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陈东岗
小马—张可方
副班长说:你叫小牛,他叫小马,你们是一对啊!
上网搜了一下,关于这两个演员的资料少得可怜。心里暗自为这两人惋惜,可转一念想作为一个演员能在中国电影史上创造如此经典的人物形象,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哪还有什么遗憾呢!
就如六小龄童至于孙悟空,陈晓旭至于林黛玉,一个角色足以让他们青史留名了,至于他们还塑造过其他什么人物角色,观众也许早就不在意了。
正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说的不都是一个理吗?
如果电影里少了这两个看似无足轻重的人物,真的会黯然失色的。
一根小辫子就把小牛的活泼机灵表现出来了。
就像崔莺莺身边一定要有个红娘,如果不是她勇敢机智地周旋在相国夫人、小姐和张生之间,穿针引线,推波助澜,哪有这一段美好姻缘呢?
副班长热情爽朗,勇敢能干,能说会唱,能写会画,这一切都吸引着小牛,同样也吸引着二妹子。
一见钟情的两个年轻人,通过小牛互相试探对方,猜测彼此的想法,互传心意。
小马其实也蛮帅,只是多了一份逗比式的稚气。
而小马的作用很明显,就像现在的青春偶像剧一样,男主角身边一定要有个好基友,负责插科打诨,调节气氛,增加笑料,推动剧情发展。
音乐篇
说起老电影《柳堡的故事》,相信那是许多五六十年代观众心中美好的青春回忆,也许时间流逝淡化了电影的故事情节,但是那一首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歌词清新的主题曲《九九艳阳天》却被流传下来了。
作曲家高如星虽然是山西人,但却精通江南民歌的各种小调,被大家誉为音乐天才。他的夫人说,和他谈恋爱的时候,听他唱歌比和他说话都多。
影片的摄影师蔡济渭接受采访时说,这首歌在电影还没有拍出来之前就已经流行了。
大浪淘沙,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确实是经得起时光的检验的。
《九九艳阳天》的旋律贯穿了整部电影,曲子一共有四小节,每一节都是一个小故事,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又渲染人物的心情,既烘托了环境,又升华了主题。
故事在优美的旋律中娓娓道来,就像一首抒情诗一般浪漫美好。
有时是像那条弯弯的小河一样舒缓旖旎,有时又像转动的风车一样轻盈明快,有时像河边杨柳堆烟一样裹挟淡淡的幽怨哀伤,有时又像苏北三月艳阳天一样明媚多情…
电影在新四军进村时碰壁展开了,解决问题的是副班长李进,他提议新四连给房东田大爷修房子。
九九艳阳天的歌声第一次响起来了,漂亮有朝气的副班长展示了他的帅气能干,他一边歌唱,一边和战友们干活,略带稚气的脸上是神采飞扬的青春,那种充满希望的热情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观众。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那
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风车呀风车那个伊呀呀地唱啊
小哥哥为什么呀不开言
歌声中,二妹子出场了。
她略带羞涩地看着年轻的战士们为自己家修房子,在众多的热烈的目光中,她很明显感受到有一双不同一般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
年轻帅气的战士和漂亮善良的房东姑娘一见钟情是理所当然的。
李进在战斗中手臂受伤,星期天在家里休息。二妹子向李进表露了自己的心意。
尽管他们的爱情受到了很多非议,指导员还专门找了李进谈话,叫他以民族解放事业为重,不要纠缠于个人的感情之中。但是刚刚萌芽的爱情轻易不会夭折,指导员的话让李进陷入了甜蜜的苦恼中。
毫不知情的二妹子也沉浸在这种幸福中,在明媚的艳阳天下,她尽情歌唱着自己心中爱情。
九九艳阳天的歌声第二次响起来了。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想把那军来参
风车呀跟着那个东风转那
哥哥惦记着呀啊小英莲
风向那个不定那个车难转那
决心没有下呀怎么开言
临别的前夜,二妹子找到了李进,告诉他自己不幸的遭遇。李进为自己沉浸在个人的情感不能自拔而忘记了革命事业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营救二妹子,攻下蒋桥,刘胡子被炸死了,柳堡减租减息,爱情的阴霾逐渐散去,曙光隐隐可见。
“九九艳阳天”第三次响起来,前奏使用了扬琴,情人的心情也随着歌声激动,二妹子和副班长于是激动等待,他们充满希望。
这次歌唱的是副班长的好哥们小马,他双手划桨,坐在船头的副班长一脸沉思。
观众们同样憧憬着这种互相等待,彼此忠诚的美好情感中。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告诉小英莲
这一去翻山又过海呀
这一去三年两载呀不回还
这一去呀枪如林弹如雨呀
这一去革命胜利呀再相见
心诚则灵,久经考验的感情终于有了美好的结果。
五年之后,已经是连长的李进回到了柳堡,重遇了早已参加革命成为干部的二妹子。
“九九艳阳天”第四次响起的时候,影片就要结束,我们听到嘹亮的歌声,体会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无意中才发现,李进的双手第一次抱住了二妹子。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告诉小英莲
哪怕我你一去呀千万里呀
哪怕我你十年八载不回还
只要我你不把我英莲哥哥
等待你我胸佩红花呀回家转
歌声恒久远,经典咏流传。
崔永元说:小时候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感觉不到它的美,长大以后再看,才知道朴素和含蓄的感情时最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