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喋血双雄NO.105
宇文泰先问了侯景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侯景并不认识宇文泰,看到对方是个毛头小伙子,觉得自己向来威名赫赫,自然不能在气势上输掉:在下乃是尚书仆射侯景,奉大丞相高欢之命前往平凉。你是何人,敢如此无礼!
宇文泰更加咄咄逼人,厉声说道:贺拔公虽死,宇文泰尚存,你想要干什么!
侯景突然感到这个年轻人有一股巨大的气场,它无影无形却无坚不摧,令他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再想到这次自己只带了几十个人,而对方气势汹汹且人多势众。他知道这趟差事是完不成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干脆借坡下驴:我不过是一支箭耳,人家把我射到哪儿就是哪儿!
说完,侯景立即调转马头,打道回府。
宇文泰很快就到达平凉,在贺拔岳的灵柩前痛哭不已,发泄着滔天的悲伤,流淌着泛滥的泪水。毕竟贺拔岳对他有知遇之恩啊!
哀悼完毕,在寇洛、赵贵等人的拥戴下,宇文泰登上大都督宝座,正式成为关陇集团第二代掌门人。
就像小子我是天生的花花大少一样,宇文泰是天生的领袖人物。
他一到平凉,诸将就有了主心骨,一切安排都井井有条,军中局势迅速稳定下来。
眼看大局已定,宇文泰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又有三路人马先后到达平凉。
一路是武卫将军元毗(pí),他是孝武帝派来的。
孝武帝听说贺拔岳被刺身亡,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是他寄予厚望的栋梁之材,没想到就这样被送进了棺材。感觉就好像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一瓶水,正要喝的时候却被人打破了水瓶,那个失望啊。
但他和斛斯椿等人一商量,觉得这倒是收编这支部队、扩充自己实力的好时机。于是他马上派元毗带着圣旨前往平凉,宣召他们回洛阳驻防。
不过,元毗还是比宇文泰迟了一步。他只好宣读皇帝诏书,要求宇文泰立即率军前往洛阳。
宇文泰自然不愿意离开关中这个革命根据地,他让元毗带信给皇帝,说自己手下的将士多是西北本地人,故土难离,不愿东去。让我耐心诱导,等做通工作后一定会来。——具体什么时候,这个就不好说了。可能早点,可能晚点,可能明天,可能明年,也可能过一万年。总之你别指望他真来,这只是个传说。
为了让孝武帝放心,宇文泰做足了表面文章,他当着元毗的面,宰杀牲口,召集诸将,共同发誓效忠皇帝。
无奈,孝武帝也只好承认了这个既成事实,下诏任命宇文泰为大都督,统领贺拔岳的军队。
为了安抚宇文泰,孝武帝又下诏给侯莫陈悦,严厉斥责他无端杀害贺拔岳,并要求他返回洛阳,听候处理。
第一部喋血双雄NO.106
另一路是独孤信,他是贺拔胜派来的。
话说李虎单骑跑到荆州,痛哭流涕地请贺拔胜到关中当统帅。但贺拔胜舍不得放弃自己亲手打下的荆州,没有答应。而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助手独孤信,他觉得独孤信文武全才,而且和关中诸将一样都是武川同乡,应该能不辱使命。
可是荆州到平凉距离遥远,等独孤信赶到的时候,实在太迟了——迟到的时间足以孵出一窝小鸡,宇文泰早已经坐稳了大都督的位子。
独孤信虽然有一丝失落,但还是很愉快的接受了这个现实。因为他和宇文泰当年在武川的时候就是发小,两人关系极好,现在自然是相见甚欢。
不过宇文泰觉得独孤信人气颇高,又有贺拔胜的支持,要是民主投票的话估计也能得不少选票,留在军中对他是一个威胁。
于是他悄悄地耍了个手腕,让独孤信作为使者入洛阳奏事。此后独孤信便被孝武帝任命为武卫将军,留在洛阳任职。
第三路是高欢派来的,侯景以及散骑常侍张华原、义宁太守王基。
高欢听说宇文泰继承了关西大都督之位,便派他们前来安抚,名义上是表示慰问,其实是想趁机窥探虚实,看看是否有机可乘。
明明是苍井空,偏要说自己四大皆空,谁信啊?于是他们在关中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回。
回到晋阳后,王基向高欢汇报说:宇文泰这人不可小视,咱们应趁他立足未稳,立即出兵,一举把他击溃。
此时的高欢还沉浸在除掉贺拔岳的欣喜中,他不以为然地说:要文斗不要武斗,要用阴谋不要用阳谋,要动脑子不要动刀子。表急嘛!看到贺拔岳的下场了吧,我会用计来取宇文泰的性命!
高欢就这样拒绝了王基的建议,日后他一定会为自己的轻敌而后悔不已。
关中的形势从此稳定下来,宇文泰的下一步很自然地瞄准了侯莫陈悦。一方面是要为贺拔岳报仇,显示自己重情重义,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扫清自己的后方,将来与高欢对决的时候免除后顾之忧。
先礼后兵。宇文泰写了一封信给侯莫陈悦,先是谴责他忘恩负义杀害贺拔岳的恶劣行径。随后敦促他按照皇帝的诏书前往洛阳,否则自己就要和他兵戎相见。
如果去洛阳,那不是往火坑里跳吗?连只鸡看到坑都知道绕着走,侯莫陈悦当然对此置之不理。
既然如此,宇文泰出兵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宇文泰的第一个目标是原州(今宁夏固原)。
原州刺史史归,本来是贺拔岳的亲信爱将,在贺拔岳死后他却当了叛徒,投靠了侯莫陈悦。
宇文泰派勇将侯莫陈崇率骑兵一千前往攻取原州。
兵贵神速,侯莫陈崇率军衔枚疾进,趁着黑夜,猛攻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