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地行 ,@童童童童瞳 ,以及各位:
我想,如果我没有表达清楚,那么对不起。(我似乎看见有的朋友还是很乐于说我们女女关系怎么怎么具有优势。)
我想说的是——“弱点”。
我们不要忘记最初的那个问题:女女伴侣和男女伴侣相比有什么弱点?
同性伴侣之间,具有先天同质的心理特点,这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因为就如同 @大刀客的袖子 说的那样,缺少世界的另一种声音。
当然,我们不要一听见“弱点”就觉得这是否定。我们很多自立自强,追求幸福、相信幸福的Les朋友,都很愿意说女女伴侣怎么怎么好(其实,我们说不说都没有用,一个人选择谁,不会因为这个而改变),这当然是一种自我鼓励,也是事实。
但是,却也不是事实之全部。
到今天,我很相信自己会和伴侣幸福下去;但是,我仍然要自省,要警惕,因为,心理是随时作用于我们自身的。心理反应不是我们思想上明白了,就可以不发生了的。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首先我们要承认,同性伴侣和异性伴侣相比,它的优势就是彼此更深切的理解,但是劣势也在于此,彼此太过同构的心理构成,同质的心理特点。
我这样说,不是否定同性伴侣可能幸福下去,相反,只有正视我们可能面对的弱点,我们才能想办法减缓它的不良影响。
一种真正强大的关系,是不害怕承认自己的先天不足的。
我们在这里不断地说“我们为什么要装成男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启发别人,但是不能解决一个最基本的相处问题:就是:具体到某一个时间、某一件事情,我的爱人她这样说了,这样做了,我那样感觉了,我心底有那样的一种情绪了,怎么办。
不是只有很Man的Les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比如,我们,虽然都是中年妇女,经历了调动换工作这些世态炎凉,也算是懂得自我调控了,但还会有这样的心理反应。
如果她进门情绪不好,我几乎不会问她为什么,因为如果她倾诉,我即使可以为之化解,心底也会留下不良情绪的影子。我知道这些会在我控制力比较弱的时候,转化为我的负面情绪。现在,我会用她喜欢的方式,让她逐渐转化情绪。
大多数烦恼,其实是无法解决的,对我们这般年纪来说,能解决的就不是烦恼了。我们去倾听,不是不好,但有时候是一种“同归于尽”的做法,会让双方都陷入不良的心理反应中去。不如,少倾听一些,及时地、轻柔地转移注意力。
在这方面,我有过自己的教训。
我很少倾诉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但是有一些特别烦人的“狗血”事情,我如果控制不住有时候会说,有几次,她本来还平和的情绪,也因为这个不好起来。我知道她是心疼我,但是,正是这种心疼,这种同情,其实把负面的心理反应带给了她自己。
反省这些,就是提醒那些处在磨合期的朋友,不要沉溺在女女的甜蜜与体贴中,忽略了隐忧;提醒那些和我们一样积年的伴侣,不要大意,小心使得万年船。
(随后,我会更多补充说明,不好意思,“先到这里,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下”……)^_^
说来就来。
接着上午的说。
客观地说,性别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差异,其实无所谓“好”、无所谓“不好”,只是在具体事件面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作用。
生活中,有时候,男人的“粗疏”是有用的。
我和一些老知识分子很熟悉,男的女的都有。他们视我为女儿,每每到了他们家里,老两口有时候会对我“告”对方的“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多年夫妻,常常口不择言。
我发现,一般老头都是笑眯眯地不予置评,或者假装耳朵不好,胡乱打岔;老太太们就“威严”多了,甚至会很认真地纠正对方措辞上的错误。
我常常想,或者,他们历经人生的沧桑,经历许多浮沉,还能够老来相伴,除了传统婚姻本身的约束力,可能还有一点,就是先生们“装聋作哑”的本事。
反省我们两口子,已经算是不太计较的人了。但是有些时候,女子的本能还是会起作用,比较敏感,比较容易往心里去。
比如我有一段时间白天工作不忙,有空就给她短信;工作轻松,心情好,在家也很粘她。她看上去也没有高兴或者不高兴。可是,我接着几天都听到她问我“是不是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了”。我忽然明白,她女子的本能心理,使她特别敏感地把我一时兴起的行为解码为我感情的一种表达。
