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种种,让泠宇有充裕的生活和娱乐空间,也让她成为校园中同学们的一个观注点。
前几日,看了一部台湾的描写女同的连续剧,其中在某女中的一段让人颇为惊讶的发现原来台湾的教育界很早就关注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师生也是老早就有相关意识。
由此,还真的要感谢当年大家的无知,是它充当了最好的保护伞,让人们能够有那样一段肆无忌惮的成长经历。
泠宇还是会在每天放学后送江南回家,会经常陪她去跳舞,会在课间跑到江南的班级里和她说两句话,但她的身边开始零零星星的出现很多女孩子的身影。
以初中生的水平,在当时,江南确实不能理解泠宇心中的矛盾和挣扎。
她开始日益深刻地意识到了性别的区分,以及自己和大众都不相同的倾向喜好。
最初,她觉得自己只喜欢江南,这和性别无关,因为她们是从小一起,手牵手长大的好朋友,江南是姐姐是妹妹,是她的家人她的亲人。她喜欢亲近江南,喜欢闻她身上的味道,那是因为江南长得好看,江南身上有一阵阵的香甜吸引着她。
后来她不仅仅想牵到她的手,还想吻到她的唇。
在一次梦里她真的这样做了,紧紧地抱着江南,感觉到她柔软的身体和小小的凸起,她觉得格外紧张,几乎透不过气。
惊醒后一身大汗,发现自己正紧抓着被子抵在胸口,胸口还再隐隐作痛。
她开始努力端正自己的举止,但无济于事,她依旧经常在深夜一头大汗的惊醒。
夜的黑暗加重了她的恐慌,好像有一张大网在将她逐渐收紧,找不到出口,看不到网线,所以她也无从挣扎。唯能做的,就是维系自己急促的喘息。
她觉得这是一个不能为人知的秘密,她无法再如当年埋藏江泠花的时候一样和江南共享的秘密。
有一种念头总是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她觉得那是一股邪恶的她无法打败的力量,直到一次方辰说出了她的秘密。
(十)
方辰,应该怎么形容这个女孩子呢?
她是泠宇念到初二的时候,因为病休而从上届转来的女生,所以应该说她是更加成熟的,何况放学后总是有男生在校门口等她。
她长得不算漂亮,但是性格很活泼,也许不能称之为活泼。
当时,正巧学了毛的一首诗词,《沁园春。雪》。
所以有一天,当同桌的男生对着其他女生品头论足的时候,指着上面的一句话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他对泠宇说,“唐宗宋祖稍逊的东西,方辰就有。”
泠宇当时第一感觉这不是一种褒义的评价,但好像也不全是贬义。较为单纯的成长环境让她没有太多机会好好地体验这两个字,但模模糊糊的认为,说得还算贴切,方辰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
她有时会喜欢用手指碰触泠宇的脸颊,对此,泠宇大都是找机会避开。
“我知道你喜欢谁。”方辰说。
“谁?”
“一班的江南,对不对?”
感觉有秘密被人识破,泠宇很不自在,“我喜欢的人多了,何殊洁,陈梓卉……怎么了?”
“那不一样,我知道。”方辰笑眯眯的说。
“有什么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你和江南,你们是‘同性恋’”
。
“什么?”生平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象颗炸雷在泠宇的脑子里爆破轰响,真的听到了‘轰’的一声。
还好,上课的玲声打断了方辰的评论,但接下来泠宇却什么也听不进了。
她只能从字面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同,相同,一样的;性,性别,男和女;恋,依恋或者恋爱?但不管怎样,从方辰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她猜测得到周围人们对这个词语的解读―――完完全全的否定。
虽说此后,方辰并没有再罗嗦什么,但泠宇总是希望能够远远的避开她,尤其,当她和江南一起站在走廊上讲话,被迎面而来的方辰撞到,她浑身就有十二万分的不自在——这个人,知道了自己的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江南都不知道的秘密,但是她知道。
方辰还是喜欢有事没事的碰碰泠宇,泠宇还是躲闪着,但心里又有隐约的不安。至到她成功地将班级中几个女孩子拥于臂湾,才在方辰手指再次伸来的时候,狠狠将它挡在半空。
江南当然不会了解也无从知道泠宇的心里曾经挣扎过什么。
多年后,泠宇向她提及初中时的情景,想到那多疑且无助的少年时光,增加的是江南对身边人的无尽疼爱与怜惜;再回想自己当年,似乎并没有如此提心吊胆的记忆。
江南不会感觉不到,自己对于泠宇的不是简单的女孩子间肆无忌惮的亲密着的友谊。
但这又怎么?优秀,谦虚,早慧而温婉的江南,她的一切行为就是师长们教育同学的榜样,就是家长们叮嘱子女的典范,所以,她的一切都不会为人争议,偶尔的小小的和调皮的学生一起玩耍,那是她不泯的童心和不戴有色眼镜的纯真。
父母不会因为成绩的原因而限制女儿与同学的交往,毕竟,他们是看着泠宇一点一点长大的,他们觉得那是个聪明机灵而家教良好的孩子,偶尔的调皮那是所有孩子的天性。何况,每次见面,她都会礼貌的问候;“叔叔、阿姨好”,还会勤快的跑到厨房帮忙,利手利脚地完成江南也不擅长的家务。
不喜欢的只有江北,从见到这个女孩的第一眼,江北就没有来由的不喜欢。
但那是,他正读书读得天昏地暗,自然无暇多顾及此事。
他几近沉溺的钻研着自然科学,崇拜着那些赫赫有名的科学家,最最崇拜的是爱因斯坦,并由此选择了自己的乐器爱好――小提琴。
各个级别的竞赛,尤其是物理的,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时间,也为他换来了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入学一年后,他又顺利地获得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的奖学金,在那个同期大学生都感触深刻的学生运动来临之前远赴海外了。
他曾在信中骄傲地告诉当时只知道哈佛的妹妹,对于自己喜爱专业的本科的教育他深信在耶鲁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之后的经历证明了他的自信,他的学业与事业可以完全的用一帆风顺来概括。
江北在中学时的风光常常会留些痕迹在江南的身上。以至几年之后,当江南高中的老师得知面前的这个小姑娘是江北的妹妹时,就不自觉的将她划为成绩优异之列了。
所以,在江南看来,她和泠宇的交往没有任何阻力,她也没有听到过任何稍嫌激烈的词汇评价。
父母和泠宇是她心目中两块擎天的巨石,只要他们彼此互不撞击,江南的天空就是万里蔚蓝。
真正让她有些伤脑筋的倒是泠宇一落千丈的成绩。
现在的泠宇不知怎么,经常是在“送人玫瑰手余香”之后才又嬉皮笑脸的跑来找江南,这让江南经常心里不痛快的就懒得理她,也许这就是最初的“吃醋”?
但江南的好脾气通常敌不过泠宇的花言巧语,三下两下的就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