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927年的“四•一二”,作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校长在上海与盟友共产党翻脸动刀,武汉国民政府联合共产党决定先期举行二次北伐,然后东征讨蒋,北伐大军与奉军老总先交火了。

双方在河南展开激战,相对装备精良的奉军战力强悍,战局反复拉锯,要地几经易手,双方伤亡惨重,“铁军”碰上了正规土匪军,却只撞了个势均力敌。

两军相逢勇者胜,“铁军”毕竟不是泥捏的,一次争夺战中,“铁军”占了上风,奉军一部被击溃,林彪所在的三连追到了渭河边,奉军兵败如山倒,潮水般退至北岸,身为排长的林彪正待过桥继续追击,却听到了停止追击的军号。

命令是连长发出的,停止追击的理由也很充分,上级的命令中专门交代不可穷追,以免孤军深入,陷入敌众我寡的的局面。

林排长不以为然,认为不应该古板僵化的执行上级命令,敌军士气已散,正是扩大战果的最佳时机,若一旦回过神来,那将又会是一场拉锯战,最起码奉军稳住后会修筑防守阵地,给以后的进攻带来麻烦,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战机瞬间即逝,一旦奉军炸毁桥梁,在北岸住脚布防,就一切来不及了。”林彪恳求连长继续追击。

违反上级军令?连长不能不犹豫,胜了还好说,万一败了或吃了亏呢?

林彪年轻气盛,一看战机将失,不容多说,大喊一声“冲啊”,便以行动代替命令率领自己排冲向北岸,这下不容连长多想了,其他各排已经尾随其后过河了。

北岸的奉军还就是正在布防,但立足未稳便突遭强袭,一时被打蒙了,在溃败中混乱的指挥系统刚稍恢复立即又崩溃了,难以形成有组织的抵抗,已经跑的筋疲力尽的奉军彻底溃散,纷纷缴械投降。

没经过像样的战斗,便得到了极大的收获,是役仅三连便俘虏敌军八百余人。违令带头冲锋的林彪受到嘉奖,被立即提拔为第25师73团1营7连连长。

此战论规模在林彪的军事生涯中不算什么,而且打得是顺风仗,战果虽然丰厚,但却是违令自行其事,应该说是次有功也有过的战术行动。

但这场小战事却能显示二十岁时的林彪对战术动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机智果断,善于因势制变,遇到战机不轻易放过,有时甚至不惜违抗军令。

也能证明两点:上了战场的林彪是不怕死的;用兵一贯谨慎的林彪也有胆大的一面。一切都根据战势变化决定。

至于日后林总创造的“四快一慢”战术原则,那第四条“快”就是指追击溃散之敌,是否从此时便出现了腹稿?倒不好断定,反正林排长这时是在实践这个第四快。

可以断定一点:林彪对违命求胜并不反感,甚至有些欣赏步自己后尘的手下将领,这从日后逐鹿东北时对待部下五师师长钟伟抗命寻敌求战之事中也可以看出来,此战事咱们以后还要细讲,这里就不多说了。

“铁军”中的连长林彪没能赶上在南昌起义中大显身手,实际上就是人在南昌又能如何?一个下级军官,轮不到决策什么,无非再带头冲锋一两次,也会是跟后来被记载入史的一样:参加了我军的南昌起义――至于领导人还是排不上号的。

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虽然日后在共和国元帅的排序中,林彪凭战功被排在了除了军队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之后的首位,但终究没有列入军队创始人的行列。

至于再后来有人撰文,说林彪曾多次心里酸溜溜的、甚至心怀妒意地对罗瑞卿说:“我们的威信不够吧?因为我们不是南昌暴动的领导人呀!”――这就有些自我揣度已经不能还嘴的林彪心思了,林彪能不清楚自己那年是个刚刚二十岁的小连长?是轮不到“酸溜溜”或者“心怀妒意”的。

