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红四军向广昌守敌发起猛攻,处于绝境中的第5师国军知道自己势孤力单,不会再有援军来救,只有死守待机突围。于是便凭借有利地形和牢固工事顽强抵抗,红军的几次进攻都未能奏效,看来穷寇也有战力。
林彪从来不愿打这种伤亡极大的消耗战,大怒之下,把刚缴获不久的山炮、迫击炮都派上了战场,炮手不足,便牵来刚俘虏的国军炮兵,枪口顶着脑袋,谁能打不准?
一时炮声隆隆,国军阵地遭到反复轰击。国军威力巨大的山炮终于显示了巨大威力,广昌国军的火力果然被有效压制了。
激战整整一天,晚上八、九点钟时,守军趁着夜色突围了,广昌随即被红军占领。这一仗,国军第5师一部被歼,余部突围后逃向南丰。第5师师长胡祖玉在突围中被打伤,回到南昌后不久即毙命。
摧枯拉朽般四战四捷!
可是得势的红军却未就此罢手,广昌之战一结束,毛泽东则主持召开临时总前委第三次会议。鉴于国军朱绍良部的三个师向南丰退却,桥梁又遭破坏,已追赶不上,同时从整个战略形势考虑,会议决定再次调整作战部署,不攻南丰城,改为向东长途奔袭国军刘和鼎的第56师,夺取福建的建宁县城。
计定速动,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及十二军迅速地向建宁西 北地区运动,于1931年5月31日拂晓,从西、北、南三个方向成弧形态势逼近了建宁城。
建宁城的守军是国军第56师,师长刘和鼎,该师下辖3个旅,另有炮兵、工兵、特务直属营,还有一个骑兵连。
论说守军有着险要的地形和精良的武器,与远道前来攻击的红三军团及第十二军对抗绰绰有余。
但是,虽然战局大势不利,守军斗志全无,刘师长却未能洞察这些,反而将部队拉出了坚城,与远道而来的彭德怀玩起了野战,双方迎头相撞,一经红军将土不顾枪林弹雨的冲锋,士兵们便慌了神,外面喊杀声震天动地,城内国军却各自准备走人,开战不足十多个小时,全师四个团即溃散,建宁城被攻破,彭德怀此战胜的痛快淋漓。
建宁之战,共击溃国军4个团,击毙团长1名,旅长、团长各1被俘,士兵3000多人做了俘虏。
建宁战斗是第二次反“围剿”的最后一战,至此红军长驱七百里,十五日内五战五捷,国军各部纷纷主动退回各自防区,第二次“围剿”就此落幕。
毛泽东日后在建宁的“毛泽东同志旧居”感慨无限,填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五战之中,林彪的四军主战其四,大军可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数次临机应变,强攻死守,追击更是犀利迅捷,战势已经初现大兵团运动战轮廓,林彪则如同蛟龙入海,其战场指挥天分已经在同级将领中渐露锋芒。
至于战略决策?现在还轮不到一军之长的林彪操心,这方面的经验还正是在积累中。
(请看下篇:二十六、蒋委员长亲挂帅印了)
二十六、蒋委员长亲挂帅印了
1931年时,考虑战略大势,是诸如蒋介石、毛泽东这类级别人物的活路,林彪此时不过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前线指挥官,其才能的发挥主要是在临战指挥上。
而毛泽东便不同了,此时赣闽苏区接近二十个县城,两大军团三万余红军兵精将强,再加上肯定超过红军总数的赤卫军、少先队等,毛泽东则是集党政军于一身的一把手,内部反对派别已经基本肃清,上面的党中央又明确表态无条件支持,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辉煌初期。
蒋介石现在也看准了,朱毛这股赤匪与其它草头王不同,从军事到割据施政都是在刨国民政府的老根,现在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再不倾力清除,后患无穷!
