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她把隔壁宿舍的同学叫过来,跟大家一起见了个面。我这才算认全了我们班的全部男生。隔壁四个男生中,两个上海同学,叫刘军和金文建,还有一个江苏同学孙云天,河北同学张遥。好嘛!上海人可真多,在11个男生里面居然占了5个。

第一面的初略印象,只觉得金文建是个清秀稳重的眼镜男生,后来从辅导员这里得知,他是班级里面唯一一个党员,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刘军稍微矮胖一些,五官倒也端正,可已经有不小的啤酒肚了,如果瘦一些也是个帅哥;孙云天的体型几乎与刘军一样,两个人从后面看过去都分不清谁是谁了,国字脸;张遥一看就是农村出来的淳朴小伙子,个子更矮一些,但看上去非常壮实,皮肤偏黑,个性豪爽,有着浓重的北方口音。

(41)

辅导员大概介绍了一下班级的情况。全班一共32位同学,男生11位,女生21位。然后,她按照名单跟大家认识了一下,暂时指派金文建做团支书,一位女生做班长,并跟我们介绍了一下学校里面的概况,一些注意事项,还有生活上的一些指导,等。

她还说,明天我们还可以自由一天,把一些未准备好的生活用品、饭菜票等,都准备好。后天就开始进行为期三周的军训,会有教官到我们学校来,就在校内军训。

辅导员说完之后,大家又聊了起来,因为初相识,总是有些兴奋,话题也多,诸如各自家乡的风俗趣闻啊,特色美食啊,等等。

十点钟左右,王立新、张威先后走了,说是再晚公共汽车就不好等了。李北辰说他家很近,走路就能到,等会儿才回去。

正聊得开心,十点二十的时候,点灯突然灭了三次,我们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往走廊外走,看到其他寝室也有人出来探头探脑的,后来听到有人说,快熄灯了,赶紧去洗澡,我们才明白过来,刚才那是熄灯信号。

李北辰起身跟大家说再见后,就走了。我们几个则拿着短裤、香皂、洗头水、脸盆毛巾,去水房冲凉。

凡是住过大学宿舍的男生,大概都见识过“水房歌神”吧?似乎每个大学都会有水房歌神。我们还没进入水房,就听到嘹亮的歌声从里面飘出。

这水房分三间,中间一间对外有两个门,里面左右各一个门进去是厕所。水房里面顺着凹字形的水槽,排列着很多水龙头,门外也顺着墙排列着很多水龙头。这里就是整层同学公用的厕所兼水房了,早晨刷牙洗脸、饭后洗碗、夏天冲凉、洗衣服,都在这里了。

我们就在水房里冲了凉,到厕所里换了裤头,回到寝室,灯已经熄了。不过走廊外面还有灯,所以,我们就着微弱的光线放好东西,各自上床。

而每一天的睡前夜谈,应该也是所有住宿生的共同经历吧。我们躺在各自的床上,天南海北的聊着。

当然,因为上海人都不在,声讨上海人,也成为我们第一天的睡前夜谈的话题之一,各人都数落着上海人的如何精明、如何冷漠、如何爱算计人、如何小气、如何爱吵架的各个版本的故事。

(42)

第二天,各人都把自己的生活用品备齐了,上海的同学也都陆陆续续来了,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

好在我们宿舍的同学都比较爱干净,卫生保持的比较好,每个人自己的床铺也都干净整洁,再加上大家都是刚认识的小伙伴,没有什么性格怪异的人,互相之间关系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刚开始最木讷的刘永衡,在相熟之后,也变得开朗起来。

因此,我们宿舍的很多行动都是集体步调一致,一起去吃饭,一起去买东西,一起去逛校园,等等。

由于有了学校地址和班级名称,当天晚上我就开始写信了,一封给家里,一封给中学的老师。其他的同学也都各自开始写信或者写明信片。

隔天,我们就开始军训了。由于就在本校的操场军训,没有那种去部队军训的感觉,倒是像在上体育课。而且我们的教官也不凶,还是比较客气的,看起来也没大我们多少,每天就是站军姿、排队形、齐步走、跑步、卧倒、瞄准等,男生还学枪械的拆装,到了饭点就解散,一解散我们就恢复原形,又是一帮学生模样。

军训的过程,除了晒黑了点,每天结束后累点,饭量变大,其他的算是无忧无虑吧,每天晚上的卧床夜谈,也让同学们的关系亲近了很多。

由于我们是同一个系、同一班级在一起训练的,所以跟女生们也都混熟了。因此夜谈的内容就更丰富了,对各个女生品头论足、起绰号,等等,也成为重要的谈资。

周末的时候,本地学生都会回家,因此,宿舍里就剩我们四个外地生。而张晓东似乎一直都有他的一帮宁波老乡的圈子,所以,我和朱伟、刘永衡的关系会更近一些。

第一个周末,我和刘永衡决定去外滩看看。抱着要把上海的路线和方位弄清楚的决心,我们没有乘坐公交车,而是拿着地图,徒步走去外滩。

事实上,从我们学校到外滩是很远的,有将近十公里,但年轻的我们不在乎,周六下午我们就一路闲逛,边走边看,走了好几小时才到外滩。走到外滩时,夜幕已经降临。

外滩的租界时期留下的老建筑,还是很美的。我们顺着外滩走着,看着黄浦江两岸的建筑和灯光,看着滚滚的黄浦江,听着古老的海关大楼的钟声当当当地敲响,吹着江面上飘来的习习凉风,那时才真正感受到,我是到了上海了。

(43)

望着夜色里缓缓流动的黄浦江,我想起了家乡河边的石阶。

这里的夜色是璀璨的,这里的江水是灯红酒绿的,这里的岸边是熙熙攘攘的,这里没有属于我的石阶,我只能趴在防汛墙上,望着黄浦江,想着嘉陵江。

朝天门,究竟是个啥样子呢?

我想象中的朝天门,是有着一层层宽宽的石阶,也是没入水中的,河边聚集着很多的客轮和货船,一条钉着横木条的木板从船上斜搭到岸边,搬货工在船和岸之间来回地搬货,岸边熙熙攘攘很多人,有旅客,有送行的,有接人的,还有不少棒棒工两两一组用棒棒扛着货物在石阶上上下下。石阶上面,就是层层依山而建的房子,房子之间的街道是青石板铺就的。

我从包里拿出那盒磁带,看着上面那一行字:“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我默默注视着黄浦江,心里说:“你在那边还好吗?我现在站在这里,你知道吗?你现在在做什么呢?一个星期过去了,你都遇到什么样的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看了一会儿,刘永衡说:“肚子饿了,我们去找吃的吧!”

我收回目光,把磁带放入包里,转头对他说:“好,走吧,听说离这里不远的云南路有小吃街,我们去那里吃吧。”

刘永衡没意见,我们就出发了。

云南路的小吃街很热闹,两边的店面都是各地的特色饭店,有过桥米线、湖南菜、四川菜等等,路中间还摆了很多的小吃摊,烤肉串、面拖小黄鱼(就是鱼的外面裹上面酱在油里炸过)、葱油饼等等。

这些年与直男们纠缠不清的爱恨——梅生梅生为谁生[BL]》小说在线阅读_第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突然莫名惊诧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这些年与直男们纠缠不清的爱恨——梅生梅生为谁生[BL]第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