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还是和老师们走的很近。在和张琴的交往中,我时常会有自卑的想法、落寞的情绪。不像我们语文老师对我很专宠,我丝毫不怀疑这种喜爱,毕竟当年那科成绩太突出;不像肖捷老师,她已经不教我们,不常接触感情会变淡;不像新班主任,她得意谁跟我没关系,我对她实在不感冒。但张琴教了年级最好的班,好学生比我多的是,我班物理强的都好几个,我一直不知道她关注我的理由是什么。当时心态肯定是有问题,我不知道人家为什么要关注我,但被漠视的时候又分外不爽,觉得简直对不起我。
当时到底年轻还不懂收敛,不爽久了就爆发一下。爆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上课让拿书不拿书,让拿本不拿本,被提问时候不知声,往那一坐跟滩烂泥似的。大部分时候,张琴就这么看着,懒得理我。反正没好样的也不止我一个,根本管不过来。
有一次,在实验室做物理实验,我可能是一上课就被她点名批评了,我一心烦实验也不做了,坐那看别人舞支一节课。
下课后,张琴问我:“你想干嘛?实验你也不做,话也不说,一手不伸,你咋想的?”
我也挺委屈,没好气说道:“你又不理我,还尽挑我毛病……”
张琴辩解道:“我怎么不理你了,你看你上课那样,谁看不生气。”
回教室的路上(实验室到教室要横穿校园),她一路开解我,我也得到宽慰,心平气和了,知道她还是在意我的。
她又问我:“你还看不看《红楼梦》了?”
我说:“听你的话,最近没看。”
她说:“嗯,你可别看了,小心走火入魔。”
大部分时间,我和张琴互动还是良性的,我对她的喜欢和在意从不掩饰,她对我的喜爱表现也很明显。
有次楼主上学迟到了,匆忙走进校门,正好她也打着太阳伞,风情款款的走进来。我上前打个招呼:“张琴老师!”
她就问:“你是不是迟到啦?”
我说:“可不么,出门忘带钱,没法坐车了,走过来的。”
她就笑了,说:“奥,看你穿那么多,不热啊。中午回去快把衣服换了。”说着,从手包里翻出点零钱给我,说:“你中午拿着坐车,这些够不够?”
我不好意思,忸怩这不要。
她塞到我手里,说:“你快拿着吧,中午坐车回去,穿这么多,你还想走回去?”
下午到她办公室还钱并道谢,她笑道:“拿回去吧,谁要你还?”我扔下钱就跑了。
有一回假期,学校搞分层补课,每个班按成绩拆成ab班补习,每班的b班留在原班级教室,a班学校另安排教室。我班被安排的教室非常独特,可能是学校讲公开课的专用电教室,估计这教室里设备比较贵重,教室外和楼梯口中间特地弄了个铁拉门。有节课课间,我和战续在那玩门(当时是有多无聊,没啥玩的,玩门)。
玩够了,战续笑嘻嘻地对我说:“下节物理课,咱俩把门关上,让老师进不来,嘿嘿。”我说:“好的呀!”(我俩是不是学习学傻了)我俩就真把门关上然后回教室了。
过会儿,要上课了,就听张琴在外面喊:“过来开门!谁把门关上的!”
战续和我赶紧跑过去开门,张琴问:“谁把门关上了?”
战续指指我:“方小猴关的。”
我指指战续:“战续关的。”
张琴看看我俩,表示:“你俩没事闲的吧。方小猴,亏得我还想着给你……回去上课。”
这节课上的差不多了,老师同学都休息,张琴拿出份学习报纸递给我,说:“这个学习报挺好的,哪学科都有;我看有文学方面的,想着你能喜欢,特意给你要了一份,你看看吧。”
我瞬间很感激又很惭愧,对她说:“谢谢老师。不好意思,刚才给你关外面了。”
张琴撇撇嘴,说:“你要再给我关外面,你看我还给不给你带东西?!”
写到这,关于初中生活的回忆就差不多了,很多事情确实想不起来了,无返还原。初中的最后一学期,老师们尽职尽责,同志们发奋图强,大家相处和睦,最后中考成绩及报考结果也比较喜人。我们玩得好的同学分别考上了市里前三的高中,我和程欣上了同一所高中。
可能是莘姨强势出现在我中考前的生活中,让我注意力出现很大转移,我才从容愉快地面对初中的结束和师生的别离。毕业了,我没有为老师们留下过什么,包括张琴,似乎都没有特意告别。就匆匆闪人了。
但我和初中老师的故事到这里并未结束,尤其和张琴,如果说在校期间她是我喜欢的一位老师,我是她喜爱的一个学生之一,那么以后的交往,尤其是近几年的交往,让我们彼此成为师生关系中的特别。
楼主现在又有个疑问。其实我在写莘姨那部分的时候,是没想着把所有师生感情放在同一章来写的,后来我觉得可以作为专题写在一块:一者统一回忆下学习生涯,二者人物、时间、地点可以集中描写,三者对于老师每个人的故事长短不一,有些不够独立成章。
那么写到这里,问题来了:我是按着时间顺序先把高中部分的人和事写了,还是按照人物顺序先把与张琴、肖捷后来的故事写完?
楼主举棋不定中……看帖的姐妹们,谁有好建议吗,跟楼主说说呗?
其实,一个学生和老师关系的长短远近,主要并不在于上学期间你们相处如何。对于学生而言,当年只有校园生活,只面对同学老师,走出校园会有更广阔的世界,更加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会吸引你的注意力;对于老师而言,每届至少带百十来个学生,哪届没有学习好的,没有有才的,没有颜值高的,没有调皮捣蛋的,没有个性特别的,哪届没有让老师去多加关注、稍加偏爱的?年年都会有。所以,楼主认为维系师生关系持续长久的重点还是在于毕业后的接触与联系。
楼主在上学期间对初中老师还是有深的感情基础,加之本人比较念旧,初中毕业后在高中、大学期间会找机会回校看看各科老师。可能一、两年去一次吧,毕竟这个机会也不好找,要找我们放假初中却没放假的时间,有时候是我自己去,有时候和程欣、黄跃他们。去之前也没有预约,碰上谁在就看看谁。所以至今,所有任课老师都记得我,楼主一年半载的回去提醒他们一次,别把我忘了。我回校最希望见到的人应该是张琴,但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她,见不到的时候我很失落,但在最初那几年我从来没提前打电话联系她。后来我发现个巧合性规律,我和物理课代表程欣一起回去,就能看到张琴,反之我俩单独行动就基本谁也见不到她。
每次见面,张琴总是有些风情和妩媚的,对楼主构成很大吸引。但一直到我结婚之前,我都认为我们就是要好的师生关系,一直到楼主婚前,我们之间变得挺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