我的祖母去世前,跟我说过祖父冷漠。因为,卧床的祖母把手放在坐在身边的祖父手上,他把手拿开了。我的母亲不断投诉我父亲冷漠,因为,多少次她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我父亲都不回答。
其实,祖母卧病,七十多岁的祖父一个人照顾她;母亲生带状疱疹,第一时间得到治疗,正是因为父亲的觉察。
为什么女子会觉得男子冷漠,其实是因为他们通常不会把生活中的言行解码为感情的表达;女子却正好相反,很容易把生活中的言行解码为感情的表达。
这使得女女伴侣之间,更加体贴,更加温暖,更加亲密,但是,也因此,更加容易误读。这种误读发生在男女之间,因为一方的粗疏,不会造成双方的感情创伤,但是一旦发生在女女之间,这种误读,会造成双方的反复误读,从而感情受伤。
比如上面我自己的例子。如果我把她问我的话再次误读,我就会觉得她怎么变得疑神疑鬼起来,是不是她不那么信任我了?这样就会产生彼此感情微妙的变化。幸而,我及时意识到,我就解释了这几天为什么特别粘她;她也就释然。
我这样说,大家似乎觉得这没有什么,可是生活正是这样的小事情组成的,如果每天你的一句话,她的一个动作,都这样被敏感地解码,又不能及时得到向积极方向的转化,那么迟早会“堆积如山”,足够在某一问题的导火索之下,成为分手的暗中助力。
因为女女关系,缺失了男子的“粗疏”,就好像我们的饮食中缺少了粗纤维,太过精细也不健康,我们往往会主动去吃一些“副食”补充,同理,我们在心理上也应该刻意来“修补”。
修补之法,首要就在于伴侣之间应该多鼓励对方对爱的信心和对她自己的信心。
说来就来。
接着上午的说。
客观地说,性别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差异,其实无所谓“好”、无所谓“不好”,只是在具体事件面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作用。
生活中,有时候,男人的“粗疏”是有用的。
我和一些老知识分子很熟悉,男的女的都有。他们视我为女儿,每每到了他们家里,老两口有时候会对我“告”对方的“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多年夫妻,常常口不择言。
我发现,一般老头都是笑眯眯地不予置评,或者假装耳朵不好,胡乱打岔;老太太们就“威严”多了,甚至会很认真地纠正对方措辞上的错误。
我常常想,或者,他们历经人生的沧桑,经历许多浮沉,还能够老来相伴,除了传统婚姻本身的约束力,可能还有一点,就是先生们“装聋作哑”的本事。
反省我们两口子,已经算是不太计较的人了。但是有些时候,女子的本能还是会起作用,比较敏感,比较容易往心里去。
比如我有一段时间白天工作不忙,有空就给她短信;工作轻松,心情好,在家也很粘她。她看上去也没有高兴或者不高兴。可是,我接着几天都听到她问我“是不是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了”。我忽然明白,她女子的本能心理,使她特别敏感地把我一时兴起的行为解码为我感情的一种表达。
我的祖母去世前,跟我说过祖父冷漠。因为,卧床的祖母把手放在坐在身边的祖父手上,他把手拿开了。我的母亲不断投诉我父亲冷漠,因为,多少次她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我父亲都不回答。
其实,祖母卧病,七十多岁的祖父一个人照顾她;母亲生带状疱疹,第一时间得到治疗,正是因为父亲的觉察。
为什么女子会觉得男子冷漠,其实是因为他们通常不会把生活中的言行解码为感情的表达;女子却正好相反,很容易把生活中的言行解码为感情的表达。
这使得女女伴侣之间,更加体贴,更加温暖,更加亲密,但是,也因此,更加容易误读。这种误读发生在男女之间,因为一方的粗疏,不会造成双方的感情创伤,但是一旦发生在女女之间,这种误读,会造成双方的反复误读,从而感情受伤。
比如上面我自己的例子。如果我把她问我的话再次误读,我就会觉得她怎么变得疑神疑鬼起来,是不是她不那么信任我了?这样就会产生彼此感情微妙的变化。幸而,我及时意识到,我就解释了这几天为什么特别粘她;她也就释然。
我这样说,大家似乎觉得这没有什么,可是生活正是这样的小事情组成的,如果每天你的一句话,她的一个动作,都这样被敏感地解码,又不能及时得到向积极方向的转化,那么迟早会“堆积如山”,足够在某一问题的导火索之下,成为分手的暗中助力。
因为女女关系,缺失了男子的“粗疏”,就好像我们的饮食中缺少了粗纤维,太过精细也不健康,我们往往会主动去吃一些“副食”补充,同理,我们在心理上也应该刻意来“修补”。
修补之法,首要就在于伴侣之间应该多鼓励对方对爱的信心和对她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