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很多年轻的朋友都觉得,我们两口子现在过来了,所以,要是一觉睡醒,也和我们一样了多好。

其实,不是这样,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我们一睁眼还有好多事情要面对。

跟何况,我们俩也是一样的:还有很多事情要面对。

很少抑郁,很少纠结,是因为我知道,能够抑郁,是因为我有我想要的,只不过“求不得”;能够纠结,是因为我还有选择,如果没有选择,谁还会纠结呢?

人生七苦,皆在“人生”二字的前提下,如果没有这些苦了,也就没有“人生”了。

今天想说说“家庭”的问题。

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朋友都会面对家庭对自己婚姻的要求压力。

不管是不是L,其实谁都不喜欢家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婚姻。

因为,婚姻,不管我们是经历一次,还是不得不经历一次以上,都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纯粹的自己的生活。那些关注你婚姻的人,无论他们是你的家人还是朋友,还是社会上的其他人,其实都不可能真正代替我们自己身在其中。

所以,我们会反感甚至憎恶对自己婚姻指手画脚的声音:你们说三道四之后拍着屁股一走,剩下的一切都要我自己一个人用漫长的岁月去承担。

虽然,很多朋友会非常善解人意地体谅家人的初衷:他们是担心我将来老了怎么办。但是,这不是理由。

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养老而结婚的。没有一个社会提倡为了养老而结婚。

所以,因为这样的担忧而操心别人婚姻问题的人,这一想法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谁要迁就这样的要求,谁自己有病自己吃药。

“家庭”,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重视的基本细胞。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支持家庭的稳定,而不是相反。

这就是为什么“催婚者”似乎站在了道德的高点上。

但是,家庭是什么?

其实家庭是一辆车。这辆车上坐上来的人,并不见得和这辆车是一体的。大家可能只有一个共同的方向,或者只是恰好在这一段方向是一致的。这辆车可能只有一两个人是必须和这辆车紧密相连的,比如司机,如果司机没了,车就停了。有的时候,这辆车俩人轮流开,有的时候只有一个。这就如同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人,或者是两口子。

其他的人,无论是子女、还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都不过是车上的乘客。

所以,我们在家庭中其实是孤独的。

某种程度上,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家庭,成员彼此之间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可以互相关心对方的身体、收入、甚至婚姻,但是即便在同桌吃饭,我们甚至不了解对方这一刻的感觉。

父母对他们自己的一生曾经有过怎样的期望吗?父母对自己的大半生会怎样评价?他们对自己的婚姻是否感觉心满意足?父母在他们的父母去世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吗?父母喜欢儿女送给他们的什么东西吗?

……这些作儿女的都知道吗?

我们不了解他们有情可原。因为他们活跃在这世界的主要舞台的时候,我们还在后台等候上场。很多时候,不过是他们豢养的宠物。

他们又了解我们多少呢?

他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梦想?是否知道我们对自己一生的期望?是否知道我们喜欢的东西对我们的意义?是否知道我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会怎样评价?

兄弟姐妹之间就真的彼此了解吗?

至少,我家的少爷们不了解我,而我也习惯地不去探索他们的这些方面。

在家族亲人眼里,我家三少爷选择在异国他乡做一名DJ,只是一个事实,是一个不需要理由的事实。这背后他究竟有怎样的痛苦与快乐,梦想与现实,追求与舍弃,甚至大家都没有人想要知道。

在严苛一点的家人面前,他自己是什么样或者他希望你是什么样,就认定你必然是什么样,你不是,他们要么视而不见,掩耳盗铃,要么愤怒指责,动手矫正。

在相对宽容的家人面前,我们就是一棵树,我们横着长,他们就横着看,我们竖着长,他们就竖着看。这也许是包容,但是更多的是无法理解地围观。

这就是为什么在春节举家团聚的时间,有人千里迢迢、千难万险地买了火车票回去,却坐在年夜饭的餐桌边低头摆弄手机的缘故。

当我们明白,家庭不过是一辆车,我们可以在这辆车上享受共同前进的陪伴感,也可以在这辆车上有着自己的世界,我们就不会太多期望这辆车上的人们多么理解我们的世界了。

我们或许就会对这辆车上的人对我们某些事情的不理解不接受感到释然了。

我们或许就可以心无愧疚地拒绝这辆车上的其他人对我们婚姻的要求了。

我说这些话不是教大家不爱自己的家人,而是清楚,家庭并非我们心灵的庙堂。我们不需要在那里成为一位圣徒,甚至也不需要一直让自己的心灵归属于那个庙堂。

关于Les之爱的那些江湖传言[GL]》小说在线阅读_第1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eynauqim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关于Les之爱的那些江湖传言[GL]第1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