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示剑的男子们也都经历了这个特别疼痛的时期,但是恐怕他们没有机会体会疼痛结束之后的感受了。第三天,底拿的哥哥们手持刀抢出现在示剑城!这些雅各的儿子们,继承了父亲的精明却也不知怎么习得了舅舅的残暴凶猛。他们对毫无抵抗能力的全城男子痛下杀手。像砍瓜切菜一样杀光了全城所有的成年男子。其中自然也包括哈抹和示剑这父子俩。不但杀光了男人,他们还掠走了示剑人的牲畜、财产、女子和儿童!就像草原中的强盗一样,他们洗劫了这座迦南名城。

不知道底拿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也不知道她是否真的也喜欢示剑。然而,在哥哥们的眼里,这都不重要了。哥哥们看重的只是家族的荣誉、自己的尊严。他们也一样垂涎示剑人的财富、女人。和示剑相比,真的看不出这些雅各家的儿子们有什么高明之处。示剑奸污了底拿,但是他毕竟还要明媒正娶。雅各的儿子们呢?他们抢走示剑人的妻子和女儿供其享乐,难道有可能会真的以对待妻室之心来对待这些比自己还苦命的女人么? 哥哥们以胜利者的姿态解救了自己的妹妹,踩着遍地的鲜血、听着满城的哀号。底拿啊,你也有眼泪么?

几千年了,苦命的女人一直是一些所谓男子汉蔑视的对象。但是这些所谓的男子汉们却往往打着正义的旗号发动战争、摧毁一切!不惜于屠杀所有的人。他们所谓的伸张正义、惩罚罪恶的行为,甚至于比罪恶本人都要邪恶!被无数人推重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是如何抒发自己的快乐的?他说: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战胜敌人,追逐他们, 抢夺他们所有的东西,看他们所亲爱的人以泪洗面,骑他们的马,臂挟他们的妻女。”——够了!残酷而变态的快乐勾勒出一幅幅扭曲狰狞的面容。嗜血的屠杀铸造出的却是无聊的所谓“丰功伟绩”。几千年了,一个叹息一直没有变:人啊,你向何处去。

示剑城的屠杀轰动了整个迦南,甚至激怒了雅各。这个一向靠头脑取胜的老人,对这种极其缺乏技术难度的粗暴屠杀深恶痛绝。他知道,周边的民族是必要来进攻,雅各一家在迦南地区的和平生活,从此要结束了。

示剑之战屠戮甚重,令周边民族失去了对雅各家族的信任与好感。在强敌四伏的环境下,雅各不得不带领全家举族迁徙。这一次,他们向南走了大约五十公里的样子,到了伯特利。

自从亚伯拉罕在伯特利立祭坛和支搭营帐以来,伯特利成为和希伯来关系紧密地地方。尤其是雅各逃难到达伯特利的时候,在睡梦中见到天梯和上上下下的天使。他因此给这个地方起名叫伯特利,这个名字的希伯来含义是“上帝之殿”。原先,迦南人叫这个地方做“路斯”。

据圣经记载,在伯特利,雅各正式启用了以色列这个名字,他的家族也正式成为以色列人——直到现在,这个称呼仍然在沿用。也是在伯特利,以色列人正式以祭祀的方式,承认和确立自己的独一真神信仰。

说道以色列人的历史,宗教信仰是不可能规避的。因为圣经之中的记载处处都有信仰的痕迹。

以色列人的信仰和吾珥与迦南甚至于他们后来前往的埃及人的信仰都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一个中东弱小的游牧民族,拥有这样完全与众不同的信仰,的确是一个奇迹。我们知道,无论是迦南人、埃及人、巴比伦人还是亚述人、非利士人——这些环绕在以色列周围甚至曾经统治过以色列人的民族和国家,他们基本都信仰的多神教和偶像崇拜。

迦南土著宗教是多神教,有点近似于古希腊的宙斯和众神崇拜。埃及、亚述、巴比伦等强国的信仰状态也是类似。

以色列人的“一神信仰”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这个一神信仰体系而来,产生了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后又分为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可以说,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多生活在一神教的信仰体系中。

以色列人称神为上帝。这个体系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万物都是上帝所造,唯独人的心灵可能像上帝,因此相信人是照着上帝的形象所造(这个形象,说的不是有形的胳膊腿,而是一种精神和灵魂范畴的东西)。以色列人的独特信仰体系,来自于上帝独特的启示与作为,因此,他们也深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上帝必然解救他们脱离苦难。

根据圣经中记载的,上帝与以色列人的约定:以色列人要忠心跟随上帝,不要追随和崇拜统治者,也不能崇拜偶像。

因此,今天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反对对着雕像、牌位什么的进行祈祷和崇拜。有些影视作品为了加强肃穆庄严感,非要安排特殊的偶像跪拜场面,其实只能说明导演和编剧的指示的确有限——这是后话。

