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铸剑(一)

话说唐朝大中年间十月的一天,砀山午沟里的教书先生朱诚早早的下了学。回到家里唤他的婆娘王氏,王氏腆着肚子从屋里出来,一手拎着一只缚好的草鸡,一手拎着一坛酒交给朱诚。朱诚连忙伸手去接,王氏喊了一句:膀子!朱诚正要用手去捉鸡爪。听到这么一喊,连忙抓住两只鸡翅膀的根部,那只鸡凌空蹬了几下以示反抗。朱诚连忙把鸡举起来,以防被鸡抓到,另只手接过酒坛上的绊儿。也没跟老婆多说,出门向村南去了。

“大中”是唐朝宣宗皇帝的年号。大唐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宣宗是第十六个。大中年间已经是唐朝季年,国势已经衰微不振。江河日下之势在所不免,偏偏宣宗皇帝有几样美政,史家说他:明察沈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恭谨节俭,惠民爱物。并且宣宗主政期间收复河湟,拓地千里。文治武功直追太宗皇帝李世民,因此称他为小太宗。这也是大唐的回光返照了,大中政治,几乎媲美贞观。黎民百姓遭此际遇,倒也过了十几年的太平日子。

要说砀山可是大大有名的地方,有一首古风里有这么两句: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诗中的芒砀就是砀山,是当年汉家高祖的龙兴之地。汉高祖刘邦的老家沛县就在砀山东面不远。大唐开国以来,将天下分为十道,分别是: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砀山属河南道宋州境内。

这砀山脚下有一个村庄名字叫做午沟里,午沟里有一百来户人家,大多姓朱。这一百来户人家多以种地为生。其中一家,户主叫做朱诚,是个读书人。虽然也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只是不曾得中。这下一来,朱诚就蹉跎了,要务农吧,手无缚鸡之力,要继续科考吧,也不知哪年哪月才有出路。好在朱诚娶了一个能干的婆娘。侍弄着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地。朱诚虽然时运不济,但是人品还不错,是一个明经饱学之士,村里有两三个大户人家,有心要照顾他,在村东的朱家祠堂里开了一所小学,送了十来个村童去,要他启蒙。到了年底,或者送他一石粮,或者送他几吊钱作为修金。所以朱诚家的日子倒还过得去。

朱诚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全昱,已经8岁,二的叫朱存,三岁多点。老婆王氏又怀上了,预计产期就在冬天。眼下已经是十月天气,节气已经过了小雪。刚刚入冬,还不算太冷。老婆王氏嘱咐朱诚,让他抽空去村南头的刘铁匠那打一把斧头,趁着天不太冷,上山砍些柴,以备入冬之用。

那刘铁匠是个冲州撞府的游方艺人。靠着一技傍身行走江湖,一年前挑个担子来到本村,竟然住下不走了。先是给村民补锅修瓢换口饭吃,后来竟架炉生火打起铁来。村民才晓得他是个铁匠。在大唐的前半叶,盐铁是官营和民营共存,后来收归官营,但是民间依然有铁匠存在,就像唐末的私盐贩卖一样,屡禁不止。再者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法令不出国门。所以也很难禁止盐铁私营的现象。

午沟里村民所使用的铁器一般都要到百里之外的宋州或徐州去买,路途远,价格还贵。自从村里来了个铁匠,确实省了不少力气,并且刘铁匠从不收钱。让他打一样铁器,或者送斗粮食,或者送些酒肉,作为酬谢就行了。所以刘铁匠在村里人缘极好,民不举,官不究。就这样刘铁匠在午沟里住了一年多。

朱诚一介书生,本来就性格腼腆,再加上几次科考挫了锐气,所以一般不大与人相交。刘铁匠来到本村一年多了,他竟然不知道刘铁匠叫什么,更别说与他攀谈了。只是远远的见过几次,那刘铁匠四十来岁年纪,白净面皮,瘦颊庞眉,双目如炬,身材极是矫健。朱诚与他素昧平生,想着要求他打造铁器,心中不禁有些犯难。但想想腆着大肚子的王氏,还是硬着头皮向村南走去。

