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就在尔朱荣处心积虑的攫取北魏王朝最高统治权的这段时间,葛荣已经将北魏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的统治翻了个底朝天!葛荣的动静越闹越大,已经准备向西发展,进攻邺都,这严重威胁到洛阳的战略安全。即使尔朱荣不打算日后定都洛阳,而他的根据地河东距离葛荣也太近,所以于公于私,尔朱荣都必须除掉这个与自己同名的鲜卑人。

北魏永安元年(公元528年)的九月,尔朱荣亲率七千名最精锐的契胡族骑兵,风驰电掣的直扑葛荣。关于尔朱荣骑兵部队的人数,《魏书》说是七万,而《北史》则说是七千,《资治通鉴》也从《北史》记载。

葛荣的军队人数不详,但他对外号称有百万大军,再从尔朱荣自知与葛荣“众寡非敌”来看,葛荣军至少也有数十万。葛荣听说尔朱荣只带了七千骑兵,大笑着告诉喽罗们:“弟兄们每人准备一条绳子,等羯奴到来时,把他放倒了捆上。”众喽罗鼓噪一片。

葛荣一声令下,数十万流民军队从邺城以北,列成一个方圆几十里的超级大阵,各部依次向前移动,旗帜飘扬、烟尘漫天,鲜卑语的战术命令不断在战场上传达,场面非常震撼。但在尔朱荣看来,葛荣只是一具会跳动的僵尸,人多又如何?当年苻坚拼凑了百万乌合之众,照样兵败亡国。尔朱荣带来的是“精骑”,平时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斗力非常强悍,这岂是葛荣那群喽罗兵可以相比的?

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短暂的尔朱荣时代

正文2

尔朱荣也知道葛荣人多势众,如果强攻,未必能占多少便宜,如果把自己手上这支仅有的精锐骑兵打光了,元子攸就随时有可能翻盘,所以他决定智取葛荣。尔朱荣下令:军中诸将每三人为一组,各率几百骑兵,在各处击鼓扬尘,制造人数众多的假象,干扰葛荣的判断。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张飞在当阳桥拉着树枝制造烟雾的精彩片断,很有可能是从尔朱荣这里得到的灵感。

尔朱荣有种强烈的预感,这将是他和葛荣之间的最后决战,必有一人上天堂,必有一人下地狱。如果说元子攸是尔朱荣通向天堂之路的政治垫脚石,那么葛荣就是他通向天堂之路的军事垫脚石,更何况拿下葛荣后,尔朱荣同样能收到丰厚的政治红利。

尔朱荣用契胡语下达了攻击命令,随后他亲自纵马前冲,他是个将军,所以他必须要起到带头作用。如果只让手下弟兄冒死拼来富贵,他自己则安逸享受,他会觉得受之有愧。见大哥亲陷敌阵,弟兄们热血沸腾,数千名极度亢奋的契胡骑兵紧跟在大哥身后,风一般的冲进了葛荣军中,身后狼尘滚滚……

按照尔朱荣的作战部署,契胡骑兵每人都配备了一枝短棒,准备在与敌军短兵相接的时候,用短棒直接去砸敌人的脑袋。看得出,这次尔朱荣确实是豁出去了,人生其实就是一场赌博,面对人生的逆境挑战,男人们应该记住战国名将吴起的一句名言:“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尔朱荣和他的骑兵战队,以玩命的姿态揪住葛荣往死里打。葛荣和他的喽罗们从来没和这样的亡命徒交过手,再加上他们本就是乌合之众,实战能力远不是契胡人的对手。结果葛荣越打越没脾气,最终惨败,一代草头王葛荣在阵上失手被擒。

当契胡兵将被捆成粽子的葛荣推到尔朱荣面前时,满脸是血的尔朱荣在马上仰天大笑!

