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搜集近日趣味对话集锦:

师傅:你买这么多洗衣液干嘛?

我:给你喝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你喝下整瓶洗衣液吐泡泡~

师傅:…那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把你塞进洗衣机。

我:为啥?

师傅:把你的脑子离心分离,看看有多少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

师傅:你打算穿黑丝上班儿啊?

我:不是黑丝,黑色的连体袜而已。

师傅:有什么区别吗?

我:…

师傅:快换了,乖。

我:再换就要迟到了。

师傅:不换你就准备旷工吧。

我:…

师傅:路xx你又在欺负猫?!

我:我没有,是它抢我的小鱼干儿。

师傅:那你也不能跟它抢。

我:凭啥?

师傅:就凭你把它的主人抢走了。

我:…

师傅:这么多活儿你自己做可以吗?

我:我尽量吧,反正还有时间,你要帮我吗?

师傅:别当真,我只是客气一下。

我:…

我:你喝咖啡吗?我给你做。

师傅:牛奶没过期吧?

我:…怎么可能过期…

师傅:别以为我不知道,上次我拉肚子是喝了你加了过期牛奶的咖啡。

我:没事儿,反正不是一次两次了。

师傅:…

师傅:听说你中标了?

我:啊?我都还不知道你怎么知道?

师傅:能赚钱的事儿我比谁都先知道。

我:…

我:昨儿拔河太卖力了,膀子疼。

师傅:我拍了你摔倒的视频要不要看!

我:…

师傅:你怎么现在还看《搞笑一家人》?

我:放松一下呗。

师傅:怎么,和我在一起让你压力山大了吗?

我:…

我:我想吃蛋卷儿,妙脆角,张君雅,想吃果冻,QQ糖,还想吃好多鱼。(逛超市ing)

师傅:你怎么尽爱吃小孩儿的零食?

我:我在你面前可不就是小孩儿吗?

师傅:不啊,我还以为你是五十岁的中年男人。

我:…

回复773楼(字数太多我重启一楼回复您):

您好,首先我要表示我对启蒙教育这方面并无涉猎,平时也不会去了解当下中小学幼儿的教育现状,恐怕无法给到您专业且满意的答复。您也不用抬举我,我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我回复您是因为刚好有几句话想说。

我是比较同意您第一和第三条见解的,在低年级阶段,自然是课外活动优于课堂教学,不然中小学也不会开设那么多兴趣班了。但是对于如何平衡课外与课堂学习的时间精力,我无法做出具体回答,这是一个极其主观的话题,不可能通过数学模型或者计算机运算来求得数值,只能说因材施教。但我可以说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结合我自身的成长经历,父母家人对我在校课业上的关注可以说微乎其微。我父亲是大学教授,家里也基本都是高知,所以整个家庭的学术氛围还是挺浓的。我们家的教育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学什么不重要,怎么学也不重要,只要不偏离轨迹,他们会让我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至于如何定位自己的方向,好办,看书就行。给孩子一本百科全书,他就能找到自己的小天地,一旦进入那片小天地,思维就会由此展开。也不用担心他分不清方向,他自己就是自己的宇宙中心。

成年人的误区往往在于过分看重自己的价值,将自己与孩子放在不对等的位置上,甚至一意孤行强行给孩子设定人生轨迹。这是完全不可取的。我初中看过一本特级老师写的书,他们班56个学生,一半考入了清华北大,30%申请国外名校,20%考入国内985211(当然北京卷比较简单)他的教育理念我至今记忆犹新:“西红柿树上不能长出樱桃,西红柿就是西红柿,樱桃就是樱桃。”要说教育的难点就在于此,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天赋、专注力、耐力、创造力、思考维度等等,无法用固定的模式来进行普世化的教育。所以,国家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现在可能是十二年义务教育了,我不太清楚)只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共同成长的环境,而绝非能达到对每个孩子因材施教的条件。老师的精力有限,家长的精力也有限,社会上层出不穷的教育纠纷问题,说白了就是成年人否定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认为老师不负责,老师认为家长撂挑子,有谁考虑过孩子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

