而林彪在29日就已经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分两路进逼乌江。并且于30日指挥部队主力分别抵达乌江南岸龙溪、猴场、陈家寨。
12月31日,也就是猴场会议还没有开始时,朱德便已经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命令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工兵在乌江袁家渡架桥,“以便二师主力及军委纵队、五军团由此渡河。”――这时的二师已经暂由军委直接指挥。
也就是说,部队已经走在了政治局的决议前面。
乌江对岸,是王家烈的“双枪兵”,虽不是什么能坚守阵地死打硬拼的部队,但凭借乌江天险,林彪想红军轻易渡江也不是那么容易。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两岸陡峭高山,江水波涛汹涌,河面宽达200多米,窄处虽数十米,但水深流急,漩涡翻滚,素有“乌江天险”之称。
1月1日的6时30分,林彪致电朱德:我一团已抵回龙场并正在架桥。
乌江的回龙场,两岸全是悬崖绝壁,犹如刀切;江面宽约百米,江流湍急,水声轰鸣,对岸有黔军的一个营火力封锁江面。要命的是:没有渡河器材!
团长杨得志和政委黎林一起到附近村庄调查。结果,别说没有船,就连一支木桨,甚至一块象样的木板也没有。
红军从村子里弄来许多竹子,扎成一丈多宽两丈多长的竹排,用来渡江。杨得志从前卫营里挑选出8名熟悉水性的士兵,由他们先行试渡。8个战士每人都配足了武器弹药,没有桨就用竹梢、木板来代替。
清晨雾茫茫,对岸还在响着稀疏的枪声,8个战士跳上竹排,约定竹排到达对岸时,鸣枪两声作为联络信号。抢渡开始!竹排缓慢地离开了岸边。但离岸不远便被汹涌的江水把竹排冲到了下游,8名战士也被漩涡吞没,在这种水势中,再好的水性也没有用。
第一试渡失败,风还在刮,雨还在下。
军令如山,试渡还要继续!这次试渡选择了下游几十米处水流较缓的地方。天色雨雾弥漫,这大为有利:对岸守军观察江面的视线被雨雾遮阻,风声又掩护了竹片打在水面上的“噼噼啪啪”的响声,几十分钟过后,“乓!乓!”两声枪响在对岸响起!天险乌江被偷渡突破了!
但此地江流水势不适应架设浮桥,红军主力大队还需同时另寻合适的渡江地点。
几乎在红一团突破乌江的同时,红二师侦察连6人先赶到了人烟稀少的江界河渡口,在班长刘品章的带领下,泅渡到对岸,抓了3个俘虏,并成功的将他们带了回来,就此清楚了黔军在对岸的军事布防大略状况。
根据情报,林彪、聂荣臻电令第二师直属侦察连与红四团组成渡江突击队,负责全军渡江的强攻和突破乌江的敌情侦察。
一开始还是准备深夜偷渡,趁朔风凛凛,冷雨潇潇,二师直属侦察连和四团一连连长毛振华、第一营营长罗有保、机枪连长林玉、二连政治指导员王德云、二连青年干事钟锦友、二连第二班班长江大标、第二连连长杨尚及涉水掌排的王家福、王友才等18人,分别划着3个竹筏,向对岸出发了。
但由于浪大水急,最后只有毛振华等六人的一只竹筏渡过了江中线,第二、三只竹筏被巨浪卷了回来。
对岸黔军此时已经发现有竹筏偷渡,机枪、步枪“嗒嗒”地一齐开火,为掩护这唯一的竹筏到达对岸,四团机枪连和军团直属炮兵连向对岸的敌人进行猛射。
但毛振华等人还是就此没了信息,首次试渡也终于失败。
凌晨,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张云逸来到四团,说红军主力与薛岳追击部队离这里都不远了,军委催促第四团迅速完成渡江抢占渡口的任务,并派来了军委工兵营,担负架桥任务。
张云逸语气沉重:“如果你们不能突破乌江,无法消灭对岸的敌人,就难以架设浮桥,党中央和几万名红军过不了江,势必只能背水一战,情况将会更加危急。……这是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政委杨成武立即召开团领导紧急会议,决定:由第一营出动60多只竹筏,立即进行大规模强渡。
此时正值寒冬,但乘坐竹筏的红军官兵只能战士赤着膊,穿着短裤,划着竹筏离开江岸。当竹筏距对岸约50米时,被黔军发现,两岸立刻枪声大作。
在杨成武组织火力掩护的同时,对岸突然出现了偷渡失踪了的毛振华及5名战士,黔军对眼皮底下出现的火力极为惊恐,大部防守火力被吸引了过去。
第一营乘机登上对岸,与黔军展开了争夺渡口的激战。
没空过烟瘾的黔军士兵,作战极为缺乏耐性,一营很快抢占了滩口阵地,控制了渡口。
但是,就在此时,黔军一个团的“双枪兵”吸足了鸦片赶来增援了,这下战局突变!一营被逼得步步退守至江边,形势万分危急。
江岸这边,坐镇指挥的师长陈光从望远镜里发觉战势不妙,立即叫来军团炮兵连连长赵章成和指导员王东保,命令他们再次开炮支援。但此时,炮兵连只有5发炮弹了!
只见赵章成迅速架起一门没有瞄准镜的八二迫击炮,眯起一只眼,伸出大拇指照量了一下,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却在黔军后面爆炸了。
指导员王东保急忙提醒:“老赵,炮弹可不多啊!”
赵章成胸有成竹:“刚才是试弹,重点在后面。”
随后,赵章成连续发射两发炮弹,全部准确命中敌群。“双枪兵”哪里会知道红军还有多少炮弹?一下四散奔逃,一营官兵趁势反击,渡口终于巩固,红四团就此突破了乌江天险。
浮桥也得以成功架设,红军后续主力及和军委纵队顺利过江。
毛振华等22勇士被中革军委授予“突破乌江战斗英雄”称号。
1月3日,林彪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全军开始渡江,次日,红一军团、九军团全部渡过乌江。
渡过了乌江天险,林彪片刻也没有耽搁,立即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从鳌溪(余庆县境)进抵落水洞地域。九军团十五师攻占湄潭县城,并向遵义攻击前进。
与此同时,第二师第六团进抵了团溪镇(遵义县境)。
要说黔军也够窝囊的:此时在遵义新城驻守的是黔军侯子担部一个整师,但在距遵义城三十里的要道重镇龙坪仅驻守了一个营,结果红一军团二师六团第一营在营长曾保堂率领下行至龙坪,“双枪兵”们竟然稍加抵抗便全体缴枪了。
俘虏中,有一个连长大概立功心切,主动向红军交代了遵义守军详情,并表示愿意给红军带路,进攻遵义。
营长当即决定,换上黔军的服装,去赚开遵义城门!
急行军两个多小时,大雨渐渐地停了,一营此时也赶到了遵义城下。于是,红军队伍便零乱地散开,装成败退下来的样子,慌慌张张向城门跑去。
“干什么的?”城楼上发出一句凶狠的喊声,同时听到“哗啦”一声枪栓的声响。
“自己人!”俘虏连长用贵州话从容地回答。
“哪一部分?”城楼上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