雅各,哦不,以色列时期的信仰尚不完善,其真正完善的信仰体系和思想,是在摩西出埃及之后建立起来的。但是此时的以色列,已经建立起初步的一神信仰基础。正是这种信仰基础,使得以色列人在强敌肆虐、危机四伏的环境里,能够几千年独立传承本民族的传统,即使是作为一个弱小民族也可以保持不被同化。

可见,雅各的伯特利之行,其意义十分深远。

补充几句:

一神崇拜也构建了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民主体系。因为世界由独一真神创造,除了上帝任何人都是不完全的,更不是圣人,那么也就就不应当崇拜出了上帝之外的任何一个人或者雕像。在一神崇拜体系中,对着一张挂画“早请示、晚汇报”不仅仅是荒唐可笑,甚至是犯罪。

正因为一神崇拜体系对完人、圣人的根本否定,因此,凡有独裁者上台,往往首先要控制教会,甚至有些独裁者本身就是教皇。中国古代的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中世纪的独裁者和教皇,则绑架了上帝。

中世纪的教会黑暗,随着马丁路德的改教运动而崩溃;纯正的信仰取代了人为本位的自我吹捧。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神崇拜的确是划时代的贡献。

离开伯特利,以色列人继续向南迁移,到了一个地方,叫做以法他。这个名字大家也许很陌生,但是它现在的名字你肯定很熟悉:伯利恒——这是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的圣地。现在巴勒斯坦境内。这个地方真正出名,是因为它是耶稣的出生地。当然,在伊斯兰教的教义中,耶稣也是一位大先知,是上帝的使者,因此,伯利恒同时也是阿拉伯人的圣地。

在以色列到来的时候,伯利恒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村镇。以色列的妻子拉结要生产了,于是,以色列家族的人马停了下来。

拉结为雅各,即以色列,生下第十二个儿子——便雅闵,之后,拉结难产而死。

拉结死了,死在了漂泊的路上。自从青春靓丽的女孩子拉结拨动雅各的心以后,他们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为了得到拉结,雅各在舅舅那里苦干了20年;为了在可能面临的攻击面前保护拉结,雅各将她和她的儿子约瑟留在队伍的最后一排,而自己则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用血肉之躯首当其冲地阻挡以扫的强悍铁骑。拉结是蜡般的女儿,既有他拉家族女孩儿的美貌,又有她父亲的心思和狡猾。为了跟自己的姐姐争风斗气,她甚至让自己的侍女代替自己生育,为了自己的丈夫,她甚至偷走父亲的神像。

与拉结相比,同样是女人的一位中国的古人对自己的丈夫就没有这个心思了:

春秋时代,郑厉公四年,郑国相国祭仲把持国政。郑厉公感到威胁就暗中联系郑国大夫雍纠想要杀掉祭仲夺回大权。雍纠的妻子是祭仲的女儿,知道了这件事后就问她母亲“父亲和老公那个更亲?”母亲回答“父一而已,人尽夫也。”(父亲只有一个,老公只要是男人就可以了”于是女儿把这事情告诉了祭仲,祭仲就杀了雍纠并抛尸闹市示众。——这个故事也演绎出“人尽可夫”这个成语来。

与祭仲的女儿比起来,拉结虽然狡黠,但对自己的丈夫可谓是全身心地投入,毫无怨言。在她与丈夫共同生活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她没有一天不从丈夫的角度出发去思去想,甚至不惜背叛自己的父亲。

陷在爱里的女人是可爱而单纯的。她们可以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不顾一切地奉献全部。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薄情寡幸的男子辜负了这一片真情?留下的是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惆怅反侧的声声叹息、红颜薄命的扼腕传说。

从这一点上看,拉结是幸福的。她和她的丈夫始终生活在爱里,不离不弃。死在丈夫怀里的女人是幸福的,正如同弥留之际的男人会因为爱侣的一声轻呼而微笑。

又一个美丽的红颜走了,结束了漂流、归于尘土,静静地休息。以色列将拉结埋葬在伯利恒,并且树了一块墓碑。

不知道以后的以色列是否经常会怀念自己的这个妻子拉结。但是,他对于拉结留下的最小的孩子——便雅闵,疼爱有佳;还有拉结生下的倒数第二个儿子——约瑟,他也视若掌上明珠。

以色列必须出发了,继续他命中注定的漂泊。几千年后,在遥远的东方,另一个注定漂泊的男人写下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辞章。其实,无论古今中外,人们的思念应该都是类似的吧。

犹太人的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生玄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犹太人的历史第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