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此时的以色列人则过着自给自足的、悠然的农耕生活。他们的主要作物为大麦和小麦。主要的经济作物为葡萄——由此压榨葡萄酒。每年阳历11月为雨季的开始,到来年的4--5月雨季结束,作物收割。以色列人是勤劳、聪明的,从学习耕作开始,他们成为农业生产的专家。日复一日,他们在土地上耕耘着希望;年复一年,他们在土地上收获着快乐。因此,即使是天气发生变化,对于勤劳的以色列人来说,粮食的生产也不会有多少麻烦,更何况气候稍稍干旱还会造成酿酒葡萄质量的提升。

生活受到影响、收入无法保障的河东民族,把目光投向了农耕的以色列人。对他们来说,寇边抢夺是最有效的经济来源方式。

于是,每年播种的时候,东岸的米甸人、亚扪人等民族就纷纷结伙而来。他们手持刀抢、驱赶骆驼,肆虐于以色列人的聚集区。这些人不是来争夺土地,也不是来夺取政权,而仅仅是抢夺以色列人的财产,尤其是粮食。

不事农耕的米甸人们,从播种之后往往都在骚扰以色列人的聚居区,直到收获之后再明火执仗地把粮食抢走。成群结队的抢粮队伍,最多的时候从迦南南部一直席卷北部,大有逾演愈烈之势。

面对强盗,以色列人几乎是毫无办法。几十年的和平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准,却消磨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堕落了他们的信仰状态。没办法,以色列人纷纷东躲西藏地离开平原,而把人口、财产转移到山里面挖洞而居——如此痛苦的生活持续了7、8年。迦南,几乎成了米甸人任意支取的粮仓和银行。米甸人的扫荡队伍所过之处,无论是田野的庄稼还是草地的牛羊,甚至于各家饲养的驴子,都会被他们抢劫一空,以至于原本安居乐业的以色列人生活变得极其贫穷。

绝望的以色列人呼求上帝,他们是多么需要一位新的士师站出来,领导他们战胜敌人阿。同时,他们也在对自己的信仰状态开始进行盘点与深刻的省察。

此时,新的士师领袖终于兴起了。他的名字叫做基甸,又叫做耶路巴力。与其他的士师们不同,基甸来自于一个弱小支派贫寒的家庭,无权无势——有谁会跟从他呢?我们慢慢道来。

以色列人也并不是温顺如羊地任人宰割的。当米甸人的扫荡队伍侵犯他们的土地的时候,他们曾经在他泊山与米甸人展开保卫家园的抵抗。怎奈寡不敌众,以色列人战败,米甸人残忍地将俘虏的以色列人杀死。从此之后,以色列全境一听说米甸人来了便全都慌慌张张地望风而逃,再也没有人敢于出头组织反抗米甸人了。

不光是以色列人害怕,以色列人彼邻而居的其他民族也不敢招惹这些来势汹汹的米甸人。

基甸是马拿西支派的一个普通的庄稼汉。虽然这个人生来雄壮威武,但由于家道寒微、说话也没什么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于基甸来说,除非有人带领打败米甸人,他宁肯还是做一个安安稳稳的庄稼汉。他已经基本掌握了米甸人抢劫的规律,也知道试探着躲过他们,适当保护一点劳动果实——虽然他也愤恨于现实的不公平,可是除了忍耐又有什么办法呢?即使他基甸想要抗争,也难保谁会站出来跟他一起前进。

做人要现实一些、低调一些为好,基甸每天要做的只是埋头干活,捉摸着怎么躲过米甸人的搜刮。因此当天使到达基甸家里的时候,他正在酒榨里打麦子。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应当知道,每当收割季节,一般全村人都会把粮食弄到村子公用的禾场上脱粒、晾晒——这也是绝大多数农耕文明常见的劳作场面。然而如今正是米甸人肆虐抢劫的时候,无奈的以色列百姓只好化整为零地在酿酒的池子里打麦,以便于一旦米甸人抢粮,自己可以迅速想办法把粮食坚壁起来。

迦南的庄户人家,除了田地,往往还都有一个规模各异的葡萄园,在葡萄园中还有一个酿酒用的池子,葡萄酒酿造一般在池子中进行。当收获了葡萄之后,人们把成串的葡萄放入池中,压榨出葡萄浆,带皮或者不带皮(现在,去皮的一般酿造干白,不去皮的一般是干红,不知那个时候有没有这个标准),去除葡萄梗子——这一过程叫做去梗。去梗之后就是发酵,之后还有什么皮渣分离、 二次发酵、熟化什么的......总之,葡萄酒的酿造是以色列人的一个挺重要的生产生活内容。