关于您1、3两个问题,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启蒙教育就像种树,孩子是树苗,老师家长的作用却不是园丁,而是春风。树苗长歪了,春风只需给它一个拥抱轻轻将其扶正,绝不是大砍大伐修剪它的枝丫让其以固定的模式生长。在我看来,戈壁滩上的白杨值得我肃然起敬而满园中看不中用的盆景只会让人审美疲劳。我见多了身边各式各样的书呆子,他们的履历一个比一个强,但动手能力很弱,聊天也如白开水一样乏味。课业您大可不必太看重,中小学成绩只要不是垫底即可,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优秀的特质,如果能找到天赋之处,也大可朝着具体的方向去培养。我想说的是,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那只是在找到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之前的铺垫。

第2个问题,我还是挺有发言权的。小孩子普遍喜欢被夸赞,在他们看来这是被认可的表现。夸赞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夸赞不应该廉价化。夸赞的标准需要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强而提高,明确告诉他们:你很好,但还没有达到我心中的期望值。这样有利于让他们戒骄戒躁。纵观我整个成长历程,从记事起我好像就极少得到家人的夸赞与认可,做的那些事儿也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每次回家父亲总是出题考我,然后大骂一句“你要是有老子一半能力,我也不会对你如此严苛”。而我偶尔给母亲诉苦,也只会换来她的一句“这都是年轻人必须经历的苦难”。我不认同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我家的亲子关系并不和睦,甚至可以说我不自信及付出型人格的形成与之有关。但也有好处,就是我的抗击打能力很强,就算遇到挫折也能很快调整好自己。所以,对于孩子听惯了夸赞无法承受挫折这一点,我觉得一是要提高标准,二是要适当严厉,让他们从小形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思想。

综上,是我对你三个问题的答复。

此外,我想讲一些题外话。不知道您是否从事教育相关的工作,还是因为家中有学龄期孩子,我赞同您此次提出的几个论点,但我却不赞同您的教育方式。过分的关注学业会让孩子的童年缺失很多快乐,这是成年后无法弥补的损失。对于比较安静的孩子还稍微好点儿,如果是天性活泼思维活跃的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反而会压制他们的潜力。

其实我认为,社会是包罗万象的,学习并不是唯一出路。我有切身的体会就是,身边接触的所有人,无论在别人看来多么光鲜亮丽,聊一个小时天都能或多或少发现他们的瑕疵。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放弃幻想,认识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的那一瞬间。这个社会不缺有能力的人,缺的是资源,靠知识改变阶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前创业太容易成功,因为那是一个只要有能力肯付出就会有回报的时代,如今,没有资源,纵然有满心抱负也无处施展。社会99%的资源掌握在1%的人手上,剩下99%的人挤破脑袋抢占着1%的资源。就拿上海来说,你会发现陆家嘴高耸入云的写字楼每天进出的光鲜亮丽的白领,和新加坡(浦东新区、嘉定区、宝山区)每天早高峰地铁上的上班族,是同一批人。(通勤一两个小时是常态,像我这种通勤半小时的人已经非常幸福了)我们拿着几万的月薪,做着几千万的项目,操着几亿的心。每天工作之外考虑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哪里停车费比公司楼下便宜,这个月房贷要还多少,哪家餐厅今天集赞就可以打折,趁着双十一赶紧把喜欢的东西放进购物车。

这个时代的白领和以前的纺织厂女工、电子厂靓仔没有区别,都是社会主义发展浪潮中如蝼蚁一般存在的人。HK为何发生那样的事,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早地面对社会资源分布严重失调的境地,而高昂的房价使得整个社会成为了资产阶级的血汗工厂,这种情况不是靠书呆子能改变的。

然而可笑的是,无论生存规则怎样残酷,仍然不缺前赴后继的人义无反顾地投身这场牺牲的壮举。

救命,天秤座真是要窒息了…想养一只小猫咪已经看三天了还决定不了,现在看哪只都可爱,但是哪只又都不满意,简直比找对象还难呜呜呜…

生日夜被强推:师傅,别这样[GL]》小说在线阅读_第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路屿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生日夜被强推:师傅,别这样[GL]第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