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2013年1月4日上海阴
元旦放假回来后上班的第一天,来不及各种不适应就开始处理放假期间积压的邮件了。
早已养成了手机收邮件的习惯,所以一些紧急的邮件早就在放假的时候就及时回复了,今天用电脑处理的,都是一些不那么要紧的邮件,所以倒也算轻松。
可能是几天没有上班的原因吧,总觉得办公室内的空调格外不给力,亦或是窗外要下没下的雪带来的寒气?好吧冬日里,大家都注意保暖吧。
这个难熬的假期总算是过去了,终于我和小刚都已经回到了上海,又一件大事算是处理完毕了。
那个雪夜,送走了小刚和蔡冰,心里一个人空落落地回到我们的小家,各种不适应。
第二天一早,我就驱车赶回金陵府,实在不想一个人在魔都跨年,不过心里依旧牵挂千里之外的小刚。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小刚和蔡冰的婚礼格外轻松,或许是因为在女家办的原因吧,所以蔡冰的家里并没有大操大办,在当地人的习俗看来,这本就应该是在男方办的婚礼,没必要再娘家大作操持,所以其实也就是宴请了一些亲朋好友吃一顿而已。
31日中午,吃了一顿饭,就算完成了这次老家的婚礼,倒是远远比我想象中的简单。更令我开心的是,小刚也没怎么喝酒,这倒是颇令我意外的。
晚上的新年倒计时,没有小刚的我,就只有陪着父母看电视。反倒是那晚的大个卫视争奇斗艳,好不热闹,遥控器都快被按坏了。不停看着各大卫视(包括央视)的晚会,同时跟微博的博友讨论着各个卫视的晚会节目,好不热闹。
知道他不方便接电话,所以零点整的时候,对着屏幕,默默地在心里跟小刚说“新年快乐!”。
一早,还在床上,就打电话给小刚的父母,给他们拜年,老人家并没有去蔡冰家,而是就呆在家里,因为在他们眼里,毕竟小刚的这次“婚礼”已经是举办第二次了,所以二老没有赶去女方家里。电话中,二老倒是格外开心,感受的出来,他们也是真心喜欢我这个干儿子,我也颇为欣慰。曾几何时,一直想象着,如果有一天小刚的父母要是知道了事实真相,是否还会如此热情的对待我吗?
南京的元旦,超级的寒冷,窝在家里哪儿都不想去,只有母亲要去买菜的时候才陪她出门。在家陪小侄子看动画片、打ipad,也颇为开心。小家伙每天晚上都要缠着我给他洗澡、陪他睡觉,唉,被这小家伙搞得累死了。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给他盖被子,一句“叔叔,我要尿尿”又常常逼着我半夜爬起来给他端尿盆,忙得不亦乐乎。
2日晚上,赶到火车站去接小刚和蔡冰,当然还有徐莹,总算能把两位凯旋而归的战士接回了家。回家后,来不及亲热,第一件事就是把小刚里里外外的衣服全部脱下来,分批丢入洗衣机里好好洗了一遍,当洗的干干净净的小刚红扑扑的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此处省略100字。。。
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两个人窝在家里看电视、收拾家务,本来约了几位朋友去逛街的,也改为一场羽毛球了。这或许就是我和小刚的生活,有逛街的闲工夫,还不如打场球来得痛快呢。
连续8天的上海,号称史上最悲催的工作日,也只好慢慢熬了,今天是第一天。
看到有不少朋友在天涯加我为好友,或者私信问我QQ号码,这一点想请大家原谅我们,因为我和小刚都是比较低调的人,在天涯开贴,本来就只是想记录下我们相识10年、相恋7年的点点滴滴作为纪念日礼物送给小刚的。没想到受到大家的厚爱,真的很感谢大家。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QQ本就用的不多,而MSN又完全是实名认证的,所以在这里只好跟希望跟我们QQ聊天的朋友致歉了。
如果大家想交流的话,或许可以在新浪微博上找到我们,ID就是“七年不痒ING”,或者可以在天涯留言,我们都会及时回复给大家的,多谢多谢!
