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羊倌掏出一根烟,点着后抽了一口,这才不紧不慢地告诉徐青山,虽然现在圈住了,但是也不能大意,这山上啥东西都有,就算是没有人来。万一出来条蛇啥的把它咬死了,咱这就功亏一篑了,要的是那身毛皮,坏了一个洞,也就一文不值了。
徐青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也不多言语了,这上面的道道,他一时之间也听不明白,眼瞅着快晌午了,就问老羊倌中午回不回去吃饭。
老羊倌看了看天,慢慢地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自己悄悄地又走过去看了看,见一切并没有什么异常,冲徐青山摆了摆手,示意下山。
他们还没到家门口,远远地就看到自家门口前停着一辆小轿车。
老羊倌停下脚步看了看,若有所思,侧头瞅了一眼徐青山,边走边说:“小山子,好像是有人来了,一会儿别乱说话。”
徐青山点了点头,看了看那辆车,也是一头雾水。
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次有轿车停到自家门口,难不成是停错地方了?还是找错人了?他在厂子里就是个普通的工人,根本不认识这种能开得上轿车的人。老羊倌就更别提了,一年到头也不进一趟城,也不可能是找他的,他思前想后,也没想出来个子丑寅卯。
正琢磨着,车门开了,从车里面下来了四个人,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大腹便便,穿着件淡粉色的上衣,远远地看到老羊倌爷俩,快步就迎了上来,率先打起了招呼。
徐青山看了看老羊倌,老羊倌瞅了瞅徐青山,两人一晃脑袋,都不认识。
老羊倌快走两步,冲这胖子一抱拳:“同志,你认错人了吧?我们可不认识你啊!”
胖子笑容可掬地笑了笑:“没有,没有,老人家,您旁边的就是徐青山小兄弟吧?您就是他师傅吧?”
老羊倌看了看徐青山,又看了一眼胖子,点了点头,皱了皱眉头问了句:“同志,你是?”
那胖子一愣,显然对这个称呼有点陌生,随即呵呵一笑,先自我介绍起来。他叫何宏天,是一家医药公司的副总,县里和仁堂的那位老中医何九江是他的父亲,他听父亲说起过徐青山的事情,这才冒昧前来打扰。
老羊倌一听,也就明白了他的来意,笑了笑,抬眼看了看他身后的那三个人。
胖子赶紧回头招了招手,那三个人见胖子招手,这才先后走了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身材苗条,眉目如画,杏脸桃腮,走起路来英姿飒爽的。跟在她身后的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大概有三十岁,一脸的络腮胡子,浓眉大眼,看上去威武有力。他旁边的是个身体消瘦的小伙子,个子不高,年龄和徐青山相仿,头发蓬乱遮住了眼睛。他一直低着头,也没看清长什么样子。
胖子先是指了指其中的那个姑娘,介绍说,这是他的外甥女,叫白术;然后又指了指左边身形高大、虎背熊腰的那个汉子说,他叫宋长江,平时都喊他“江子”;最后看了看那个身形消瘦,面色苍白,像是大病初愈的小伙子说,他叫周伍。
胖子逐个介绍了一下之后,冲老羊倌和徐青山一抱拳:“我听我家老爷子说过,你们师徒二人都是当世的奇人,实在是不想失之交臂,这才冒昧前来拜访,唐突打扰之处,还请多多见谅!”
老羊倌知道这些人肯定是有备而来,见在外面说话也不方便,就打开了柴门,把这一行人都让进了屋里。
徐青山一边走,一边暗中打量着这几个人。他对这胖子没什么好感,这人油头粉面、虚头巴脑的,看着就让人不痛快,说起话来虽然表面上挺客气,但骨子里那股趾高气扬的劲儿根本就压不住,一看平时就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主儿。
看那姑娘倒还挺顺眼,清丽可人,长得和二丫一样耐看,不过比二丫可要白净多了。那张小脸白里透红,嫩得好像都能滴出水来。一身紧身的小背心,把身体曲线衬托得玲珑剔透,看得徐青山一阵心神荡漾,满脸通红。
宋长江五大三粗,浑身黝黑发亮,走起路来啪啪直响。上身只穿着个背心,露出一身的疙瘩肉。单单看这块头,就知道是个硬角色。眼角眉梢带着千重锐气,身前背后有着百步的威风。
最让徐青山好奇的就是那个叫周伍的年轻人,个头与自己仿上仿下,但实在是太瘦了,上秤一称估计不到一百二十斤,细胳膊细腿细手指,倒像个大姑娘似的。这么热的天,套了件黑色的长袖帽衫,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头发盖住了眼睛,脸上始终是冷冰冰的,没有什么表情。看起来暮气沉沉,像是大病初愈,始终闷声不响地走在后面。
老羊倌的家中很少有客人来,屋子本来就不大,这伙人进来后,屋里一下子就挤得满满的。老羊倌看了看,冲那胖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还是叫你何总吧,你看我这家里穷得直掉渣,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实在有些对不住啊!”
那胖子倒是满不在乎,一屁股就坐在了炕沿上,压得这三寸来厚的实木炕沿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其他三个人看了看,也歪身子坐在了炕上。
胖子坐稳后,从兜里掏出烟来,递给了老羊倌一支,然后又亲自给老羊倌点上火,这才开口说话。
他说,他们公司做的是中药材的贸易,说白了就是先到药源地进货,然后经过加工,再出口到韩国、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国家,是一家很有实力的贸易公司。
公司本来是不接散单的,但是这次事出有因,关键是需要这几味药材的人身份特殊,他们自然也就很重视这件事情,还特意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由他牵头,专门负责这几味药材的搜寻。差不多把全国各地的中草药市场都跑遍了,仍然是一无所获。
科普帖:
第三话江湖春点
什么叫作“春点”呢?
读书人离不开字典、《辞源》等等书籍。江湖之人不论是哪行儿,先得学会了“春点”,然后才能够吃生意饭。江湖春点也就是江湖人用的行话。
最早的江湖行话分南北两派,南方江湖行话叫“春”,北方叫“典”。“南春”和“北典”各不相同,所以南北两派之间没法沟通。后来经几辈江湖首领的努力,才将“南春”和“北典”统一起来,现在江湖行话统称为“春典”。
艺人老前辈有句话,称为“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其中的“一句春”说得就是江湖春点。据他们江湖人说,其中的春点只许江湖人知道,如果叫外行人知道了,就能把他们各行买卖都给毁喽,也就治不了“杵儿”了(江湖人管挣不了钱,调侃儿说治不了杵儿啦)。
书中徐青山卖狗宝时,曾与何九江说过江湖春点,而徐青山所说的江湖春点属于江湖“皮行”的春点。
皮行,是卖药的总名。又管卖药的这行叫“挑汉儿的”。挑汉儿的侃儿已经通行了,但是皮行,很多人都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