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雕刻经典岁月沉淀精华
一部1957年拍摄的电影,经过现代技术的修复以后,添加了字幕,音乐和对白更加清楚,画面比原来更有质感,故事情节也显得更紧凑丰满。
整部电影像山水画一样精致,像抒情诗一样唯美,像心理小说一样充满真实细腻的人性光辉,实在让人惊叹。
从小说的创作到编剧的改编,从演员的选角,场景的搭建,道具服装,摄影灯光,美工化妆再到主题歌《九九艳阳天》的诞生,无不凝结着台前幕后所有创作人员的满腔心血。
崔永元导演的《电影传奇》为观众揭秘了电影背后一连串不为人知的往事。
经典需要时间来检验。
突然想起,多年以前陈国志给我做饭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就算简单炒一道菜,你也要花时间和功夫,甚至还有投入感情,这道菜才能好吃。
啧啧,这老头儿,真是无处不在了,看部老电影,也能想起他。
人物篇
二妹子—陶玉玲
崔永元在《电影传奇》里提到: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陶玉玲演的二妹子特别有味道。这个二妹子是哪里找的呢?
其实找这个二妹子可是费了老大的功夫了。当时的编剧胡石言和黄宗江跑遍了全国各大文工团,最后看上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年仅23岁的演员陶玉玲。等导演王苹看到正在下乡到处演出的陶玉玲时,她因为经常化妆,眼睛被感染了,又肿又涨。
还没有恋爱经验的的陶玉玲自己也认为她貌不出众,既没有二妹子那么淳朴,也没有二妹子那么可爱,所以从来没想过好运会从天而降。
导演王平力排众议,她的一双慧眼看到:陶玉玲的小酒窝比她的眼睛更迷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机遇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
陶玉玲貌不惊人,可镜头中的二妹子为什么就那么楚楚动人,让人难以忘怀。
当时的摄影师曹进云和蔡济渭,为了把二妹子的神韵拍出来,陶玉玲去到哪,他们就跟到哪,为的就是寻求人物的最佳上镜角度。
据说,陶玉玲的45度侧面是最漂亮的,所以电影里的二妹子是坐在小船上,侧面出场的。
二妹子的对白非常少,加起来不过208个字,比她弟弟小牛说的话还少,但是人物塑造得非常丰满传神。
摄影师功不可没,虽然两位年轻人不过二十出头,初出茅庐却有大师的手笔。
一连串镜头特写将一位恬静秀美,情窦初开,又欲说害羞,憧憬着美好爱情的农家姑娘表现得精准细腻。
副班长(李进)—廖有梁
比陶玉玲还小三岁的廖有梁饰演男一号副班长的时候,还不满二十岁,在很多观众的眼里,长着一副娃娃脸的他还只是一个朝气蓬勃,英姿勃发的英俊少年。
虽然身材并不高大魁梧,但匀称挺拔,一张朴实却带着水乡灵秀的笑脸,一双神采飞扬的浓眉大眼,一口略带江南口音的普通话,一件白衬衣,一身旧军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那个阳光灿烂,器宇轩昂的副班长。
他,有孩子般的单纯稚气,少年的多愁善感,青年的俊朗潇洒,还有战士的英勇阳刚,侠骨和柔肠。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帮助田大爷修房子的副班长,一边干活一边唱起“九九艳阳天”的时候,那种神采飞扬,潇洒阳光迷倒了多少观众啊!
为了个人的感情转业留在地方,这是一个战士死也不能接受的。没有国哪有家,这就是军人的侠骨柔肠。
我们的理想就是解救千千万万的二妹子,解放全中国。
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呀哪怕你十年八载不回还
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忘呀只要你胸戴红花呀回家转
指导员—徐林格
小时候看电影,看的是热闹,往往会忽略一些东西。
就像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往往不是出现在最显眼的地方,容易让人恍惚间就错过了,等到某一天你醒悟过来的时候,不禁叹息一声,哦,原来一直在你的身边。
电影《柳堡的故事》以前也看了很多遍,一直都觉得二妹子善良甜美,副班长漂亮有朝气,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曲折动人,可总觉得里面还缺了点什么。
究竟缺了什么呢?
说不清楚。
直到很多年以后,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指导员。
这个指导员,连名字都没有,也许就是军队里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中的一员,可是这个角色却闪耀着一种温暖而充满人性的色彩。
一身戎装,五官深邃,眼神坚毅,气质儒雅,骑着高头大马,飒爽英姿。是不是比漂亮却显得青涩单薄的副班长,更有成熟男人的魅力呢?
近距离看,轮廓和气质,都无可挑剔。扮演指导员的演员名叫徐林格,和陶玉玲、廖有梁一样来自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时年27岁。祖籍天津,出生在北京,因为家贫从来没上过学,但天资聪明,自学文化知识,书法和绘画,多才多艺,尤其擅长写仿宋字。他,不仅有着英俊的相貌,儒雅的气质,翩翩的风度,还有着很好的表演天赋。连续在电影《上甘岭》、《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中,塑造了不同性格的指导员形象,被广大影迷称之为“第一指导员”。
在众多老电影中,为了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好像所有的主人公不管男女只有革命的事业,而没有个人的情感,更不能谈恋爱。就算有一丝爱情的苗头,导演也要把它掐灭在摇篮中,《红色娘子军》的洪常青和吴琼花是这样,《烈火中的青春》雷振林和高山也是这样,他们在革命战争的年代,不能有儿女私情,男女之间只能有崇高的革命友谊。
而《柳堡的故事》的中指导员,却给那一片光秃秃的树林里涂抹了一层橘黄柔和的光彩。
部队战士是没有资格谈恋爱的,更不能和地方的姑娘谈恋爱,这是禁区。
然而,帅气有朝气的年轻战士和恬静漂亮的房东女儿在阳光明媚的艳阳天里相遇了,一见钟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作为指导员,他既要严明军纪,恪守制度,但也能理解年轻人禁锢不住的萌动情感。他看着副班长李进从一个小鬼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心情是复杂的。在李进面前,他是革命的领路人,是一个领导长辈,更是一个贴心大哥哥。就像一个高三的班主任发现自己重点栽培的尖子生高考前陷入恋爱中不能自拔一样,如果简单直接粗暴地处理,棒打鸳鸯,后果只会适得其反,两败俱伤。
指导员啊指导员,你也才年仅27岁,为什么就像37岁一样,那么成熟稳健,运筹帷幄,处理起困难问题来,却是有理有节,游刃有余呢?
就这么一句简单的称呼,就能看出指导员对李进的深厚情感,那是一种长辈对晚辈,领导对下属,老师对学生的特有的喜欢和倚重。
谈话是在私底下的,氛围轻松,没有任何压力中进行的,脸上始终带着令人信服的微笑。
态度是明确,立场也是坚定。
有理解,也有欣赏和信任。
语重心长,循循善诱。
爱情和事业,个人情感和民族大业,孰轻孰重?
不仅仅是口头上简单说教,还有方法上的指导。
这样的指导员,来一打都不嫌多!
喝口水,都是那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