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上海,向诸位问候午安!
【182】春运,中国人胸口永远的乡愁~
2013年1月21日上海阴有小雨
魔都今天灰蒙蒙的,空气质量“中度污染”。
可比这阴霾的天气更令人难受的,或许是一票难求的春运火车票~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跟如临大敌一样,因为全球生物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每年都如期而至,从不爽约。
我们,也在其中。
唯一幸运的是,我现在不用回帝都了,避开了春运的魔爪;可,小刚依然还在经受着春运的考验,只不过我们的选择很多,可以买飞机、高铁、软卧,硬卧,尽量避开最难争抢的硬座车票,算是幸运的。
这段时间关于“抢票软件”的事情,微博上吵闹的沸沸扬扬,有些话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最开始知道了360抢票浏览器,完全没当做一回事情。一日闲来无事,我也手贱的点击下载了,小试之后,发现真的是神器,抢票的速度明显快于手工操作。
当日就当做八卦新闻在晚饭后小刚,小刚说了一话:“咱还是别用了,给民工留条活路吧~”
那句话,让我觉得背后发凉。
是的,我在反思这件事情。这几天也关注关于这方面的评论,但实在不能苟同铁道部、工信部的那些所谓官方的所谓“抢票软件不道德、插队”的说法。其实360抢票浏览器实际是买票不用反复输入验证码和提交订单,相当于替用户做了很多工作,节省了时间。在12306网站查询车票,原本需要用户盯住网页的“查询”按钮,在允许点击的情况下提交查询;抢票工具则是根据“查询”按钮状态,自动提交查询,在有票可预订时则会给出提示。
实在不明白,这和电话购票时使用具备“重复拨号”功能的手机有什么区别?
再说,去年12306网络瘫痪,但我亲身的体验是:带宽20M和1M状态下,完全不一样。1M状态,连网页都刷不开;但是20M,却真的可以抢到票。那拥有20M带宽的用户,是不是也算“不道德、插队”呢?
社会毕竟是随着技术的提升而进步的,但我很困惑的是,铁道部和工信部有时间约浏览器网络供应商“谈话”,难道不能把自己的网站容量再扩充一些吗???
这么烂的系统,究竟当初是如何通过抗压测试的???投资N亿的网络购票系统,永远都是如此的脆弱吗???
对于弱势的民工群体,新浪网每天都有这样的报道,他们因为没有网银、不会网络、没有电脑,只能在寒风中起早贪黑的去火车票代售点排队买票。很想说的是,为什么不能在票务系统中预留出1/3或者1/2的票量仅限窗口出售呢?否则,就算没有抢票软件,依然热点方向的火车票还是会在几分钟之内被网络购票秒杀的。试问,弱势的民工群体,还有回家的可能吗?
再来说说站票半价问题吧。这是一个N年前我就觉得极为不合理的问题了,现在终于开始有人讨论了。
为什么卧铺有着软弱、硬卧、上铺、下铺的区别;坐票有着商务舱、一等座、二等座的区别;可唯独站着和坐着却是一样的价位呢?花了同样的金钱,却不能享受同等品质的服务,这符合社会公平原则吗?当然,我无法奢求完全的社会公平,毕竟很多事情确实是做不到公平的,但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站票半价就真的这么难吗?
真的会有价格损失吗?这么大流量的运力,会有损失?就算有,也完全可以适当调整卧铺车厢价位而平衡一下啊。
毕竟买得起卧铺的人,还有选择飞机的权利。而对于背井离乡的打工者来说,一纸火车票,是联系他们与家乡唯一的纽带。
又一轮冷空气来了,很多地方又开始下雪了。
希望在这样的天气里,归乡的人,都能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