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晚辈不才,以我粗浅的认识,我认为命虽天成,但运势己造。直白地说,我不信宿命论。”张崇斌回道。

“那么,蝼蚁的命运呢?”老者又问道。

“蝼蚁?蝼蚁虽然孱弱渺小,但世间万物普具灵性,只是它们不具备人的智慧,无法创造工具,更没有能力去认识和改造大自然,所以,我认为草木蝼蚁之类,只能凭天由命。”

“那也就是说,人与蝼蚁的命运是不一样的了,是吗?”

“是的。人活在世上要不断进取、自我奋斗,从而不断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蝼蚁一世,草木一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它们的命运只能看自然的造化了。”

“哦,人的命运是和奋斗进取的目标愿望联系起来的。实现了,算是命好,否则,则是苦命,是吗?”老者问道。

“应该是这样的吧,您看,寻常百姓衡量命运好与苦,常以悲欢离合之情而感慨,帝王将相则以江山社稷存续更迭而定论成败,都是有愿望目标的,只不过愿望有高低,目标有大小而已。”

“那么,我们打个比方看一下。如果说地球是一个苹果的话,人在这上面像是什么?”老者又问道。

这时,梁子回来了,说道:“水烧上了,一会儿就好。”说完,就地盘腿坐在老者一侧的地上,倾听起来。

张崇斌脑海里出现了卫星拍摄的蓝色星球,个头要比苹果大的多,即使按这样的比例来看,人也是无法用肉眼看清楚的,除非用显微镜,于是回道:“那人就成细菌了。”

“细菌太小了,我们就当做蚂蚁吧。”老者笑道,接着又说道:“我们再来设想个场景:在一个院子里,有一个顽童蹲在地上,顽童头顶的树枝上有只鸟,地上一只蚂蚁正在爬行,蚂蚁的前方有一个高出它身体数倍的障碍物,在障碍物的另一端的地上有块糖果。年轻人,你说,蚂蚁每天出去寻找食物,但凭它弱小的能力,它对食物的最高目标愿望可能就是想吃到糖果,那么,如果你是这个院子里的顽童,你怎么看蚂蚁的命运呢?”

张崇斌略一思索,回道:“这蚂蚁能否吃到糖果,并不完全由它做主,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形:我是顽童,迟早会发现院子里的蚂蚁天天忙碌,不断四处走动寻找食物,后来也会知道蚂蚁喜欢糖果,于是,我可以把糖果放在任何地方让蚂蚁吃到,也可以把糖果拿走,不给蚂蚁吃到。”

“哦,梁子,我问你,如果你是蚂蚁的话,你对爬过障碍后吃到了糖果的命运,怎么看?”老者转头问道。

“师尊,还是那个院子里的蚂蚁是吗?”看到老者瞅了他一眼后,梁子马上说道:“我要是之个蚂蚁,天天爬爬地找食物,突然发现之个美味大糖果,一定会觉得付出就有回报,天道酬勤哦!”

老者接着说:“那我就是树上的那只鸟吧。其实,这地上的糖果我早就看见了,但我不喜欢吃它,否则,我可以趁顽童不在的时候飞去叼走这块糖果;顽童在我下面摆放糖果后,我可以事先看清楚蚂蚁能否吃到糖果的命运。”

说到这儿,老者看着张崇斌,又问道:“年轻人,这蚂蚁吃糖果的同一个命运,从不同的视角看,你看出了什么没有?”

此时,张崇斌才恍然感觉到老者引用这个“蚂蚁吃糖果”的意味深长,因为这个看似简单的命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竟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1顽童不仅可以事先知道蚂蚁能否吃到糖果,而且还可以随时改变蚂蚁的命运;2小鸟虽然不能随时改变蚂蚁的命运,但却可以从高处看清楚蚂蚁的命运走向;3蚂蚁一直辛苦的奔波,寻找传说中甘甜的糖果,终于在翻越数座“山”爬过数道“沟”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认为这美妙的命运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

“我明白了,命运由己,也由天!”想到这里,张崇斌不禁脱口而出。

这时,外面传出水开扑落的声音,梁子还在发愣着,听到水开声忙起身出去。

老者看着张崇斌,微微地笑着……

一会儿,梁子端着两个茶杯走进来,冲张崇斌笑着说:“我师尊今天难得说这么多话,看来真是有缘分哦。”放下茶杯后,梁子又对张崇斌说:“你刚才说的命运由己也由天,我还是不太明白,能不能说透点哦。”

张崇斌笑着对梁子说:“今天是受你师尊的点化,我略有开悟,不敢说看透命运。”说完,张崇斌又面向老者说道:“老人家,您看我这样理解,是否正确:说命运由己,是指自己必须要有行动,就像那只蚂蚁,虽然有人把糖果给摆放好了,但如果自己不四处走动,那还是吃不到的。而且,蚂蚁如果一直坚持不懈的寻找,不排除那顽童出于同情或是为了早点看见蚂蚁怎么品尝美味,出手将糖果直接摆放在蚂蚁跟前。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这就如同有人连续多年买彩票,突然一天中了巨奖。

“说命运由天,意思是不为人力所左右的外界因素,也会对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这里的‘天’,可以喻指顽童、甚至小鸟等各种人身之外的因素。放眼整个地球,人类其实渺小得连蚂蚁都不如,可人类却总认为自己是这个宇宙的万物之灵,是最具智慧的生灵,总以为人能胜天。其实,这个认识是需要重新思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应该是顺应和谐,这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吧。

“如果从生物进化的历史演化看,亿万年前的恐龙,也曾称霸地球,但现在已经灭绝了。人类目前对整个地球生存地域、资源环境的侵占控制,也如当年的恐龙,但人类却以此妄自尊大,常以自己的悲喜哀怒来评价苍天是否有眼,以自己的生存是否忧患安逸来衡量天地变化是否合情合理,其实,如果某天人类也如恐龙般灭绝了,地球依然会存在,可能再过亿万年的演化,又会出现其他高级物种称霸地球。所以,老子的《道德经》才会有这样惊世骇俗的两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张崇斌说完这些,老者深点了下头,然后说道:“年轻人,你的悟性很好,不过……”说到这儿,老者突然隐而不语,端起茶杯,轻轻吹着漂浮着的茶叶……

“老人家,如果方才所言有不对之处,还望能直言指教。”看到老者欲言又止,张崇斌连忙追问道。

“年轻人,你刚才所说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老者说到这里,将手中的杯子放在张崇斌面前,张崇斌低头看去,只见这杯子里的茶叶在杯中起伏荡漾……老者这时又开口道:“你看见了茶叶,你也看见这杯中托浮茶叶的水,但你却没有注意到这茶叶为何会转圈浮动。”

听老者这么一说,张崇斌似有感悟,问道:“您的意思是说,我没有看透真正驱使命运发展变化背后的力量,是吗?”

老者喝了口茶,转头对梁子说道:“去,备上笔墨。”

梁子马上起身到一旁的书桌,在一个砚台里倒上水开始研墨……

国内著名高僧题名的中国悬疑力作:『窥天』》小说在线阅读_第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隔世醒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国内著名高僧题名的中国悬疑力作:『窥天』第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