现在,酿酒池不再用于酿酒了,却在用于打粮食,可见大家的确很无奈。

天使的来临,不是扑闪着翅膀,也不是乘着金光闪闪的太阳车,而是以普通旅客的样式,到了基甸家。基甸跟他的父亲住在一起。那时候的以色列人跟我们中国古代人很接近,老人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很高,拥有决定权,不管儿女多大年纪了,只要父母还在,说话算数的就是老人。基甸的父亲叫做约阿施,他接待了天使。

在古代中东的游牧民族中,有一个很纯朴的规矩:一个行路人,在饥饿和口渴的时候,到达任何一家人的帐篷前,只要摸到了这家的帐篷穗子,这家人就必须尽心尽力地接待,不论是否认识。在以色列人定居下来之后,这个风俗无疑被作为一种优良的民族传统保留了下来。

当天使坐在约阿施的老橡树下,看着基甸干活的时候,他突然对这个庄稼汉说:“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此话一出,四座皆惊,只有基甸一丝一毫也没有停住手里的活儿:“上帝要是真的与我们同在,还能让我们受这样的苦?”是啊,这收了粮食还要偷偷摸摸处理的民族还有什么祝福?这个普通的庄稼汉,还谈什么大能勇士?此处,基甸显然错误理解了这祝福的含义。天使进一步把话点明了:现在,就是要你起来带领以色列人反抗的时候了。

老实巴交的基甸显然被惊呆了。一盘散沙的以色列人经过一系列的打击,还会有人愿意跟随他这来自于小家族的穷庄稼汉么?因此,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推托。上帝的指派一旦下了,是没法推辞的,这在常人看来多少有点不讲理,但是历史的重任在谁是有道理可讲的呢?对此,基甸还是明白的,但他首先要试试看:这个天使到底是真的还是冒牌的。

以色列人有献祭的传统。但是根据约法,普通人是不能自己亲自献祭的。而必须是祭祀代劳。此次,基甸的试探就是:他准备做一次献祭,看上帝是否真的会接受——须知,如果真的有上帝的命令给自己,那这些献祭的东西也会被接受的。试验的结果令基甸震惊:一股巨大的火焰从磐石中发出,基甸所献的祭品顷刻之间被烧得丝毫不剩——这个天使是真的!

此时的基甸没话可说,只好接受指派。当然,基甸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的信心可不是那么坚定的。动摇与彷徨不断,于是就有了后面的许多事情。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以色列人在迦南居住了200年左右,他们的生活方式基本改变了。除了相当多的以色列人告别了游牧、选择了农耕。他们更和迦南民族杂居相处,甚至于相当多的以色列人接受了迦南文化和迦南人的宗教信仰。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此时的以色列人是中东地区唯一信仰一神教、反对淫祀、血腥献祭、崇尚纯洁化生活的民族。但是,很不幸,凡是纯洁化的生活往往都不如淫荡的诱惑、暴力的宣泄、血腥的刺激来得令人兴奋。因此,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人开始崇拜迦南的巴力神。

迦南人信仰的是多神教,其中最主要的神为巴力。根据迦南宗教的理念,巴力是伊勒和亚舍拉的儿子。这个巴力比起其它的众神都要重要。他是雨神、庄稼之神。巴力的妻子叫做亚那斯,是性爱与繁殖的象征,又是战争女神。迦南人的生活方式普遍淫乱不亟,宣淫、放荡和乱伦、统建比比皆是。这从他们的信仰的神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一二。在很多迦南人的崇拜中,巴力和他的母亲亚舍拉也被作为夫妻崇拜。巴力的血缘父亲被称为大衮,是非利士人的主神,但大衮又是伊勒的儿子——这就很难搞清楚到底这几位主神互相之间谁与谁是什么关系了——总之,挺乱的。这关系乱则乱矣,却也能去祈求风调雨顺、祈求物质富足,而且还能给人们带来个性解放和性自由——如此人性化的信仰,该是多么吸引人啊。

在基甸生活的这个地方,也有一座巴力庙。这里可是很多迦南化的以色列人聚集的好地方。然而,这种生活方式马上要结束了!

当天晚上,基甸召集了十个手下,连夜把巴力神坛给拆毁了,在此基础上为耶和华造了一座祭坛,又把巴力的塑像砍倒,当成了给上帝献祭用的柴禾给烧了!虽然几点干这些事情都是上帝通过天使告诉他的,但是生怕会招来麻烦的基甸只敢于半夜偷偷施工。

早上的时候,大家发现这巴力祭坛面目全非、给他们带来思想解放的巴力只剩下一对冒着烟的木炭,一是惊呆了。经过查访,人们终于把基甸揪了出来,大家高呼了要把基甸处死。

犹太人的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生玄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犹太人的历史第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