大多史载,蒋介石是从7月1日开始亲自挂帅对苏区围剿,其实还要早,这次蒋委员长一点也没有耽搁,6月1日建宁失陷,蒋介石几乎一刻都没有停顿,便开始了重新集结兵力,至6月21日,环围赣闽苏区已经有了30万大军枕戈待旦,虎视苏区。
这次蒋介石亲挂帅印,坐镇南昌,身份为:“围剿”军总司令,随身带着德、日、英等数国军事顾问;国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23个师另3个旅,约30重兵,组成左右两个集团军,何应钦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陈铭枢任右翼集团军总司令,如同两座大山,一起向朱毛红军压来。
这时的毛泽东呢?刚获大胜,兴奋异常,派出了虎将彭德怀率万余人远征建宁,其余各部竟然分散下去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了!
据毛泽东自己讲,他在广昌战役后选择打建宁的目的是为了收集资材以利备战,可刘和鼎56师(皖军马祥斌部投桂再投蒋),是一支缺乏进攻能力,对苏区不构成威胁的杂牌武装,而建宁附近民团武装和土围子甚多,打下建宁城后短期内根本无法在建黎泰附近建立农村根据地,对巩固苏区并无什么帮助,毛泽东这时有些一厢情愿。
事实也是如此,彭德怀虽劳师远征打下了建宁,取得了侥幸胜利(刘和鼎没有依城固守,而是冒失的出城依山作战斗,结果所部七千人被彭德怀一万人打得惨败)。如果刘和鼎有点头脑依城固守的话,此战得失就不好说了。
建宁之战彭德怀表面上战果不小(俘敌3000),可由于蒋介石迅速发动围剿,三军团还得从几百里外跑回老苏区,部队疲惫不说,兵力也并没有得到及时扩充。
其他各部虽然没三军团这么辛苦,可也被分散下去发动群众,结果在国军于7月1日发动攻击时,各部分散,总兵力也还是三万余人,根本没增加!
这是对蒋介石迅速发动第三次围剿预期不足!
后果马上就看出来了:红军各部从7月10日才开始收拢部队,花了整整十天才集中完毕!到了7月20日,还有多大地方供大军回旋呢?只剩下高兴圩周围方圆几十里的狭小地区了!
毛泽东自己也这样说:“特别是在敌人第三次“围剿”时,江西红军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了”。
事实也是如此,苏区中央局在给中央的电报中说“敌于退却时将东固、崇贤、枫边、方太、龙岗、君埠、南坑、黄陂、小布、东韶、中村、石马、大九竹等处烧毁殆尽,敌军所过,田禾充作军食,猪牛杀尽,器物毁坏,受害群众十余万人,赈灾济难成大问题。”
与第一、第二次反围剿不同,这次几乎没有准备,属仓促迎战,等到部队集中就绪,根据地已经所剩不多,县城全部丧失,仅控制着西部几个小镇而已。
当然,这与蒋介石的围剿战术变化也不无关系,由于在第二次“围剿”中采取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遭到惨败,国军在第三次“围剿”中采取了“厚其兵力”“长驱直入”的战略,准备先集中兵力消灭红军主力,然后再“逐渐清剿”地方武装,以期彻底摧毁苏区。
而红军就是集中兵力的过程也不容易,好多部队处于外线,事实上已经被国军隔离,有些部队还要负担节节阻击敌军推进的任务,以期给主力集中争取时间。比如林彪所部第十二师,就被严令在南丰以南地区阻击敌人,掩护总部和主力转移。
不过,打这种仗林彪还不外行,十二师先是摆出了主力红军的架势猛打一通,时继以夜战、近战骚扰敌军,时而分散以多路袭击,时而集中兵力攻敌不备。偏国军有了前两次“围剿”失败的教训,又碰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变幻战术,一时摸不清路数,还真以为碰上了红军主力,所以也不敢贸然突进。
到了七月中旬得到命令脱离敌军时,已经正值盛夏酷暑,部队只有长途跋涉,绕道向于都追赶主力,沿途千里山路,士兵不少中暑,有些人被蚊虫叮咬患了疟疾,一些伤病较重的人员,部队只得把他们留给地方武装和赤卫队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