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琥珀在那个礼拜六没有见到卓语冰。
礼拜天也没有。
接下来的一周都没有。
卓语冰的短信一如往常的简洁平淡,但是琥珀从里面读出了从未有过的隔阂与距离。
这时琥珀才开始紧张。
她才开始反观自己那个晚上是不是太过冲动。
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某种默契与平衡。
令冰姐不安或者不能接受?
琥珀心中开始忐忑不安。
她想跟卓语冰见上一面,她想当面跟她表明自己的心意。
无论冰姐是怎么想的,她都想亲自听她讲出来,给她个明话儿。
可是卓语冰无意再到阁楼。
“这些日子都会去母亲那里陪陪她。”卓语冰在短信里这样说。
琥珀又沮丧又无奈。
卓语冰并没有骗琥珀。
她是天天都到母亲那里。
她知道,海海的事终究让母亲揪心。尤其是现在尚无结果,更会让她悬着一颗心担忧不停。
这是老年人典型的心理特点吧。
生活平静安稳,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操持需要操心的事。
于是一丁点儿事情就搁在他们心中难以释怀。
更何况是外孙学业这样的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大”事。
她心中有N多想法N多见解也有N多抱怨N多唠叨。
这个时候如果身边有个人可以絮絮叨叨地念叨一下指责一下,也许可以让她感觉好受一点。
卓语冰心甘情愿地回家充当这样的角色。
卓语冰自己都发现,这两年来,她对母亲的态度在发生着不经意的却是很大的变化。
如果说她对母亲始终是一如既往的孝敬、顺从、忍耐、好脾气地迁就,那么,不同的是内心那几乎无从察觉的细微变化,她的这些孝敬、顺从、忍耐从以前的努力克制变成了现在平静包容。
她不知道这个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也许,是从发现母亲额上那一缕醒目的白发开始?
年满七十的母亲头发早就花白。
这似乎是一个老太太最平常的模样。
卓语冰却是在两年前一个傍晚忽然“发现”。
那天她从母亲家里出来,走出单元门后回头去跟站在阳台上目送她的母亲再次告别(母亲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站在阳台目送她离开的习惯,这两年渐渐有了),她看见站在夕阳光中的母亲,一缕花白的发在随风中微微扬起,格外醒目。
这是她第一次发现,母亲真的开始老了。
母亲逐渐佝偻的身影,在夕阳中显得那么孤单和弱小。
那个瞬间,卓语冰被一股酸酸软软的力量击中,只觉整个胸腔都鼓胀着某种酸疼和柔软。
妈妈真的开始显老了,她这样想到。
卓语冰这些日子天天回到母亲身边。
这固然是她自己感觉的职责所在——回家去听母亲的唠叨,舒缓她心中对海海的事情的焦虑。
心底深处,卓语冰也清楚地知道,这是她在刻意回避——回避去跟女孩见面,因为她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继续。
她的心依然慌乱失措。
她连回复女孩的短信都觉出前所未有的吃力和措辞困难。
那天,女孩打来电话问可不可以跟她见一面,她几乎是慌不择言地说,“我们……暂时不要见面了吧……”
“冰姐!……”
这话是不是终究刺痛到女孩?电话那头的音调忽然高亢。
“不是你的原因,不是……是我自己……是我自己的问题……”她慌忙解释。
最后是怎么挂断电话的都完全不知。
有生以来,她似乎还从来没有这样失态过。
心乱如麻。
放下电话卓语冰才发现,她本来可以把不能见面的事实讲得更委婉让女孩更能接受一点。
谁知,慌乱之中她竟然根本无法去细想去组织语言。
她的确暂时也无法跟琥珀见面。
因为她已经请了年假要带海海去旅游。行程早已安排妥当。而且,旅行行程是海海自己制定的。
海海在电话里说,等和妈妈一起到了旅游的第一个目的地时候,会给妈妈讲那个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深思熟虑,这孩子竟然会用这个词。
卓语冰心里暗笑一下。
要等到旅游目的地后才讲那个决定,卓语冰又不得不轻轻感叹一声,他居然这么沉得住气,看来儿子真的在慢慢长大。
海海真是等到他们到了旅游的第一站、一个著名伟人陵墓时,郑重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好了,我决定复读,再考一次,一定要凭自己的本事考上那所高中。”
说完之后海海望着妈妈,稚气未脱的脸庞上写满孩子气的坚定和决心。
听了儿子的这个决定,看着儿子的这个模样,卓语冰情不自禁地把儿子揽入怀里抵着儿子的额头亲了又亲,“好孩子,好孩子,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她极度的欣慰和狂喜还没有尽情表达,就被怀中的儿子用力挣脱,“妈妈——”,海海一边从她怀里挣脱出来一边红着脸往四周看,很难为情的样子。
“哦,妈妈不好,妈妈太高兴一时忘形了。”卓语冰向儿子道歉。
她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特别把自己当个大人,想要成为一个男子汉。
一个男子汉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中被妈妈亲额头呢?
