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分会场主席确实是同胞,是金星大学附院的肿瘤科主任重楼。
大家不必在一路和部落之间奔波了,两边的进度迟早会平齐的。
番外我也会陆续搬过来。
现在不搬,是希望能够把更文先连续贴完,看着更为连贯。
主要是部落回帖的时间间隔太长,回帖非常不方便,很多时候,我是希望能回复大家写的每一条,如果做不到每一条,也希望是大部分。
更文
蔬菜星肿瘤大会的重头是最新临床实验汇报和最新的肿瘤指南发布,在主会场,万人大会。
麻教授来了,我们师徒俩坐一块儿,盯着转播的屏幕,主席台上的人像小拇指那么大,仿佛坐着三峡游船看神女峰。但是经过直播,就巨大无比了,连脸上有多少褶子都能数清楚,就像在看演唱会。
各个星系的肿瘤协会头头脑脑轮番发言,演讲过去一年自己星系的肿瘤防治亮点,还有重大突破的研究,肿瘤方向近几年的进展十分迅速,有些肿瘤获得了治愈,有些生存期大幅度延长,也有一些肿瘤久攻不下,一个熟悉的脸显示在大屏幕上,是之前见过面的重楼,他演讲的题目是《肿瘤在太阳系》,每个演讲者只有二十分钟,一个上午十几个讲者,只有他一个太阳系人。
我忽然有一种渺小感,我费心费力的做的那一点自以为不错的研究,放在这些巨大的研究前面,在巨大的患病人群前面,在闪耀发光的各星系研究者面前,只是宇宙里一粒小小的尘埃,就像我是演唱会芸芸听众里的一个一样。
太阳系人口占全宇宙的五分之一,但我们的研究对宇宙的贡献还不到五十分之一,我们病人的用药滞后其他星系好几年,我们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只有其他星系人的三分之一,太阳系现在经济比原来发达了很多,我们觉得很自豪,但在其他星系眼里,可能还人人拖着老鼠辫子,如果你们厉害,那展示出来看啊,你们的病人是不是活得更好,更久?你们的医护和研究群体,有没有为宇宙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呢?
有个来自说唱星系的研究者讲了他们的医务工作者如何通过三十年的努力,让当地的说唱星人改变了食用霉变食物的习惯,使当地某种肿瘤的发生率下降了40%,说唱星是公认的贫困地区,连口干净的饮用水都很难获得,坚持这么久的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演讲结束后,全场起立给研究者鼓掌。
我进行了反思,我为什么要做研究,做研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了糊口,还是为了刷文章拿基金升教授当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干什么都可以糊口,如果能在糊口之余,为更多的人造福,那会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吧。
那时候我很想雪梅,我不知道她会不会理解我放弃软件公司,继续读博的决定,我很想秦欢,她是个天生的研究者,我没她的天份,不过就跟弹尤克里里一样,我可以勤奋一点。
番外
尤克里里
我有只尤克里里,就是那种一直过六一节的吉他。
作为一个音乐细胞不是很丰富的人,我只会弹一支歌《好想你》,天赋不够练来凑。
异地恋是很辛苦的,我把自弹自唱的《好想你》(这是一首歌,不是一袋枣儿)发给秦欢。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班门弄斧的行为,秦欢吉他弹得不错,她学生时代抱着吉他,一脸无知少女的样子丨弹丨唱王心凌的睫毛弯弯,整个礼堂里全部的男生和部分的女生(比如我)都一脸花痴。
她的声音跟早期的王心凌很像,甜甜腻腻,但这是假象,她集鹰的眼睛 狼的耳朵 豹的速度 熊的力量之大成,每次听着她甜甜地说有学生偷懒耍滑头的时候,想象她释放出内心猛兽,用甜腻的声音怒骂学生,学生惊诧错愕的表情,我就哈哈哈哈,乐死我了。
果然,她听完后问我,你弹得那个声音像弹棉花的是什么?
尤克里里的内心受到一万点暴击。
我怒开淘宝,下了一单,过几天她也弹开棉花了。
然后发甜得腻死人的《好想你》来羞辱我的弹唱技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么想把它设为手机铃声(这当然是不现实的,你们想想我一脸严肃跟病人谈话,忽然响起“好想你好想你,西北西北好想你…………”,只能带着耳机单曲循环,在写paper的时候特提神)
我今天又发了一个版本的《好想你》(李雪莱)给秦欢,
“我就是只好想你的小毛驴,周末要不要一起去赶集?”
“好的。”
所有的祝福我都看到了,包括楼中楼。
楼里的女神们,女神节快乐,好想你也送给你们,虽然我不是天天更文,但天天会想你们。
手残不会发链接,你们自己搜吧,《好想你》(歌手:李雪莱)
这首歌的原创者是黄明志,他有个很搞笑的MV《泰国情哥》,亮点在MV。
各位美女,天天开心,岁岁美丽。
更文
会议分好几个分会场,我的注册是全会场,每个分会场都能去,注册分得很细,可以一天天买,也可以一个个会场买,注册费很高,大家似乎也很珍惜学习的机会,热门的分会场做得满满的,对于琳琅满目的分会场,我内心是茫然的,该去哪个好呢。
然后我随着食物的香味走到了展商区……。
每个会议都有支持的展商,这个情况国内外都一样,也都会摆出一些茶水小吃之类吸引人参观,虽然那些个饼干之类味道真是不敢恭维,但我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吃了个饱,然后端个咖啡开始看展商摊位,看着看着就发现问题了。
国内展会,百分之九十都是药商,蔬菜星展会,药商只占百分之十,就算是药商,也不介绍药,在发肿瘤图书、宣教资料、指南缩印版。其他都是仪器,少部分是医院用的仪器,大部分是家用的监测和康复仪器。
逛着我遇到了重楼教授,他乡遇故知,分外亲切,我问了他关于展商的问题,他说“国内现在还以药养医,所以药当然需要对医生做广告,以后医药迟早会分家,展会的模式也会向国外这种模式靠拢”
“那怎么会有那么多家用仪器参展呢?”
“医药分家以后,国内看病的成本会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而增高,病人对康复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那不如买了合适的仪器在家治疗康复,减少去医院的次数。国外看病没有那么方便,他们的病人自我治疗的意识也更强一些。”
“病人会来参加这样的专业学术会议吗?”
“会的,注册时候专门有病人参会这一栏,注册费是减免的。病人如果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疾病,了解正规而最新的治疗进展,对于治疗是有好处的,至少不容易被骗。”
“国内的医生诊疗费本来就低,如果照你说的改革了,不是日子更难过了?”
“是啊,当然,也可以提前布局,参与仪器的设计与制造,仪器比药的准入门槛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