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从那天晚上起,卓语冰和海玥成了好朋友。
海玥比卓语冰大两岁,那年15岁。
卓语冰念书早,5岁就上小学一年级。
因为母亲孟鹃信奉“早栽秧苗早打谷,早生孩子早享福”。孟鹃自己没有享受到早生孩子的福气,但是她希望女儿能早一天念完书工作了让她享享福。
卓语冰天资聪颖,上学念书这样的事倒完全没有让她操什么心。
在同龄人中,海玥也显得比其他人更稳重成熟。
海玥是一个很文静秀气的女生。也很沉默。
沉默少言除了跟她的个性有关,好像还跟她的身体有关。
海玥似乎有什么病,身体不太好,几乎不能参加什么剧烈运动,体育课都基本是不上的。
那时女孩子们喜欢的各种课余活动她也几乎不能参加。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海玥常常落单。
可是,有了卓语冰这个朋友,她就不再是独自一人了。
卓语冰觉得跟海玥很投缘。
她很喜欢海玥安静的性格。文静。温和。
而且,她发现海玥根本就是一个才女。
喜欢读书,看人论事颇有自己的独到见地。
卓语冰也是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
在这一点上,她受父亲卓文澜的影响不小。
从这个意义上讲,她对卓文澜不无感激。
在政府机构做文职的卓文澜多少也算一个文人,所以家里有不少的书。
他也会指点小语冰看书。
那时专门的儿童读物很少,所以卓语冰看书很杂。
在求知欲特别强的年龄,如饥似渴地把所有能找到书都看了个遍。
她特别喜欢跟海玥讨论关于书的人与事。
海玥完全称得上她整个高中时期无话不谈的知己。
而海玥喜欢画画的爱好也影响了她。
卓语冰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并热爱上绘画的。
海玥说,只要拿着画夹画笔坐下来,面对眼前的风景,她整个人就会安静下来。她特别喜欢这样的时刻,她戏称这是她与她衷心热爱的自然交流对话的时刻,也是她在跟自然“谈情说爱”,或者说,是她在向自然“示爱”。
海玥的这个说法开始让卓语冰觉得很新鲜,后来,当她拿起画笔时,她就完全能明白海玥说的是什么又为什么会这样说了。
海玥还说,这样的时刻,跟读书一样,是她感觉最美好的时刻。
而卓语冰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来看,画画时的海玥,也是风景中的风景,是很美好很让人沉醉的画面。
女孩子画画,真好。
自然而然地,她开始跟海玥一起拿起画笔。
卓语冰的高中生活可以说过得风生水起。
除了交到了海玥这个最要好的朋友。
卓语冰也是从高中开始谈恋爱。
是真正的早恋。
在同龄人中卓语冰很引人注目。
这跟孟鹃对她的调教和培养很有关系。
孟鹃虽然自己长相普通容貌平平,但她历来认为女孩子的外貌跟内里一样重要。孟鹃有一个朋友在青少年宫当舞蹈老师,所以自卓语冰上小学起,孟鹃就把卓语冰送到了朋友的班上学习。倒不是为了把卓语冰培养成一名舞蹈演员,而是要小语冰从小就有挺拔的身姿和优雅的体态。
这种以形体塑造为重点的舞蹈培训一直持续到卓语冰的初中阶段。
高中时的卓语冰,已经出脱得亭亭玉立,任何时候她在人群中,都有种鹤立鸡群的独美。
她更成了正值多情怀春年纪男孩子眼里心中的梦中情人。
追她的男生很多。
她中意的也有。
在她当学生的那个时代,早恋是相当离经叛道的行为。
可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或左右卓语冰。
即使在母亲孟鹃的高压下,她依然我行我素不管不顾地跟男孩子谈着恋爱。
做小学老师的母亲对她一贯严厉,要求也非常高。
卓语冰很小就发现了这一点。
她发现只有她学习成绩非常好(从进校门第一次考双百分起,她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任何事情都做得十分的出色,远远超过同龄人的出色,才能从母亲那里博得一句两句很勉强有保留的赞许。
所以从很小的时候起,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都要“出类拔萃”,成为卓语冰对自己的要求。
所以卓语冰再清楚不过,早恋,但绝不能影响学业。
而她的早恋也从未影响她的学业。
她有自己的原则,她不跟成绩差的男生“谈恋爱”。
有一次好像是海玥跟她聊天,问她,“你挑选男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呢?”
