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但对比于林彪,却给这位25岁的主力军年轻军长涂抹了一层略带神秘的光环,一次败仗虽不至于成寇,没胜但也没败的不妨“封侯”,林彪终于从诸多红军将领中脱颖而出,成为赣闽苏区红军三根支柱中最粗一根的掌门人。

32年之春的毛泽东处境没有改变多少,甚至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现在毛泽东在红军中的地位多少有些尴尬:去年11月,周恩来来到中央局,使毛泽东的代理书记自动被免职;在随后召开的根据地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红一方面军总部被撤销,这样一来,毛泽东的一方面军总政委和前委书记的职务实际上也被自动撤销了。

在新成立的中革军委中,毛泽东仅被挂了个军委委员的牌子,林彪、彭德怀也都是军委委员,但却是凭军内实力据以此位,与毛泽东不可同日而语,中央来的秀才们也不大敢轻易招惹枪杆子粗的老总。

随着赣州战败后红军的重编,三月十二日军委命令:提升红四军军长林彪为第一军团军团长,刚从上海中央军委来的聂荣臻为第一军团政委;三月十五日又任命陈奇涵为军团参谋长,原四军党代表罗荣桓为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重编后的一军团颇有意思:下辖原第四军和原属五军团的十五军。四军军长为王良,政委罗瑞卿;十五军军长黄中岳,政委左权。两个军下面各有三个师,全军团总人数为九千四百九十八人,相对于其它红军各军团,这是一支具有铁军血统加西北国军血脉的绝对正规部队,有点傲视红军全军的味道了。

原属一军团的由地方红军升级变成的第三军则拨归了五军团,这是否有点“掺沙子”的味道?更大的可能是为了加强林彪一军团的战力,五军团的炮火为红军全军之冠,而且经赣州解围战证明:这是一支近搏远战都过硬的部队。

这种“掺沙子”的混编引起了五军团官兵的极大不满,也给日后留下了不小的隐患。

三月中旬,在任命一军团领导的大会上,毛泽东是以中华苏维埃主席的身份到会并讲了话,勉励大家执行新编制,迎接新任务――还是要坚决攻打大城市:这是中共中央及苏区中央局的既定方针,谁也改变不得。

至于攻打赣州失利,之前战役总结会已经说了:赣州之战是依据中央和中央局的决策实施的,在政治上是正确的;胜败乃兵家常事,虽从赣州撤围,并不是不再打赣州了;红军还是要执行中央的“进攻路线”,要夺取中心城市的。

毛泽东现在于军内只能敲边鼓。

中革军委决定:红军主力“夹赣江而下”,向北发展,相机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或较大城市;以红一、红五军团组成中路军,以红三军团、红十六军等组成西路军,分别作战,配合北进;毛泽东以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和中革军委委员身分随中路军北上。

毛泽东曾在会议上力主红军向东发展,那里是国民政府眼里的穷乡僻壤,驻军薄弱,但被斥责为“上山主义”,是刻意同中央对着干,朱德后来曾赋诗《经闽西感怀》回忆当时毛泽东的建议:

不听仙人指,寻求武夷巅。

越过仙霞岭,早登天台山。

赣闽成一片,直到杭州湾。

出击求巩固,灭敌在此间。

朱德在注释中说明:“这首诗第一句以下各句,都是毛主席当时的指示精神……但这一正确主张,未被采纳”。

要说中央也够固执的:当时,福建是国军力量的薄弱之地,除驻有张贞的第49师外,都是些地方保安部队;新整编的闽西红十二军刚占领了上杭、武平两县,守城的地方部队被击溃后退往广东。

经营福建,正逢其时,你非得指挥红军往国军重兵包围圈里钻干吗?

