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宋江是秦明的杀妻仇人,按理来说,别说是秦明这样的英雄好汉了,就算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绝对要先一刀弄死这仇人,先给自己老婆报仇再说。秦明也说了,要是让他知道是谁害死他老婆的,他一定会直打碎这条狼牙棒便罢!

可是,秦明是谁?他会这么冲动?今天我在这里再说一遍,秦明绝对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脑残,而是一个很理性的聪明人——他不聪明他能混到青州兵马统制官?就连张都监这么懂官场的人,混到死也仅仅是个小小的都监啊。再看秦明,别说他了,他的徒弟黄信,年纪轻轻的都混上都监了,你能说秦明冲动无脑?冲动无脑的人能在官场混成这个级别的官?你当官场上的人都是些傻子?

秦明跟宋江这两个人,他们绝对是一种人。

1,秦明死了老婆,宋江说道:无妨,再给你找一个就行了。

2,秦明死了老婆,秦明说道:你们虽然是好意,但也害得我好苦,不过算了,咱们以后还是兄弟。

你看,这两个人,完全是一种人吧!

秦明自己在那寻思,老婆都死了,杀死老婆的仇人就在眼前,秦明他到底在寻思什么呢?

秦明没说,我们也不知道。但是,秦明寻思完了之后,就二话不说,决定一笑泯恩仇,当宋江这个杀妻仇人的小弟了。

最后,施耐庵说道,秦明之所以愿意当杀妻仇人的小弟,有以下三个原因:

1,上界星辰契合,大家都是上天注定的108将,自然相亲相爱。

2,是因为秦明被他们软困了,以礼待之。

3,则是因为秦明怕自己斗不过他们。

这三个原因,前两个都是糊弄鬼的,只有第三个,才是主要原因!秦明之所以心甘情愿当杀妻仇人的小弟,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秦明害怕!怕自己斗不过他们!秦明只有一个人,他们可是有整整一山的人啊!跟他们计较杀妻仇人的事,不是找死吗!

再者,秦明这个人,还是比较理性的。

宋江害了秦明,主要害了秦明两个方面:

1,害他丢了官职。

2,害死他老婆。

第一个方面,其实好解决。虽然秦明过去是统治官,但如今的秦明已经是逃犯了,对于极度理性的人来说,过去的事,就是过去了。事情已经发生了,老婆已经死了,官职已经丢了,你就是杀了宋江,甚至把他千刀万剐,你也当不回统制官了,老婆也回不来了,不是么?倒不如,跟他一笑泯恩仇,官场混不上了,就靠上宋江这个黑道大哥,再继续混黑道!

如今秦明是逃犯,统制官是别再想了,但是,在逃犯这一标准的衡量下,当一个有山头,有势力依靠的强盗,整天大鱼大肉,再怎么不济,也比自己一个人当逃犯是好多了吧。

最开始的时候,燕顺说加入我们吧,加入我们就能大口吃肉。当时,秦明是统制官,天天大口吃肉,都吃吐了,谁稀罕加入你们。

但现在,秦明是逃犯!可能这辈子就没什么机会享受荣华富贵了啊——别说荣华富贵,一日三餐都够呛能管饱的,到这一地步,燕顺说的论秤分金银,居然又成了巨大的诱惑!

所以,秦明虽然丢了官职,但宋江还能给他另一个‘官职’,让他继续享受富贵,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好解决的。

第二个方面就更好解决了!不就没了老婆吗?宋江说道:不妨不妨……。【虽然没了嫂嫂夫人,宋江恰知得花知寨有一妹,甚是贤慧。宋江情愿主婚,陪备财礼,与总管为室,若何?】

你没了官职,我就再给你一个官职。你没了老婆,我就再给你一个老婆呗!

上一章里面我已经分析了,秦明当初说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忠心,而是因为:【朝廷教我做到兵马总管,兼受统制使官职,又不曾亏了秦明。】

朝廷给出的价码够高,没亏待自己,所以自己不会背叛朝廷。但如今,相对而言,宋江给出的价码更高…………。

结果,秦明见众人如此相敬相爱,立刻放心归顺。众好汉坐好了,又要商量打清风寨的事。此时的秦明已经是一个强盗了,他当然要像当年混官场那样,积极立功,争取升职!

秦明说道:打清风寨【这事容易,不须众弟兄费心。黄信那人,亦是治下。二者是秦明教他的武艺。三乃和我过的最好。明日我便先去叫开栅门,一席话说他入夥投降,就取了花知寨宝眷,拿了刘高的泼妇,与仁兄报旧雪恨,作进见之礼,如何?】

你看,秦明混官场,混的很成功,混成了统制官。混黑道,也很成功!前一秒加入了黑道,后一秒就立了大功!把自己的徒弟黄信给卖了,作为进见之礼。

所以我说,秦明是个理性的人,是个聪明人。

第一百零五章:晁盖究竟比宋江差在哪里?

宋江带着花荣,燕顺等人闹了清风寨,收了秦明黄信当手下之后,就带着这一波小弟来到了梁山泊下。正当宋江一伙人准备正式进入梁山公司的时候,宋太公派来的邮递员石勇,送了一封家书来。

家书的内容很震撼,宋江的老爹死了,让他赶紧回家操办父亲的丧礼。

宋江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一个,死了老爸,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宋江立刻哭天喊地,准备火速回家,以表孝道。此刻宋江是非回家不行。(宋江为什么必须回家?下一章自会讲到。)

燕顺一听说宋江要走,立刻慌了,提建议要宋江先别走,先【引我们弟兄去了】,然后再回家奔丧。为什么燕顺这么提议呢?原因就是【若无仁兄(宋江)去时,他(晁盖)那里如何肯收留我们?】

从这几句话中,我们不难得出两个信息。

1:晁盖不善于拉拢人。秦明花荣这么一伙优秀的员工,别的公司抢着高薪聘请还来不及,你晁盖的梁山公司居然不肯收留他们?

2:此时的梁山公司,其实本质上也与腐败的大宋公司没什么两样了,任人唯亲,再有本事的应聘者,也要靠走后门才能进来。秦明花荣都是高素质人才,但晁盖不是看宋江的面子,他们根本就进不了公司!

这两点一体现出来,晁盖时代的梁山公司是什么模样,大家就一清二楚了。基本上就是贤路闭塞,没人主动来投。再看看后来花荣他们上山之后,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梁山公司上的主要员工们居然还是那十一个旧头领,一个人都没多,可见晁盖的号召力多么弱了。

要知道宋江时期的梁山公司,没事的时候都会投来不少有名声的好汉。而晁盖的梁山公司呢?全靠老员工老班底在撑着呢,没有一点的新鲜血液。

当然了,第一点并不是晁盖百分之百不肯收留他们,而是燕顺猜的。不过不止燕顺这么猜,连后来的花荣秦明两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也是说道:【事在途中,进退两难,回又不得,散又不成,都到山上,那里不容,却别做道理。】

如果单单是燕顺这么想也就算了,连秦明花荣众人都这么想,甚至他们已经基本可以确定晁盖不会要他们了,已经想起后路该怎么办来了。

一个人这么想,可能是他不了解情况。那一群人都这么想呢?三人成虎啊。

少不读水浒——曹铜爵揭秘水浒传》小说在线阅读_第9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曹铜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少不读水浒——曹铜爵揭秘水浒传第9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