这场一对一的轮盘赌,尔朱荣赢了,他知道自己距离天堂又近了一步。而失败者葛荣则提前一步下了地狱,葛荣被用一辆驴车押到洛阳斩首。尔朱荣在处理葛荣余党时的政策也非常值得称道,尔朱荣不追究葛荣余党的责任,反而将他们在各州郡进行妥善安置,择其能者,擢为将帅,给他们铺开了一条光明大道。

尔朱荣懂得“政治第一、军事第二”的道理,他知道虽然杀了葛荣,但如果处置其余部不当,极有可能迫使这些人从中再推举出来一个带头大哥,继续和尔朱荣打下去。

尔朱荣通过政治手段瓦解安抚葛荣余部,效果极佳,葛荣余部“群情大悦”,顿时星散,回家种地去了。自此,“冀、定、沧、瀛、殷五州皆平”,本来对北魏非常不利的河北、山东局势被尔朱荣彻底扭转。可以说,尔朱荣是北魏末年六镇大起义的真正终结者,其功甚伟,其才甚雄。

最重要的是,尔朱荣用和平而温情的方式遣散葛荣余部,得到了北魏朝野上下的高度好评,官场上一片叫好声。汉族士大夫集团对这个羯人刮目相看,这无形中拉近了尔朱荣和他们的心理距离,在政治上对尔朱荣是非常有利的。

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短暂的尔朱荣时代

正文3

在尔朱荣的军事生涯中,有两个最具分量的对手,一个是葛荣,已经被尔朱荣给敲掉了,而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梁朝名将陈庆之。就在尔朱荣刚刚平定全葛荣的当月,也就是梁大通二年(北魏永安元年,公元528年)十月,白袍将军陈庆之奉大梁皇帝萧衍之命,带着萧衍所册立的“大魏皇帝”元颢,率七千汉族骑兵北上,开始了南朝历史上最为荡气回肠的北伐历程。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北魏的整体军事实力虽然受六镇起义的影响有所削弱,不过并没有伤筋动骨,北魏军队依然强大。他们无法理解陈庆之怎么就敢带着七千人北上?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但所有人都低估了陈庆之的能量,他们不了解陈庆之,他们不知道陈庆之在他们的土地上,将上演怎样的传奇!

陈庆之的骑兵部队渡过烟波浩渺的长江,高举着大梁旗帜,迎风浩荡北上。从侄城(今安徽睢溪县临涣镇)开始,梁军所向披靡,接连拔掉魏军的重要据点。最值得一提的是,陈庆之率七千汉族骑兵部队在荣阳城下,打败了尔朱荣侄子尔朱世隆等人率领的二十万装备精良的魏军骑兵部队,震惊了北魏朝野。

如果说北魏将军不断投降元颢,是因为元颢是孝文帝正牌嫡孙,所以他们拜在元颢门下并不算降梁的话,那么陈庆之此战却是货真价实的空前胜利。陈庆之兵锋直指洛阳。元子攸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大魏国都会有陷落的一天,为了避免做姚泓第二,元子攸仓皇逃出洛阳,渡过黄河避难。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四月,“大魏皇帝”元颢大摇大摆的进了洛阳城,北魏的王公大臣都是识时务的俊杰,他们才不会做殉国的傻事,再说跟着元颢这个“大魏皇帝”,也不算是叛国。

面对南朝政权的强势反击,尔朱荣知道他遇到了一个伟大的对手。如果不及时打掉陈庆之,任由南朝势力在北方蔓延,迟早有一天,梁朝的旗帜会插遍中原所有的城墙。到时尔朱荣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南面称帝了,难道让他去草原上做契胡族的大单于?

尔朱荣面无表情率领契胡骑兵星夜南下,他要和陈庆之单挑,来证明谁才是真正的风云男儿!但让尔朱荣没有想到的是,他所面对的陈庆之是个极其强悍的男人,尔朱荣和陈庆之在黄河岸边血战了三天,大小战役十一场,尔朱荣竟然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反而让陈庆之吃掉了他的主力部队。

不过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能因为几场战役的失利,就否定尔朱荣的军事才能。在南北朝的名将中,尔朱荣和陈庆之的分量相当,半斤八两的区别而已。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的灰头土脸,也无损于曹操在军事史上的崇高地位。

本章未完,待续。

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短暂的尔朱荣时代

正文4

陈庆之率七千白袍骑兵进入北魏境内以来,几乎是打遍北魏无敌手,一时风光无限。但陈庆之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这个弱点其实也是萧衍造成的。由于陈庆之只带了七千梁军北上,而一路上大小战役数十场,肯定会有不少的伤亡。梁军在敌国孤军作战,无法有效补充兵源。萧衍做为军事家,他应该知道不及时给陈庆之补充后源有什么样的后果,但这个菩萨皇帝一直按兵不动,坐视陈庆之自生自灭,让人无法理解。

逐鹿天下——南北朝风云史话(北周与北齐的四十年争霸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o姜狼o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逐鹿天下——南北朝风云史话(北周与北齐的四十年争霸史)第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