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中东问题,尤其是围绕着巴勒斯坦土地问题、耶路撒冷问题等一系列缠夹不清的问题,成为当今世界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和一个举世关注的焦点。

针对中东问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教派、不同的势力,乃至于不同的人,往往都会有不同的说法。

即使是在国内各大论坛上,也至少分为旗帜鲜明的两大声音集团:同情以色列者和同情巴勒斯坦人者。这两批人的结论似乎看上去都有充分的道理,以至于谁也说服不了谁。

然而,先不忙,让我们先把以色列人的历史了解一番,当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由远及近,观望这个从西亚大漠的风沙中蹒跚走来的弱小民族:出埃及、战迦南、离散于世界、最终回归故乡。他们跨越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久经屠杀却依然顽强生存。不管你如何评价当今以色列政府的政策,也不论政治上的利害关系,单是这个民族充满风雨的历史,就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这个顽强进取、永不言败的民族,也给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更给我们面临西风东渐的中华民族以深远的启示:一个民族存在的真谛在何处?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如何进行?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犹太民族的历史。也许,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历史之后,就会当前的世界、当前的中东,有一个更客观、更公正和立足点更高的认识。

大约早在3000年前,位于米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南部,在现在的伊拉克境内,又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名字叫做吴珥。这是一个熙熙攘攘的繁华都市。每天,络绎不绝的商旅赶着成群的牛羊,携带者来自于全世界的商品财务,来到这个都市中进行交易。

繁荣的都市和频繁的商业活动,自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在吾珥城,生活着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族长,名字叫做他拉。他拉老先生多福多寿。在这座繁荣的中心大城市里享受着晚年的幸福生活。

他拉并不是无忧无虑的,虽然他有着成群的牛羊奴仆,但是在晚年的时候,他还是遇到了两件令他很不愉快的事情。

第一件,是他的儿子哈兰去世了。没有史书记载哈兰是如何死的,但是我们不能排除非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因为当时正处于社会纷乱的时期。加勒底的吾珥这样的繁荣重镇,当然首当其冲,战争自然会死人,首先死掉的是百姓平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老他拉埋葬了儿子,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对哈兰留下的小儿子——洛德格外关爱;

另一件令他拉不高兴的事情,也跟第一件事情相关:由于战争和诗句动荡,他拉家族不得不离开这座充满机会、繁荣、财富和梦想的城市,向迦南地方迁移。

他拉的家族,来自于闪族。这个闪族可是一个伟大的民族。闪族人,同时泛指使用闪族语言的人种族,又被称之为闪米特人。最早有记载的闪族的历史,是大洪水之后,诺亚的儿子:闪、含和雅弗。这三个儿子分别朝东方的亚洲、非洲和欧洲发展,从而奠定了这三大洲许多古老民族的基础。

闪族的分支极多。如今中东的大多数民族都是闪的后代,其中就包括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从闪族的传统上看,他们忌食自己死亡的动物、血液以及猪等传统,一直传到今日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今天,虽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剑拔弩张,但是相似的传统、相似的禁忌习惯,在无声地提醒他们:在遥远的过去,他们曾经是亲密的兄弟。

在随着他拉离开吾珥城的、并不很长的家属名单里,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两个名字:亚伯兰和罗德。前者是他拉的长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而罗德,我们在前面介绍过,是哈兰儿子、他拉的孙子,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庞大民族的祖先。

本想在吾珥城安度晚年的他拉,为什么会离开这个繁荣的城市呢?是否和哈兰的死有关系?不得而知。西亚大漠的风沙掩埋了太多的秘密,留下的是一个又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谜团。

他拉离开吾珥向迦南走去。那时候的迦南,是一个自然环境优越的好地方,正好可以安顿他拉庞大的牛羊群。但是,当他拉走到哈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就停住,不再向迦南迁移了。

有意思的是,这个叫做哈兰的地方,和他拉死去的儿子——哈兰的名字发音完全一样。我们不知道:是他拉给这个地方取了自己死去儿子的名字?抑或是原本这个地方就是这个名字?我们也不知道:是由于路途过分艰难?抑或是有强敌阻挡?总之,他拉一家在这个地方停留下来。他拉没有再走出哈兰,他死在这里,活了205岁。