按预定进军路线,林彪被命令沿赣江东岸北上,与赣江西岸的彭德怀并驾齐驱,直逼南昌。但毛泽东被允许在中路随军,一切就不大相同了,这是毛泽东的老班底,在军内没啥绝对身份的毛泽东说话是起点作用的,尤其是在林彪为前线总指挥的情况下。

毛泽东的意思可以通过林彪之口表达出来,这点没问题,与林彪搭班子的政委聂荣臻虽说来自中央,但初到苏区军界,说话怎比得军团长林彪?更不用说还有位全国行政最高领导――主席毛泽东。

毛泽东用了个小招数:其时正逢粤军咋呼出击赣闽剿共,毛泽东建议来个围魏救赵之计瓦解粤军行动,出击闽西,那里是粤军的地盘,既能为红军筹饷扩军,又能解赣闽之危。

林彪当然心照不宣,三月二十一日,林彪以林、聂名义向中革军委电告:“行动问题,我们完全同意毛主席意见。日前粤方开始派兵入闽赣讨赤情形下,更应采毛主席意见。”――其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红一军团已经进抵闽西长汀待命了。

3月27日,周恩来紧急召集苏区中央局会议讨论这个前线将领出动即拐弯的急电,整整两天,才算决议同意:将中路军改称东路军,并同意由毛泽东以中央政府主席身分随东路军攻打闽西的龙岩。

这是默认毛泽东在军内的存在,或者说是无奈支持也无不可,毕竟现在打仗还要靠老毛,能在军事上压毛泽东一头的人这时还没到苏区。

谁知毛泽东得寸进尺,在长汀了解福建境内情况之后,中央局又接前线来电,这次干脆是毛泽东署名来的:

“恩来同志:(一)电悉。政治上必须直下漳泉,方能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时局。若置于龙岩附近筹款,仍是保守局面,下文很不好做。(二)据调查,漳州难守易攻,故我一军团及七师不论在龙岩打得着张贞与否,均拟直下漳州。(三)粤敌从大埔到龙岩胁我后路只须五天;五军团从信丰到龙岩须十五天,故若待已知粤敌入闽,然后调动,必迟不及。(四)一军团已开至汀东之新桥休息,以乱敌探耳目,候七师取齐,即先向东行。五军团可随后入闽,但至迟四月二十日须到达龙岩待命。十三军亦须入闽,位于龙岩坎市,保障后路。现一军团前进,后路完全空虚,七师望催兼程来汀,若七师不取齐,一军团下漳州更单薄。(五)我明日去旧县晤谭(震林)、张(鼎丞)。泽东酉三十日”

长途远师出征漳州?近处八千乌合之众所守的赣州都没能打下来,老毛这是要干什么?红军主力远出,整个根据地就只有靠彭德怀的三军团守家,那么沿赣江北上的战略行动无形中被放弃,中央的指示还执行吗?中央局说话还算数吗?

书记周恩来接电立刻从瑞金赶到了长汀,四月一日召开会议,听取毛泽东的看法。毛泽东在会上侃侃而谈:“红军进攻漳州的任务是消灭张贞师,收缴军事物资,帮助当地开展游击战争。任务完成后,就回师苏区,并不是要长期占领漳州。”

这里不是瑞金,前线将领的话分量最重,而总指挥林彪无疑是紧跟毛泽东的,政委聂荣臻也表示支持毛泽东的意见,再加上中共福建省委极力促成红军深入闽南,并且提供了关于漳州地区情况的报告,周恩来终于批准了先拿下龙岩,然后远征漳州的战役计划。

随即中央局批准了由红一军团与红五军团组成的红军东路军,林彪任总指挥,政委聂荣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毛泽东随军行动。

(请看下篇:三十五、向北向东之间其实有奥妙)

三十五、向北向东之间其实有奥妙

公正的说,当时的临时中央也并非对军事一窍不通,与毛泽东相比,当然缺少实战经验,尤其是战术范畴的认识,毛泽东无疑占据绝对上风;但如要设身处地的替远在上海的中央几人想想,事情还有另外一面。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既然已经确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那就自然会集中全国之物力、军力剿灭大大小小的红色国中之国,尤其对于地处京畿不远的红军湘鄂赣根据地,卧榻之旁焉容他人酣睡?所以集结重兵压向了湘鄂赣。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子金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第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