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刘邦胜了,项羽败了,很正常。大家千万不要替项羽惋惜,更不要做一些类似于:如果项羽当年怎么怎么样,他就能击败刘邦,一统天下之类的假设。
因为按照自然法则来说,项羽必须要输给刘邦。因为在争夺天下这一事件上,感性思考者必定会输给理性思考者,这是规律也是事实。不管时间倒流多少次,项羽仍然会输给刘邦。
理性思考者击败了感性思考者,这是正常的,正确的,符合历史规律的。因为历史是无情的,历史是绝对的理性思考者。在血淋淋的历史面前,你如果硬要感情用事,那历史就只能把你给淘汰掉。
所以,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都是很果断,很决断的人,这是一个规律。纵观历代开国皇帝,你很少能找出一个优柔寡断,感情丰富,性格柔软的来。
当然,我并不是说感性思考不好,只是说在争夺天下这一事件中,感性思考者显然不合时宜。就像咖啡跟茶没有谁高贵谁庸俗之分,但如果你硬要在咖啡馆里买茶,在茶叶市场里买咖啡豆,那结果就只会是你被人给赶出来。
在民间,大部分的老百姓心中,对项羽与刘邦的印象则刚好与上面说的相反!在大部分的老百姓眼中,失败者项羽,是大英雄,大豪杰!死的光荣!成功者刘邦则成了大无赖,项羽死的光荣,刘邦赢得龌龊。就连李清照都说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你看,项羽活着是人杰,死了也是英雄。项羽英雄,刘邦无赖的看法深入人心,大家都很崇拜项羽。
就连史记作者司马迁,都对项羽崇拜不已。史记中只有皇帝的传记才能称为本纪,项羽不是皇帝,但却被司马迁列为本纪中的一份子,对他赞誉有加。
在历史上,理性思考者击败了感性思考者,但到了民间,竟是感性思考者击败了理性思考者!为什么结果会截然相反呢?因为民间的平民百姓们,毕竟还是感性思考者居多。你要是做了很卑鄙的,很毒辣的,很没良心的事情,就算从理性上来讲是正确的,大家还是会去用感性的眼光看你,觉得你这个人的人品很差,很不是东西。
又所以,历朝历代的的开国皇帝都会被人骂,不管他做了多少丰功伟绩,多少对百姓有好处的事情,他都会被人骂。这也是个规律。其实,开国皇帝对整个国家,尤其是对处于乱世中的百姓来说,绝对是救星。
乱世之中,一将功成万骨枯,能在各路诸侯之中杀出来一统天下的,当上开国皇帝的,都是理性思考者。因为历史是理性的,如果不做一个理性思考者的话,他们就会被历史淘汰。皇帝的位子也会有一个更加理性的理性思考者来接替。
他们是绝对的理性思考者,为了成功,可以放弃一切。
宋襄公在敌人渡河的时候,一打敌人,敌人就必死无疑。但宋襄公觉得这样偷袭对手,显得太卑鄙,就没打敌人,而是选择等敌人站稳脚跟之后,再堂堂正正的决战。
你看,多么的感性。
可宋襄公感性,敌人可不感性,敌人一站稳了脚跟,二话不说,发动猛攻!轻松的就把宋襄公的部队给打灭了。
宋襄公还说: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什么意思呢?
古代军队打仗的时候,有的时候成年男人不够用,部队人数很少。那怎么办呢?就征用一些小孩(其实也不小,也有十几岁了,只不过没成年罢了。)跟老人上战场,凑人数。黄口就是小孩,二毛就是老人。(曹铜爵注:因为老人头发上不但有黑色头发,还有白色头发,所以叫二毛,两种颜色的毛发。)
宋襄公很感性,很仁义,打起仗来,不杀对方军队里的小孩与老人。
但我还是那句话,他仁义,他的对手不仁义。他不杀小孩老人,他的对手则狠狠地杀!久而久之这样下去,对方国家的人口基数不会变,而宋襄公国家里的人口则会慢慢的减少,宋国迟早会衰败。
你看,感性思考者如果去打仗,一定会被理性思考者给狠揍一顿。现实生活中,感性思考者也往往会被理性思考者给占便宜,给算计。
但理性思考者们也不是全能的,他们可能会在战场职场商场情场上大获全胜。但他们却会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自己为什么没有朋友呢?
为什么呢?有以下两点:
1:理性思考者不论地位高低贵贱,一般都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一个规律。
2:理性思考者,基本上利益为先,但正常的人类都是有感情的,谁愿意跟一个满口利益,不讲感情的人做真正的朋友呢?跟他在一起玩,还要时刻提防着被他算计,多累啊!所以理性思考者交不到朋友,就算可以交到,那也一定不是真心朋友,而是以利益来维持的狐朋狗友。
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感性思考者居多,有的人甚至感情用事到为了救朋友,甘愿放弃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所以古人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屠狗辈不太喜欢算计朋友,比较喜欢感情用事,将道德,良心,名声等排在首位,利益的位置,略微往后一点是感性思考者,很仗义。读书人们则都比较精于算计,依靠科举走上仕途之后,早已经将良心,道德,举头三尺有神明之类的东西放在后位,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出卖同窗同道也很正常,是理性思考者,容易负心。
所以,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如此翻译:仗义的人啊,都是感性思考者,负心的人啊,都是理性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