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NO.101

此时前秦的形势的确很不乐观。

除了前方的东晋和前燕两大劲敌,位于它西面的前凉和割据秦州(今甘肃天水)的原后赵将领王擢也在时时威胁着它的后院。

攘前必先安后,这个道理,苻健当然是懂的。

公元352年年底,他派丞相苻雄率部西征,讨伐王擢。

王擢不敌,狼狈逃奔前凉。

随后,苻雄并没有班师回长安,而是驻于长安和秦州之间的陇东(今陕西陇县),以兼顾东西两面。

一个人身兼董事长总裁销售总监采购经理财务主管出纳行政迎宾保洁食堂大妈于一身,说明这个单位肯定规模很小;苻雄这一支部队却身负多个方向的作战任务,可见此时前秦这家新开办的公司实力还是很弱的,无论是精锐兵力还是军事将领都极为有限。

雪上加霜的是,此时前秦的内部还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动乱!

这还要从不久前从许昌归顺的降将张遇说起。

估计是张遇的后母长得比较漂亮,苻健一见她就迈不开腿了,当即将其纳为妃子,有了这层关系,他便经常亲切地把张遇称作干儿子。

没想到张遇却将此视为奇耻大辱,见前秦重兵在外,长安空虚,便联络了关中地区的一帮汉族豪强,准备和他们里应外合,推翻前秦。

尽管张遇很快就事败被杀,但那时没有报纸电视,更没有微博微信朋友圈,通讯极为不便,那些地方上的豪强根本不知京城内的情况,还是按照约定在池阳(今陕西泾阳)、鄠县(今陕西户县)、雍城(今陕西凤翔)、司竹(今陕西周至)等地纷纷起兵。

关中各地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一直在关注着前秦局势的东晋北伐军统帅殷浩从中看到了机会。

事实上,他之前就曾派人暗中出使前秦,重金引诱前秦重臣梁安、雷弱儿,让他们刺杀苻健,并许诺事成之后将关中之地封给他们。

如今听说关中乱起,殷浩以为雷弱儿已经动手了了,当即决定再度出兵北伐。

公元353年10月,他以姚襄为前锋,率军七万从寿春出发北上。

这次殷浩自认为找到了一个好时机,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秋风得意马蹄疾,没想到却马失前蹄,再次摔了个大跟头——甚至比上次还要惨得多!

上次至少还和前秦军真刀真枪地打过一仗,这次却是在距离前秦军还有千里之遥就灰溜溜地败回来了!

难道是苻健会传说中的隔空打人?

当然不是。

殷浩是败在了自己任命的前锋姚襄手里!

这是怎么回事呢?

姚襄为什么要这么干?

按照《晋书�6�1姚襄载记》和《资治通鉴》的记载,是这么回事:

由于姚襄名声极大,殷浩对他非常忌惮,多次派遣刺客暗杀姚襄,但这些刺客却都是只见了姚襄一面就被其所折服,不仅不杀他还以实情相告。

殷浩见谋刺不成,又派将军魏憬率军去偷袭姚襄。

姚襄为了自保,被迫反抗,斩杀魏憬。

由于殷浩屡次三番无缘无故地要害姚襄,姚襄无奈只好起兵造反。

但我觉得,这种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

且不说殷浩是否真的会仅仅因为姚襄有名就会去杀他,也不提姚襄是否真有这么纯洁这么无辜这么小白兔,更不去质疑他是否真有这种神话般的魅力,单只说一点:

既然殷、姚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如此尖锐,视若仇敌,势同水火,甚至已经三番五次地兵戎相见,为什么殷浩还毫无防备地让他做自己的先锋,难道他真的是脑子进水了生锈了又被驴踢了还被门夹了?

NO.102

而《晋书�6�1殷浩传》的记载则完全不同:

在冉魏降将魏统去世后,其弟魏憬代领其众,姚襄找了个借口将魏憬杀死,并吞并其部队。

这引起了殷浩的警觉,但城府很深的他表面上却依然不动声色,只是把姚襄改任为梁国内史,将其从谯城(今安徽亳州)迁到了离东晋权力中枢建康更远的梁国(今河南商丘)。

姚襄也意识到了殷浩对他的猜疑,之后只要他的手下有想投奔殷浩的,都被他杀掉。

这让殷浩对其更加提防,从此心里便有了除掉姚襄的想法。

此次他之所以任命姚襄为前锋,很可能是借刀杀人之计——让姚襄去战场和前秦死磕,消耗掉他的实力,就像蒋介石让张学良率东北军去陕北剿共一样。

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显然更为可信。

姚襄是个有野心的人,从来都不甘居人下,他的降晋本来就只是权宜之计。因此他在入晋之后,便在淮河两岸开垦屯田,训练将士,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在羽翼丰满时脱离东晋,称雄一方。

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年轻气盛的他做出袭杀魏憬这样的事来,其实一点也不令人奇怪。

两人因此而产生矛盾,但并未撕破脸,尽管暗里互相使绊子,当面却依然好得像一家子,故殷浩自认为姚襄会接受自己的任命,出任攻打前秦的前锋。

然而,他还是低估姚襄了。

作为一个经历过血雨腥风的人,姚襄怎么可能不明白殷浩的用意?

他当然不会上这个当。

在接到北伐的命令后,姚襄不但没有北上,反而率军埋伏在了山桑(今安徽涡阳),偷袭殷浩的部队。

殷浩显然没预料到会遭到自己人的伏击,一时间猝不及防,被打得落花流水,损失一万余人,所带的辎重粮草也全都落入了姚襄手中。

心高气傲的殷浩怎能忍受得了这个气,便又派部将刘启等人率军攻打姚襄,却再次被姚襄击败。

之后,姚襄进占芍陂(今安徽寿县南),不久又转到盱眙(今江苏盱眙),在那里,他自行任命官员,同时大力招募流民,部众达到七万余人,声势大振。

同时他向建康派出使节,对殷浩兴师问罪,把自己反叛的责任全部推到了殷浩头上。

东晋朝廷大惧,连忙任命姚襄的老朋友谢尚为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驻于历阳(今安徽和县),以防备他渡江进攻江南。

连年北伐,不仅寸功未建却反而生出这样的事端,不仅没有平定外敌却反而搞出了内敌,殷浩的表现,在人们的心目中,恐怕打负分都嫌太高!

一时间,殷浩成了众矢之的,名誉扫地,灰头土脸,当年的偶像如今沦为了呕吐的对象,当年的才子如今被视为了废柴般的呆子!

如果说两年前在欢呼声中上任的殷浩像网店的模特图一样光鲜夺目,那么现在的殷浩就是某些买家秀——真实,却让人实在是不敢恭维!

眼看殷浩就要被滔天的口水淹死,桓温不失时机地给了他最后的一击。

公元354年正月,桓温上书弹劾殷浩,指责他祸国殃民,请求将其废黜。

此时朝野上下都对殷浩怨声载道,民愤极大,谁还敢再偏袒他?

朝廷无奈,只得将殷浩废为庶人。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小说在线阅读_第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淡心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第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