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精神好,多说两句。-----------------------------
这两天,我们说了很多女性自身的心理反应,是想要提醒Les伴侣不要用异性恋的模式去对待彼此,也是想要提醒Les伴侣要自我“保养”,不要让因为“同性”而造成的相似和缺失,给我们造成不必要的龃龉。
我家老太太的妹妹、我的小姨,身材虽然瘦小,当年却曾经是运动健将,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肺活量,说男孩子比较大,女孩子比较小,然后就让我小姨和另外一个男生上来演示,结果……运动健将吹了4000,那个倒霉的男生只有2900。三个人都杯具了。
这段往事,被我家那不厚道的老太太说了很多年,晚辈尽人皆知。
我说这个,是想告诉大家,生理的差异,尚且有因人而异,何况心理的反应呢?
前面有朋友说这些和教育有关,我深表同意。
遁地行`说,与传统观念有关,我再次深表同意。
@树姐、@大刀客的袖子 说,这和成熟程度有关,我第三次深表同意。
生理上,人有三急,但是,绝大多数人却不会让这三急憋死或者当街解决;心理上我们也许会有相似的反应,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调节来减少这些对伴侣的伤害;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调控来减少因此而发生的矛盾。
有的朋友说,我可以控制自己,但是我没有办法控制她。
记得曾经有朋友说自己的女友一旦不高兴,就会疯狂购物,这让她们的生活常常出现经济问题,也常常因此争吵。
这种结果,就是一方说对方不体贴,爱自己,一方说对方嫌弃自己没钱。
那么,如果懂得女性的这种行为,包括唠叨、哭泣、购物等等,都是一种心理自我修复和补偿,(男性传统上缺少这样“温和”的心理修复方式,而有人会有无端攻击他人的行为),那么也许会明白自己的自我修复补偿方式和对方不一样,不过都是一个性质。
如果再懂得一些心理调整,那么只要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使她从别的途径发泄、弥补,那么就会减少疯狂购物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可以帮助对方修复,从而增进彼此的感情。
我一哥们儿——虽然他是男的,倒很聪明——他老婆原来也是一烦恼就疯狂购物。我这个哥们儿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给他老婆买礼物,也许很小,不贵(我见过一次,他让女同事帮忙参谋,买了一个头发卡子,180块钱),他会让快递送到老婆的公司,写一个卡片或者往办公室的电话打过去,让老婆在大家面前很有面子,结果气也消了,花钱不多,事儿办得漂亮。
这招儿我免费放在这儿啊,快速领取~~~~
还有的朋友说,我平常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也很克制,但是对着她我就控制不住脾气。
这我也是理解的,我家那只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外人看她,都是一个评价:温柔、贤惠。但是她面对我的突然“粗暴”,只有我自己知道。(当然,我说的可不是“动手”,主要还是停留在音量、口气和表情方面。)
其实这是对伴侣亲密的一种表达。道理么,就是日常生活中说的“小孩见了娘,没事儿哭三场”。
我一儿时“闺蜜”,当年有一次下大雪,上学,她在前面大约五十来米,我看见她了,就在后面追她。因为路滑,我走得慢,还没赶上,就看见她一下子摔了一个跟头,然后就听见她哭了两声,再然后自己就不哭了,站起来继续走。这时候,我赶上了,刚要问她怎么了,她就哭起来了……
因为关系亲密,彼此没有心理防范,所以可以把生活中造成一些的心理反应自然表达出来。
这对表达的一方肯定是宣泄,是积极的心理自修。
当然,作为另一方,总是被对方突然怒吼、训斥,就比较不爽了。而且如果伴侣恰好是比较细腻的人,因此会产生内向的反应,会把这些创伤转而堆积在自己的内心,这样对接受的一方就成了伤害。
日久天长,也会变成造成分手的暗礁。
我们的办法,首先是认识要清楚。发脾气的一方要知道,这个习惯不好。不能把自己伴侣当作垃圾桶或者沙袋。要努力转换自己。
但是,心理反应很多时候不是自己说改就能改的。
所以,第二,也是更要紧的,就是接受的一方要清晰,这一切发脾气,都不是冲自己来的,更加跟“不爱”无关。要注意——转移压力。
曾经有一次,一个朋友深夜打电话给我,我没说几句,可是一放下电话,我家那口子就对我怒吼。我就顺着她的话茬儿,冲着电话大骂。先骂打电话的人不长眼“谁让你这么晚了还打电话”,然后骂电话“谁叫你响的”,接着骂别人家电视“谁这么晚了还开电视,害我宝宝没睡实在,听见我打电话了”……
这样做有点儿以邻为壑,不太光明磊落,也不太仗义,不过反正又没人真的被骂了,只要我家那口子心理得到缓解,我又没有受到伤害,这日子不就过下去了么?明天起来还是一天艳阳春光好啊。
有时候,她火气要起来了,我会一边播电视频道,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嘿,这该死的电视台怎么不演胖老头(她喜欢的《神探狄仁杰》)呢,不知道我宝宝爱看么”,这样转嫁,通常安全度过。
明白日子,糊涂过,又一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