多么的难为情。
“来,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卓语冰期待地问。
“嗯,我想吧,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消沉就服输吧?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这才是一个勇敢的人该有的选择。”看来,儿子是真正的经过深思熟虑,卓语冰无比欣慰地听着儿子继续说,“你说,他失败过多少次?”海海指着眼前的碑刻说,“可是,他从不言败,老师说,他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依然坚持屡败屡战,正因为他的不懈努力才成为一代伟人。”
卓语冰似乎这个时候才明白海海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成为这次旅行的第一站。
请年假带儿子旅行,是海海回老家看爷爷前就定好的事。
“任何时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生命中最好的事情。”卓语冰跟海海说。
海海问妈妈有多少天的假期,他说他想“亲自”制定旅游计划。
“好一个‘亲自制定’”卓语冰笑,“那好,这次旅行行程地点、时间的安排全权交给你,妈妈做好后勤,提供一切可行性保障。”
“欧耶!妈妈万岁!”海海欢呼。
后来卓语冰才知道了儿子“精心制定”的行程计划。六朝古都,著名山岳,海滩。
也是更后来她才听儿子这样解释他的旅行意图,首先,拜谒伟人,汲取一个屡经挫败的伟人的人格力量;其次,攀登名山,体验攀登高峰的艰辛,磨砺意志毅力;第三,畅游大海,宽阔自己的心胸和见识。
海海一边解释一边问妈妈,“怎么样?是不是精心制定精心策划?”
“嗯嗯,真是非常用心呢”,卓语冰由衷夸赞,“完全是齐海鹏版的‘今之成大事者’的三境界。”
“那?还有‘古之成大事者三境界’?”海海好奇地问。
“对呀”,卓语冰跟海海讲王国维的三境界。
海海听得入神,连连感慨,那相见恨晚引为知音的神情让卓语冰忍俊不禁。
而当妈妈的卓语冰更深的感慨是,儿子真的在一天天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旅途中的某一天,海海不无得意地说,“我就知道妈妈会更倾向也更赞同我复读。”
“哦?是吗?为什么这么说?”卓语冰没有表态,只是反问。
“因为妈妈曾经说过,‘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海海很自信地回答。
卓语冰没有去跟儿子解释她所说的“担当”的各种含义,她只是笑着看着眼前这株茁壮成长的小苗,实在是欣慰无比。
因为海海做出决定的这个“担当”,是最具勇气也最具力量的一种。
这棵小苗令她称奇。
这棵小苗让她自豪。
他们娘儿俩开初都没有谈到父亲齐伟会对这个决定的看法。
刻意回避了。
后来的一天卓语冰问,“你的这个决定爸爸知道了吗?”
“嗯,跟妈妈讲的那天也给老爸发了短信讲了。”
“哦?就这样?”卓语冰好奇地问。
“嗯,就这样。”儿子很酷地答。
“那,爸爸怎么说?”卓语冰笑问。
“嗯,我跟爸爸说,他的想法我都知道,不用再重复了。如果他还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找妈妈讲。我只负责制定大政方针,至于爸爸有什么意见,妈妈可以搞定他。”说完海海扮一个开心的鬼脸。
儿子的回答让她刮目,而看着儿子开心又信心坚定的样子,
卓语冰再次想要在他的额头上亲一下。
这孩子,真是她生命中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