他拉守着哈兰——与他儿子同名的地方——终老一生。就像一个追忆早夭儿子的父亲,终日端着孩子童年时代的照片擦拭。

他拉不走了,他死在这里,仿佛拥抱着钟爱的儿子。战乱与灾难无法毁灭这种绵长的亲情。人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其实父爱也一样的

细腻与深邃的。所不同的是,母爱给人以温柔而父爱更多的则是给人以坚强与沉默的外表。然而,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他拉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深陷的眼窝中,那双衰老昏暗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温情慈爱的一瞥。这慈祥的目光穿越5000千多年的时空,在深夜的漫天的繁星下,依然是那么明亮与炽热。

安顿了父亲,接替了家族领导权的亚伯兰又带领亲人们踏上了迦南之旅。

从此,一个伟大的族长——亚伯兰(就是以后的亚伯拉罕)登上了历史舞台。

他拉给这个长子取的名字——亚伯兰——按照希伯来文原意是“尊贵之父”的意思。当然,这也很正常,就像如今的父母亲望子成龙、往往给孩子取一个富有寄托意义或者励志性的名字一样,例如:张成功、李福贵之类。

就如同向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之龙,所有的旅途中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比原先要好得多的居住之所,但是理想和现实往往会有较大的差距——亚伯兰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亚伯兰的家族迁移到迦南,但是这里突然发生了大灾荒,无奈之中,亚伯兰只好再次收拾行装,举族迁移到埃及去。

在这个看上去似乎荣昌枯燥的迁移历史中,发生了两件并不简单的事情。

第一件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事情,是“希伯来”这个民族名称的由来:

我们知道,亚伯兰的家族向西越过幼发拉底河,到达迦南地区。

这里原本有居民,当然,由于上古时代地旷人稀,资源紧张倒是没有凸现出来。但是,就像我们现在一些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朋友,轻蔑地称呼外来劳动者为“外地人”或者“民工”一样(值得指出的是,一些所谓有良知的主流媒体,也称其为“农民工”,并且还居然将此歧视性的称呼写入了很多政府的施政文件),迦南当地的原住居民,比较轻蔑地称呼这个远来的家族为“越河者”。想起这个称呼,总会使我联想到北京二环路上那些吃力又狼狈地翻越护栏的所谓“外地人”们,是否我们的一些朋友要将其称呼为“越栏者”呢?当然,这个思路的发明专利所有人是迦南人。根据他们的语言,“越河者”为Iberi,相当于后来英语的Hebrew,即“希伯来”。

亚伯兰的家族作为外来者,居然接受了这种充满贬义的称呼,并且将这个称呼作为族名一直沿用至今。希伯来这个古老的民族诞生了。就像希伯来民族依然巍然屹立,而当年贬称他们的迦南原住居民已经不知道消失到地方去了。如今在北京啊上海啊,街头徘徊的所谓“外地人”,说不定某一天也会成为这些城市的主人。世事难料,有谁知道呢。

希伯来名字的产生,从另一个方面,将这个民族忍辱负重、坚持顽强的性格体现了出来。

另一件事情,多少有些莫名其妙。这是发生在希伯来人躲避灾荒,迁居到埃及期间发生的。

亚伯兰离开哈兰向迦南去的时候,已经75岁了(不知道这是否与今日的计算岁数的方式一致)。他们到达埃及之前,亚伯兰就听说埃及的法老正在广招美女。那个时候,亚伯兰没有子女,本来不用担心这个国家政策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可他偏偏很有先见之明的把目光投向自己那个65岁的妻子!根据记载,他的妻子“极其美丽”。亚伯兰非常害怕埃及人做出杀其夫尔谋其妻的举动。于是央求自己的妻子自称是自己的妹妹。这样,即使埃及的法老看上他的妻子——撒拉,他依然可以活着。

犹太人的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生玄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犹太人的历史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323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