村中有条南北大路,朱诚顺着大路走去,快要出村时,看到大路西边刘铁匠的大院。大院被三间草房隔成前后两截院,前院院门朝东,半截土筑短墙,也挡不住什么,画地自守而已。院内看得清清楚楚。南墙边有个棚子,棚子下安置着炉子,风箱。是刘铁匠打铁的地方,北墙边是料场,堆放着木炭和矿石。后院院墙较高,只看到里面的一个柴垛。正房三间,朝东,土墙草盖。中间开着堂屋门,两边房开着木格子窗户,已经糊上了窗纸。按说刘铁匠刚到午沟里还不满两年,哪里就置得这些家产。其实这个院子,原是朱诚本家的,闲置无用。被刘铁匠看上,找了一个中人,花了一些银两,暂时借住的。

刘铁匠正在院子里忙活,看着朱诚提着鸡酒前来,心中明白了大半。但也不敢唐突,放下手中活计,迎出门去:

“朱先生要到何处贵干?”

朱诚想要施礼,手中却拎着鸡。只得弯了弯腰道:

“特来相扰先生。”

“你是读书人,该称先生,我一个打铁的,叫什么先生啊。叫我老刘就行。”刘铁匠说着哈哈大笑。

“老刘,这个未免有些不恭吧!”朱诚很认真地说。

“什么恭不恭的。你要是觉得别扭,还喊我刘铁匠吧。”

“这个。。。刘。。。兄。家里想打把斧头,进山砍些柴。”朱诚一面说,一面进院子四下查看放鸡酒的地方。

刘铁匠接过朱诚手中的鸡,一把拧断鸡的脖子,顺手往院子里一扔,那只鸡在地上扑腾了几下,再无声息。倒是把朱诚看得有些吃惊。

“打把斧头值多大事?还让先生破费!不过让你拎回去也不好看。在此我有个不情之请。如果老弟不答应,这斧头我是不打的。”刘铁匠正色说道

“什么事请说?”朱诚一脸疑惑。

“既然先生带了这鸡酒来,还请先生用完了再回去。。。”

“这个。。。。恐怕不太妥当吧”至于哪里不妥,朱诚也说不上来。

“什么妥不妥的,朱先生果然名不虚传,是个诚实的君子。刚才是句玩笑话。”刘铁匠笑道。

朱诚听他这么说,方才放下心来,刘铁匠拿出一张凳子来,给朱诚坐了。刘铁匠接着说道:

“村中谁人不知,朱先生是个饱学之士,在下是仰慕已久,只是没有机会攀谈,今日得便,借花献佛,请先生小酌一杯。还望先生赏脸。”

朱诚是个老实人,不会虚情假意的客套,当下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刘铁匠将朱诚让到堂屋里坐了,自己去棚子下打水生火,将朱诚带来的鸡拾掇了,放在锅里炖着,又从堂屋的北房里拿出一只已死的兔子对朱诚说:

“上午去山里采矿,撞到箭头上的。你先坐着,我去收拾了下酒。”

朱诚答应着,一边四下浏览,自己所在的一间,应该是刘铁匠的正堂屋。正堂屋里有一张八仙桌,却只有四把椅子。正堂屋的南墙上挂着一张弓和一个箭壶,壶内有十几支白羽。其余再没有什么家当,虽然简陋,却很干净。正堂屋在房子的正中,南面的一间房子,应该是刘铁匠的卧室,北面的那间房子,估计是刘铁匠的仓储。应该有门通到后院。

因为是十月的天气,天黑的比较早,刘铁匠掌上灯来,对朱诚说:

“一会儿就好,先生再等片刻。”

又过了半个时辰,刘铁匠端过两只大海碗来,热气腾腾,人还没进屋,肉香味就扑鼻而来。刘铁匠将两碗肉菜放在八仙桌上,又洗了两只小碗来,将朱诚带的一坛酒拿来,打开泥封,筛上酒。对朱诚说:

“实在是不成敬意,怠慢先生了”

朱诚早已等得不耐烦,端起碗,和刘铁匠照了照,一饮而尽。夹过一条野兔腿,吃了起来。

铸剑之二-----斗酒相逢须醉倒

反出大唐》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阿a浪lang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反出大唐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65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