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她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心中执着一个理念,"为了爱情可以牺牲一切,也应该牺牲一切",完全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对方对自己是否全心全意,结果就只能悲剧了。

当然这个"不寿",并不是指身体死亡的意思,是说用情过深,感情反而容易破裂。生活中情深不寿的例子太多了,越是抓得紧,就越是失措,不是把对方逼走,就是被对方轻视、毫无尊严,因此造成的感情悲剧数不胜数。

强极则辱,就是认为处理任何事务,一定要用强硬手段占了上风才是胜利,从不肯退让半步,这样的人很容易最后遭到失败。天山童姥,星宿老仙,任我行、左冷禅统统是这一类人,自以为这就是奋发图强、意志坚定、手段高明,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

这种实例,新闻中很常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某位官员或富商被抓后,其他熟人对他们的评价中会有相似的词汇,"性格强硬"、"雷厉风行",对同事或下属,张口就严厉责骂,丝毫不留情面。

但弱者不见得就扳不倒强者,你一时得势就处处强硬,得罪人太多,难免有人会暗中对你不利,积少成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强弱之势就瞬间调换了。

为什么要强调修心的人,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不卑不亢。一者,免得你得罪人。二者,如果你对强者谄媚,对弱者高傲。这会严重影响你的自我评价,你很难在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个坦荡君子而不是阿谀小人。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的和善有礼,你就不会因为对领导客气而认为自己是在卑躬屈膝的讨好权贵。这种礼貌客气就是你的修养,而不是单纯为了某个人而施展。

生活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这种"强硬即胜利、忍让即耻辱"的理念运用到家庭生活中,于是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甚至父母子女之间,非要事事争论个对错,非要针尖对麦芒。

殊不知一时一事中,即便靠尖牙利嘴、暴跳如雷占了上风,驳的对方哑口无言,这家庭不睦的种子就已经种下了。因为对于大多数没有主动修心的人来说,他们不可能喜欢被人压制的感觉,但凡被强硬态度所打压,必会有意无意铭刻在心,日后必会在某个时刻将这种负面情绪爆发出来,给强硬者带来麻烦。

时事新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家人之间或陌生人之间争吵,本来可以息事宁人、转身离开的。但都因为觉得自己有理,于是嘴巴不饶人,偏偏要步步升级,多骂那么一句,结果被重伤害甚至杀死。什么理能有活着重要?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戾气很重,心理状态处在崩溃边缘,一旦有导火索引发就可能动手打人、杀人,我们普通人犯不着冒着那么大风险,付出那么大代价,去和这种人争论对错。你又不会武术,又没有武器,一旦出事怎么保障自身安全。

别人插队、别车抢道、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粗暴野蛮等等,有没有错?世俗道理上说当然是有错。但从天道因果上讲,你如果因此不依不饶,就是招惹祸端。凡事能忍就忍能让就让,你永远不知道你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情绪是否接近疯狂。所以,请谨记,一言能惹塌天祸,语不三思莫开口。

有人会说,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习惯,就要靠每一个人去斗争才能遏制,这还是小道理,短期看来貌似正确,长期看是错误的。这种说法,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收天下兵,铸十二金人是一样的理念,一时一事可能会快速解决,但埋下仇恨戾气的种子,必会以更大的力量爆发出来。和某些愚痴之人,用吸丨毒丨来治疗腹痛一样,后患无穷。

斗争只能换来斗争,你又不是执法者,又不是道德楷模,有什么资格去斗争,对方岂能信服。常人所说的斗争,动机百分之九十九是因为对方侵占了你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公义。不是不能强硬,但只有政府制定了详尽公平的法律,并且能够一视同仁的严格执行,这才是正确的强硬,因为公平的法律惩治基本不会引起被惩罚人的刻骨仇恨。其余一切民间互相指责谩骂都是错误的方式。

做人不要执着与小道理,要明白大道理,家庭生活中。什么是小道理?个人生活习惯,只要不涉及人身安全的,都是小道理,不要动不动得理不饶人的去苛责家人随着你的习惯改变,哪怕那个习惯确实被主流价值观认定为缺点。那什么是大道理呢,和为贵、忍为上,以宽容善心对人,人必宽容善心对你。无论什么原因,无论对方有多大的错误,你若以敌意对人,人必以敌意对你,这是大道理。

前文说过,"弃小利而获大利,弃短期利益而获得长期利益,弃显性利益而获得隐性利益",这才是智者所为。(此处的利指的并非钱财,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融洽程度以及道德感)。

"情深"和"强极"只是无数种执着中的一种,大家自己想一下,凡是你认为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可改变的理念,大多数就是执着。

不执着就是不要简单的把事情绝对化。比如说绝对不能杀人,绝对可以杀人;有钱绝对是好事,有钱绝对是坏事;被人称赞一定是好事,被人称赞一定是坏事;配偶出轨一定要离婚,配偶出轨一定不能离婚;绝对可以打孩子,绝对不可以打孩子;一定要和颜悦色,一定要严厉斥责;绝对要管亲戚的琐事,绝对不要管亲戚的琐事,等等等等,类似这些观点都是执着。一切要看当时的缘分(各种内因、外因),看发心是公义还是私利来做最终决定。

坏的不要执着,就是好的也不能执着。比如说报恩是好事吧,但也不能简单说有恩必报。

《笑傲江湖》中原文:方生道:"不敢。风老先生昔年于老衲有大恩大德,老衲此举,亦不过报答风老先生之恩德于万一。"

方证抬起头来,说道:"说什么大恩大德,深仇大恨?恩德是缘,冤仇亦是缘,仇恨不可执着,恩德亦不必执着。尘世之事,皆如过眼云烟,百岁之后,更有什么恩德仇怨?"

为何这样说?世事人心诡谲莫测,如果你的恩人要你做一件恶事来报恩,你做还是不做?假如你执着于有恩必报,岂不是要被迫作恶。所以方证这段话,要多加思索啊。

至于不应执着与仇恨、嫉妒、愤怒等任何负面情绪的道理,太过浅显就不必说了。

要破解执着,最好的两种思路就是:一、不要认为单纯的有必须怎样做、怎样想的事物。

一旦发现某事使你烦恼痛苦、纠结不已时,你就要反思,内心深处那个令你纠结的理念是不是到了该推翻的时候了。

二、一定要无住生心,不要让念头停住,不要翻来覆去的困在一个想法上,恶念出现了没关系,能克制就克制,实在克制不住就任由它流淌过去,不要让它停留,更不要认同它,连"强行克制"的这个念头也不要停留。

那么如何使自己尽量避免这些错误行为及念头呢?"止"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增加定力(也就是止)的其中一种锻炼方式前面已经讲过了,数息观么。

下面再谈一谈其他几种修心中正确的"观"。

对一切生命无伤害之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爱护、救助,对他人的缺点予以容忍不苛责,这就是慈悲心。培养慈悲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当看到其他人或动物受到各种痛苦折磨时,或邻近死亡时,用心感受对方的惶恐绝望,悲伤无助。想一想假如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多么煎熬难过、惊恐不安。如此一念之善,恶念立消。

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小说在线阅读_第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善解万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第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