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岁以后,基本上不怎么学唱新歌了。去k歌时经常被人猜出年纪,心里不免也有些惭愧,为什么不可以以年轻人的思维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呢?
好吧,昨天听到一首新歌,感觉很美,旋律接近中国新民歌式的小调,但糅合了流行音乐的那种清新,歌词有种田园诗的脱俗恬静,意境悠远,回味犹甘,特意分享一下。
烛光泛舟
演唱:张津涤
作词:覃少东
作曲:尹庆全
点燃一盏烛光让它照亮你的前方
织就一撒渔网携着它泛舟村外荷塘
你的脸庞又在湖心荡漾
我的感伤别再溅湿你的衣裳
多少城里的月光暗淡在无眠的晚上
多少奔放的车厢载不完沉重过往
故事的变迁总要通过时间来收场
结局的篇章能否写出当初的柔肠
今夜的烛光如能再次温暖你的胸膛
愿那流萤送来阵阵稻花香
我撒渔网一张再划木桨一双
淡定的游荡从容收获你的莲房
多少城里的月光暗淡在无眠的晚上
多少奔放的车厢载不完沉重过往
故事的变迁总要通过时间来收场
结局的篇章能否写出当初的柔肠
多少城里的月光暗淡在无眠的晚上
多少奔放的车厢载不完沉重过往
故事的变迁总要通过时间来收场
结局的篇章能否写出当初的柔肠
结局的篇章能否写出当初的柔肠
高估的爱情
经常发现同志群里,为什么老是有那么多虐心的爱情事故呢?
说到底,是我们都高估了爱情。
认为它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人生的标配,经济学上说的刚需。实际上很多人是一辈子也遇不到爱情的,正如陈国志自己掏心窝子对我说过很多次,如果没有遇到我,他这一辈子可能就这样和他那没有什么感情的老婆凑合下去,到死也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滋味了。
在很多国人眼里,不管有没有遇到爱情,只是年纪到了,心里就想要找个人结婚,婚姻就像大年三十的煎堆一样,人有我有。要不然就会被周围左右的人诟病,被主流社会唾弃。所以就在自己的条件范围内找个条件相当的人,然后组成一个家庭,结婚生孩子,搭伴供房供车一起过日子。生活中互相照顾来降低现实中的各种风险。
很多没有遭遇过爱情的人理所当然地误认为这就是爱情了。
常常在成家以后才醒悟发觉婚姻和爱情其实是另一回事,可是离婚的成本又太高,所以婚内出轨便成了常态。
广州百分之三十三的离婚率也可以看出很多人意识到勉强在一起和当初的草率是很难得到幸福的。
离婚率高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的标志。
异性恋人群里,都有那么高的离婚率,更何况少数人群的同志群呢?离离合合是常态,爱情就显得弥足珍贵。
所以,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就会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为爱付出,哪怕遍体鳞伤。
张爱玲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可爱情这回事,就像鬼一样,说的人多,见的人少。
不撸帝上多少人发表名言:千人宠不如一个人懂。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也许自虐和被虐也是一种心理需要吧!
不过,依我看来,与其纠结于一个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为什么不用心去开始另一段感情呢?
爱情的空窗期里,那就享受属于自己那份孤独寂寞,静下心来做一点积极有意义的事情:
三十岁就应该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尤其是职业规划,这是关系到你一生的幸福。没有爱情不会死,没有钱就会死得很惨。
趁年轻多孝顺父母,多陪伴在他们身边。树欲静时风不息,子欲孝时亲不待也是人生一大遗憾。
年纪越大会发现,纠结于一份感情是很累的。但是好朋友就不一样,彼此的界限分明,所以友情常常可以地久天长。多用心交三五个知己朋友吧,他们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
一个自律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一个成功的人肯定是一个自律的人。没有伴侣,没有儿女的同志更需要自律,年纪越大越要锻炼身体,爱自己才能爱别人,随时记住要保重自己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
对未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世界上发生奇迹的几率很小,不要奢望一夜暴富或者有一天小贝突然会来到你身边说喜欢你。未婚同志孤独终老的几率非常大,所以你必须要为自己晚年的养老做好规划,以哪种形式度过最后的几年,在无法动弹的情形下怎样离开这个世界会更有尊严。
在追求感情的路上,不要因为任何人,任何事伤害自己。在这个世界,没有谁值得你这么做,自暴自弃,自伤自残只会徒增别人对你的厌恶。在真正的爱情面前肯定是以互相尊重,平等相处为基础的,除非你是个彻底的受虐狂。
心中要有爱,不仅仅是对待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善待身边的人,我始终相信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世界会善待他的。
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对世界要有好奇心,终生学习,憧憬未来,哪怕八十岁了也要坚定相信爱情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