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蒋天蓝,你别得意得太早了。”他阴冷地说:“她本来是想跟我走的,不然我也不知道你家在哪里,是她约我来这里的,是她不小心看到了我衬衣上的唇膏印,在吃醋呢!”
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我知道,罗浩并不知道我家住哪里,如果不是骆静告诉他,他是不可能来这里的。
但,对外的时候,我不会责备骆静。
我打开门,一摆手:“是我让她通知你来解决事情的,你别自作多情了,现在请你离开吧,不要撕破脸大家都难看,你也知道,你的公司和我的公司在合作,你不要得罪了我,我会立刻终止和你们公司合作的。聪明的,就离开。”
罗浩冷冷哼了一声:“你不错,和以前那个老实妹子不一样了,你给我记好了,我们结了梁子了,山不转水转,别落我手里,我罗浩不要的女人,也轮不着你要。”
他刚走出去,我就将门用力关上了。
房间安静下来了。
骆静撒娇一样想挽着我,我推开她,愤怒地说:“你也给我离开。我不欠你的了,一点也不欠你的了。”
“天蓝,你别生气啊,我只是想要解决问题。”
“你对他死心不死心我不介意,你为什么从来不懂得尊重我,我不在家你就可以随便让男人来我家吗?你想过我的感受吗?你从来不懂得尊重别人,不管你穿多么贵的衣服,将自己包装得多么小资多么有文化,你还是不明白,平等地对待别人,哪怕是和你相爱过的我。你以为,我还爱你吗?不爱了,我只希望你尊重下我,不要再这么无视我的存在。”
PS:《听风者》:再见了,一个谍战时代的结束
期待太高,摔得太重。
同样是麦家编剧的作品,扣人心弦的《风声》和情节硬伤的《听风者》,标志了一个谍战片时代的隆重落幕。
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伟大作品往往来自于没有成名之前,成名之后,捧杀之下,死去了多少天才的背影。我曾经很喜欢麦家,因为他是中年之后发迹的作家,比那些年少成名的作家多了一些沉淀,早些年他的作品都被锁在抽屉里,无人问津,但现在,他真的太忙了,也许忙着应酬,忙着顾不上创新。
《听风者》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建国初期到处都是蒋家王朝的间谍,为了对付忽然消失的地方电台,代号200的张学宁(周迅 饰)奉命前往上海,找寻有听力特长的听译员。阴差阳错下,听力超群的盲人调音师何兵(梁朝伟 饰)被带回701,并依靠自己的过人听力履立新功。一波又一波的反复拉锯中,这场暗战逐渐演变得越来越凶险……
其实这个模式早已有,但观众并不会介意新瓶装老酒,因为大屏幕里的明星光芒耀眼,一个周迅,一个梁朝伟,几乎就已经算是票房的基本保证,当然,楼主除开去看梁朝伟,更多是想看看范晓萱,小资没有不爱过十八岁唱《深呼吸》 清纯文艺得像一滴水一样的范晓萱的。
范晓萱的演技很稚嫩,而且惨沦落为花瓶,但好的是,她的气质和容貌不亚于周迅,所以周迅不是唱独角戏。
其实,在看到周迅揭开范晓萱身世背景,其父亲是台湾特务头子时,我就想,最大反派可能是范晓萱,哪里知道,她根本是一个花瓶!在里面的任务整个就是伺候梁朝伟做他背后的女人,明知道丈夫心里一直爱的是另外一个女人。在楼主的盘算里,“重庆”和“老鬼”听力的错误,其实可以由范晓萱来传达出去,导致了周迅的死亡,这无论在情感还是情节上,都将推向双重高丨潮丨,可是平庸的剧情令楼主差点昏厥。
周迅和梁朝伟的感情一直莫名其妙,周迅也许是友情多点,梁朝伟是隐忍的爱情,周迅和王学兵是有感情的,但也隐忍不说,唯一的张力就是周迅让王学兵不要去香港完成“勾引”其他女人的碟派任务。就那么一句话,周迅演技再好,一句话能有什么感情的爆发?
本剧唯一的高丨潮丨戏是梁朝伟自毁双眼,以求恢复听力的敏锐,将杀死周迅的凶手“重庆”找出来。但问题是,其实“重庆”早已剧透是哪几个人,周迅已经和他们短兵相接了,死于他们之手,而且也对组织做了汇报,偏还要再闹出自插双目的闹剧。偏还要安排“重庆”们最后开车去炸机场,小里小气的,也没有爆炸惊险的场面。
国产剧怎么了,忽然疲软了,再也不复《画皮》、《风声》、《十月围城》、《让子丨弹丨飞》的一波波辉煌了,当时楼主还热血沸腾,以为国产电影雄起了,不说追赶好莱坞,追宝莱坞还有点可能。如今……真浪费啊,还不如去买双丝袜诱惑。
幸好还有梁朝伟,风度翩翩儒雅斯文,即使大部分时候演的是一个瞎子,他的肢体语言也将一个温文尔雅的天才演绎得入木三分,他比周迅演得好太多了,周迅是很漂亮,有气场,但一个真正的演员,是应该为角色而角色,隐藏自己的美和个性。比如扮演海关关长干女儿的时候,那个刁蛮任性傲气,表现力还不够。周迅没《大明宫词》里有灵气了。
《听风者》属于可看可不看的电影,期待的观众不如等等,过一个月在电脑上看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