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朱德抱着王尔琢的尸体泣不成声,痛悔莫及;毛泽东得知部队惨讯,顾不得湘赣两路国军扑向井冈山,急忙率留守部队主力下山接应,途中还赶写了一副挽联,痛惜号称红军军中“美髯公”王尔琢的牺牲:

一哭同胞,再哭同胞,同胞今已矣,留却工作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念如何,得到平等便甘心。

而此时留守井冈山的仅剩了三十一团的一个营外加仅装备梭镖、大刀的赤卫队,这时井冈山的地利显示出了巨大威力,在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的指挥下,竞打了一个漂亮的黄洋界保卫战,击退了国军5个团的进攻!那首著名的“黄洋界上炮声隆”西江月词就是毛泽东事后为此战感慨而发。

简单介绍此战:朱云卿、何挺颖指挥每人不足5发子弹的两个连士兵死守井冈山黄洋界哨口,湖南方向的国军3个团强攻了一天没能突破,傍晚时刻,红军用仅有的南昌义军带来的一门迫击炮发射了仅有的3发炮弹,恰巧一颗落在了国军的团指挥阵地,国军大疑:莫不是红军主力回山了?遂趁夜色苍茫远遁而去!

配合进攻的赣军闻听湘军方面失利,当然也不愿意独自火中取栗,自行退走。两个连击退5个整团,不由得毛泽东不感慨挥毫留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南出郴州的部队之惨痛还不仅于此:事后查明,二十九团回湘南的官兵大部在半路上被国民党军截杀了,真正发了“洋财”的是趁火打劫的国军将士。那个酿成大祸的二十岁小青年杜修经却还是就任了湘南特委书记,后来竞高寿100岁,2007年11月13日善终于湖南常德。――谁说老天有眼?

这个红军军史上著名的“八月失败”,除了死去的红军将士,受连累最多的竟是军长朱德,朱德为此背负了最大、最早的历史包袱,被称为“违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历次政治运动中都被折腾出来检讨一番。

红四军当然也遭到重创,在此事件中唯一得到好处的只有二十八团一营营长林彪。

二十九团没了,二十八团一支独大,成了红军中绝对的台柱子,谁来率领?为了部队团结,人选当然离不开南昌起义来的部队,而且此人政治上要坚定,成熟倒还在其次,关键的是必须会打仗。

毛泽东思虑再三,终于想起了前些时遇到的一个娃娃营长给士兵的一次例行讲话。

当时娃娃营长林彪在给士兵演讲:“蒋介石凭什么坐天下?就是因为手中有枪,我们红军手里也有枪,今后也能坐天下!”

陪同毛泽东视察部队的朱德向毛泽东介绍:这就是三战耒阳、指挥一个营打败桂军一个师的林彪。

再加上会师后的三打永新林彪骄人的表现,毛泽东拍板了:就是这个娃娃了!

二十一岁的林彪继任了红四军绝对主力团二十八团的团长,不久后的1929年春,红四军出击赣南重新整编,下辖三个纵队,林彪担任了主力纵队第一纵队纵队长,从此与伍中豪、黄公略并称为毛泽东手下的“三骁将”,深受毛泽东器重。

二十二岁的林彪进入了红军高级领导层,英雄自此有了用武之地。

一只“红军之鹰”将要冲天了!

(请看下篇:十、死地求生离井冈)

十、死地求生离井冈

林彪、伍中豪、黄公略之所以称为毛泽东麾下“三骁将”,是因为部队整编后,这三人分别指挥红四军的三个主力纵队,而有关林彪脱颖而出在今天看来,不免令人有些困惑。

因为据毛泽东一年后给林彪的一封信中显示(此信在48年收入《毛泽东选集》时题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朱毛会师井冈山后,林彪并不大赞同毛泽东对中国大局乐观的判断,毛泽东在信中直言批评林彪:

“林彪同志,我从前颇觉,至今还有些感觉你对于时局的估量是比较的悲观。去年5月18日(28年)晚上瑞金的会议席上,你这个观点最明显。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来,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因此在行动上你不赞成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而只赞成闽粤赣交界三区域的游击;同时在三区域内也没有建立政权的深刻观念,因之也就没有由这种赤色政权的深入与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观念。”

困惑在于:这并没有妨碍林彪被迅速提拔重用。大概这唯有两种解释,一是这期间的林彪战功的确卓著到能抵消与最高领导政治观点不同的地步;二是实际发生的事情证实了林彪并没有说错什么。

事实上,中国革命并没有如毛泽东信中所描绘:“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眺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诗人毛泽东以诗一般的语言对中国革命做了大胆且乐观的预言,但是,这个“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真正分娩出世还是拖到了将近十年之后,这中间红军经历了近乎灭顶之灾的数次临头,都是千钧面临深渊被一发拖住,中国革命之所以最终成功,是多少次偶然形成的必然,甚至包括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1928年时作为一个小营长的林彪,从纯军事角度估计形势,不认同毛泽东所指出的:“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来,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是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

另外,在党的会议上,直言不讳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是被鼓励赞扬的事情,大家都若如此,其后哪会酝酿出这么多阴谋诡计?

事实也是如此,林彪不但在“八月兵败”之后被赋予执掌部队主力二十八团的重任,还进一步在整编时就任第一纵队纵队长,尤其是,其时红四军人才济济,一大批红军的主要将领已经聚集到了井冈山。林彪不是在红军无人顶大梁时位居津要的。

28年底,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平江起义的红五军余部(九百余人)来到井冈山,12月12日,在宁冈新城召开了红四军、红五军会师庆祝大会,井冈山的声威更大了。

但声威不能顶饭吃,入冬以来,井冈山连下大雪,气候奇寒。而伴随着井冈山地区红军声威渐增的是,国民政府也越发关注这块赤色根据地了,军事压力和经济封锁步步加紧,井冈山地区周围竞出现了国军18个团级番号――军事形势严峻。

更为严峻的是经济形势:在国军的严密封锁下,井冈山的苏维埃政权以及红军都举步维艰,难以再坚持下去了,当时维持政权以及部队活下去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外出“打粮”,据陈毅后来(1929年9月1日)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井冈山红军衣服饮食非常困难,又因敌人封锁,红军未能到远地游击,以致经济没有出路。”

全军守在山上是难以维持的,等于坐守待毙。毛泽东在1929年3月20日写给中央的报告中也明确表达:“……离开井冈山,主因是经济无出路。”

也就是说,还是要打出去,这是死地求生的唯一办法。

1929年1月4日至7日,红四军前委在宁冈柏露村召开了四军、五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及边界各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最后决定: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由原红五军部队编为红四军第三十团(不过人们大都还是以红五军相称)及原来井冈山的第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彭德怀兼任红四军副军长;由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实施外线机动作战,寻机歼敌,以打破敌之经济封锁。

这次将主力远出,还是为了调动围山的国军,以坚持井冈山根据地,并非单纯为了打出一片新天地。这也说明:经过实践,红四军的主要领导已经意识到,坚持革命根据地必须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多大的地盘养多大规模的部队,革命还需慢慢来。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子金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第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