勉强赶上了南昌起义尾声的林连长此后运气不大好,这也不光是林彪一人,整个起义部队其实都陷入了泥潭,惊天动地的暴动,之后的征伐之路极为坎坷不平,而且从开始就注定了惨烈结局。

(请看下篇:二、人民军队在血火中诞生)

二、人民军队在血火中诞生

现在能够搜集到的资料中林彪早期的军事活动记载极少,这倒很容易理解:一个营连级别小军官,能有什么战略意义上的作为?即便有几场漂亮的战斗,也是没有资格被文字纪录的。

南昌起义部队在八月一日那天虽然轻松成功,但战略大局不容乐观,部队迅即整编为三个军后(第九军、第十一军和第二十军),从八月三日便出动南下了,弃守南昌是当时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早就预定的。

但是,此时挥师南下,在气候上对起义部队是绝对不利的:中国南方的八月,正值酷暑,骄阳似火,大军预定的是长途远征去占领广东,但在烈日下长途行军,却是犯了兵家大忌。

当时的几个暴动头头实际上并没有军事最终决策权,上边还有中国共产党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成员为: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李立三、张太雷,这是自中共七月改组后形成的临时班子,总书记陈独秀已经辞职了。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其实不过相当于共产国际的一个中国支部,而共产国际中的老大是苏联共产党,中共此时不过是一个听话的小兄弟,中共五大所选举出来的总书记陈独秀,就是因为不听从老大令其出国去共产国际讨论中国革命问题而辞职的,新组成的最高领导班子虽然决定从此开始武装革命,但包括成员周恩来在内,真懂得军事的却罕见,像是一帮秀才在指挥大兵。

而这帮秀才上面是共产国际在发号施令,即便是所掌握的部分武装先北伐后东征讨蒋的军事行动,也是共产国际所决定的,是为了打通与北方冯玉祥所控制地盘的通道,以接受来自苏联的军火援助。

起义胜利的部队被派往遥远的广州,就是为了夺取进出海口,还是为了先前北伐的目的:接受来自国际的军事物资援助。

但是,南征途中的一切不利因素就不是莫斯科所能关注到的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为自己的从属地位付出代价,进军广州途中别说给养了,就是连最起码的饮水都严重不足,致使病号骤增,部队严重减员,雪上加霜的是,一刚出南昌,蔡廷锴的第十师就叛逃归宗了,这不光使起义军的士气受到极大影响,还有个名正言顺的旗号问题。

南昌起义部队整编后打得还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号,是以国民党左派的身份立足的,蔡廷锴的第十师再次倒戈之后,朱德为首的起义部队便成了货真价实的政府叛军,不光被蒋介石称之为匪,武汉的国民革命政府也开始对其视作叛军采取军事行动了。

一点也不奇怪,即便在武汉国民政府的指挥下打通了与冯玉祥国民军的通道,也是没有一点用处的,汪精卫早在6月10日就秘密的与冯玉祥举行了反共会谈,6月20日至21日,冯玉祥又同蒋介石等南京国民党首领在徐州举行会议,已经决定反共、反苏,实行宁汉合作,以变色龙著称的冯老总可不是什么可以信赖合作的理想伙伴,与之共事没有不倒霉的,包括蒋介石。

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夺取南方的出海口现在已经成了华山一条路,再险也要走一趟,没有国际的军火援助,中国革命不可能成功,顺利取得军援后,再伺机北征,摧毁蒋介石刚刚在南京建立起来的政权。南昌部队的军事行动就是为的这个战略设想。

可惜这个设想只是看着地图做出的,与南昌部队的处境不相干,南昌起义部队经过绝大消耗之后,千辛万苦到了广东,别说控制出海口了,就是自身的生存也处在了绝境,

这与具体指挥的起义军首脑自身对战势的判断错误也有关系,9月24日,起义部队占领了广东潮汕,随即作出了分兵三河坝的决定,而此时政府军已经以逸待劳多日,从三面围了上来,分兵更加造成了敌强我弱,众寡悬殊的军事态势愈加严重。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子金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