卓语冰做出很严肃认真的模样一本正经地回答说,“两个条件:一是要个子高大;二是要成绩好。”
海玥正跟她开玩笑说简直堪比古代才女招佳婿的标准了。
正嬉笑间,谁知她俩的这番私房话被另一个大嘴巴女同学听到了,于是卓语冰的择友标准被迅速扩散开来。
于是同班同年级甚至高年级的男生都得到某种鼓励或暗示般,凡是个子高大、成绩又好的男生都觉得自己有竞争实力,就特别喜欢跟卓语冰套近乎献殷勤。
这一度成为了她们年级甚至学校的热议话题。
在卓语冰身后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地议论她的同学很多,卓语冰倒是落落大方视若无物的坦然面对。
受不了的这种“不良风气”的是她的班主任老师。
在几次三番找卓语冰谈话依然无效后,她请来了家长孟鹃。
孟鹃知道后震怒,把卓语冰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怎么小小年纪就这德行?跟个狐狸精似的,是不是就想学那‘狐媚偏能惑主’的苏妲己啊?……你不要脸我还顾惜自己的面子呢……”孟鹃骂她的话非常刺耳。
卓语冰一言不发地任由她数落、嘲讽、斥骂、教训。
她既不顶嘴也不认错,更不会有任何的“绝不再犯”的“承诺”。
孟鹃看她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气得就差没捶胸顿足,可终究莫可奈何。
因为,她慢慢发现,除了一意孤行地早恋这事儿,卓语冰依然是无可挑剔的学生和女儿。
她的早恋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她还是学校永远的第一名。
孟鹃第一次领教了女儿的犟脾气。
以成绩论英雄的班主任老师后来对这件事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了。
因为连老师们都发现,跟卓语冰在一起的男生,为了能真正“配得上”她,都会相当发狠地把成绩提到数一数二的位置。
老师们最终也一边摇头一边无话可说。
所以整个高中时代,卓语冰身边始终有男生围绕。
但是,她自己很明白,她心底里最亲近的人还是海玥。
只有海玥。
海玥才是她真正的无话不谈最亲密的人。
很多事情很多感受包括很多委屈,她觉得,只有跟海玥倾诉之后她才会释怀。
海玥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定心丸和镇静剂。
而身体的亲近与亲密,也只有跟海玥。
卓语冰高中时代的早恋是相当清水的,她跟那些男孩子几乎连手都没有拉过。
跟男生的身体接触是她那个年纪还不能接受的事情。
那时的卓语冰最喜欢的是在午休时间或者某些申请了可以不回家的晚上跟海玥一起挤在一张小床上的时刻。
她喜欢紧紧地挨着海玥,用手挽着海玥的左手臂,依偎在海玥的左肩,并且把头抵在海玥的肩头。
海玥似乎已经习惯了她这个依恋的姿势,总是平躺着让她依偎着,也总是会伸出右手或帮她盖好被子或轻轻地揽着她。
这时的卓语冰总会迅速安然地入梦。
这是卓语冰从小到大记忆中最温暖最甜美的梦乡。
只有在海玥的身边,她才有这种踏实安心温暖的感觉,才会很快就酣然入梦。
直到成年以后很久,卓语冰在一次看某本心理学书的时候看到这样一种说法,说是幼年时缺乏双亲的爱抚,尤其是母亲的爱抚的孩子,容易患上一种被称为“皮肤饥渴症”的病症。
她在想她那时那么渴望能够紧紧地挨着海玥温暖的身体,也许本质上因为自小以来对温暖怀抱的渴望吧。
而另一方面,因为海玥跟她的际遇有某些相似之处,让她更能产生亲近感贴心感。
海玥也是从遥远的南方农村老家到了姨妈所在的这个城市,寄居在姨妈家里,在城里读书。
卓语冰一直记得有一次她问海玥,会不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海玥浅浅地笑笑,淡然地说,“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生如寄,死如归。’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哪里不是‘寄居’呢?”
这话犹如醍醐灌顶,让年少的卓语冰突然有某种彻悟。
也只有在这么豁达通透的海玥面前,卓语冰才在后来的日子里原原本本地讲述了她自己的身世与遭际,她知道海玥能懂得能理解也能体谅和保守秘密。
海玥是能真正懂得她的一切的。
唯有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