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份礼物可够分量,那当儿,30两银子,才兑换1两黄金,就说那光润真圆的南珠,是从南海深处捞出来的,虽说比不上前清那时的东珠,一颗也得值400多两银子。

黑四爷知道,这份礼送上去,干爷爷海大人得高兴的翻了天。

然而,转过天来,他又发起了愁,金如意贵重则是贵重,寿酒、寿面、寿帐所谓的那些表礼更好准备,不过,最近,他听海大人的管家,也是他竭力拉拢的把兄弟海三儿说,海大人信了佛教,整天鼓捣参禅打坐念经拜佛。

这如意送上去,海大人也就是乐呵乐呵,送给几个姨太太玩,怎么像个法子,弄个珍贵的拜佛的法器,让海大人天天念佛时,能见着,见着物件,不就能想起自己这个干孙子了吗??!

黄金好弄,可这拜佛的法器上哪儿淘换去呢??听说宫里倒是有不少雍正爷、乾隆爷那时的法器宝贝,找个太监也能买来几件,不过,小皇帝毕竟还在紫禁城里住着,民国政府对其礼敬有加,再说皇城在中间,不能破了江湖规矩。

别的地方嘛………………。

练武人火爆脾气,黑四爷正胡思乱想,门帘一挑,大太太王氏,进来了。

那位问了————这位四爷还有正经夫人??

瞧您说的,人家黑四爷坏则坏,虽说成名后,也娶了4个小妾,但糟糠之妻不下堂嘛。

这位王夫人,正经是黑四爷他妈,在他15岁就给他定了亲的,虽说长得有点五大三粗,还是大脚,不过在黑四爷学武练功的那10来年,都是王夫人在家侍候公婆,操持家务,后来黑四爷在京城闯出天下,也是王夫人把两位老人伺候到百年,快到中年,才来到京城。

跟黑四爷不一样,王夫人从小就心地善良、惜老怜贫,在老家白洋淀蜗居那么多年,再穷再苦,这位妇人也从不跟黑四爷说啥。

那时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挑着走,妇女最重要的德性,在王夫人身上体现无疑。

就算进了京,王夫人对丈夫干的坏事多少也知道一些,也经常跟黑四爷念叨着人要多做好事、多积阴德。

这位更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妇人,不仅在年节偷着布施给京城寺庙些钱粮,也偷着救济一些穷苦人,在家里,更是跟那些姨太太不争宠,整天吃斋念佛,祈祷佛祖保佑丈夫平平安安。

可惜俩人都奔50的人了,也不知道为啥,膝下没有一男半女,连带着4个姨太太,也没有生过孩子,因为这,黑四爷心里有时候想起来也一肚子火,虽说花了大把银子找了各种中医、西医,京城里送子娘娘也拜了多年,可就是不见效果。

王夫人知道丈夫的心病,还不断劝丈夫再娶几个小老婆。

这样一来,虽说两人早已恩爱不存,没了床笫之欢,可黑四爷对这位正牌的大太太,更是尊敬有加了。家里内宅的大事小情,都是王夫人做主。

王夫人听丈夫说了烦恼,拨弄了几下手里的玛瑙念珠,寻思了半天,给丈夫指了一条路子————我也不太懂这些个,听说街面儿上不是有些打小鼓的嘛,他们跑的地方多,前年我从那里就买了一个檀香木的木鱼,才花了4毛钱,不行找找他们吧??

哎呀!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多谢太太指点!——————黑四爷撇着大嘴乐呵呵给王夫人抱抱拳头,行了个江湖礼节,一阵风似得出门去了。

要说王夫人这条路子,指的当然不错!那些打小鼓的最能钻山打洞东奔西走,手里的货杂了去了。黑四爷在自己的盘子地面和南城杂吧地撒下了消息。

好家伙!一听黑四爷有差事,下头这些虾兵蟹将还不跑断了腿,不几天,一堆堆物件就悄悄运进了黑四爷的家。

不看不知道,一看堆积如小山似得物件,黑四爷也傻了,咋办??自己没学问,赶紧请人吧!

那么,请来的这位高人是谁呢??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誉满京城,与末代状元公一起青年便登了科,做了20多年翰林公的前清翰林院学士、家学渊源、学富五车的郑学士。

那位问了————一个流氓头子怎么跟翰林学士认识??

这里,不能不说我们黑大蛤蟆黑四爷手眼通天、神通广大了。

他是钱多人壮不怕事,想学遗老新贵的文化派头,然而,他这种人,在文化人,尤其是京城众多遗老们看来,简直就是土流氓无赖,

毓德清华的文化世家当然看不上了。

起初黑四爷想花钱拜几个有学问、有名气的名士老师,也附庸风雅一番,毕竟大清玩完了,不少前清的读书人、翰林名士也得吃饭嘛。

可这帮子人,在黑四爷眼里,那叫一个——骄傲不逊,给脸不要脸!

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名气越大,傲气也就越大,一听他黑四的名字,把送上门的拜帖和银子往外扔,一点面子不给,想使坏弄强,可这些人跟官面上的新贵大官僚们,关系千丝万缕。

而且,黑四爷小时候,他妈就掰着手指头教训过他————读书人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那些翰林公们,都是天星下降,谁要是不尊敬,死了也得下地狱受罪!

这种自童年便开始的文化启蒙教育,把文化人跟神佛放在一起敬仰,那时候很正常,谁让白洋淀在大清国200多年,才出了几个翰林公呢?

普通穷苦人眼中,读书名士们,简直跟神仙差不多!

因此,在黑四爷内心最深处,多少有些怵惕这些文化人,说不上是母亲当时的教训潜移默化,还是对逝去母亲的一种特别怀念。

从直观上来说,他也敬畏————那是从银子和能力上。

假比(北京土话,假如)说,他也经常去逛公园和寺庙,看那些大屁股女人和小妞,然而,听说各个古建筑里那些天书一样看不懂的碑文,都是文化人一气呵成的,他简直不能不敬畏起来!

奶奶舅子的!这些人得念了多少书?!比老子学艺十年下得功夫不差多少!

而琉璃厂也是他常去的地方——那些大买卖铺户的字号,都是前朝名士学者的大手笔,宝华斋三个大字,光绪那位老师大笔一挥,就收了1000两银子的润笔!

在黑四爷看来,这位老师简直就跟大盗一样啊自己一条街的盘子,一年保护费才收1200多两。这些老头子的大手笔,着实让他着迷。

在这种五迷三道复杂的心理环境中,黑四爷倒是从来不在东城惹那些遗老名士,可人家也不理他。

后来,经过干爷爷海大人介绍,他又搭了不少人情交往,才跟几个三流的文人搭上边儿。这些人见钱眼开,也没啥名气,黑四爷却看不上。

后来偶然一次去琉璃厂寻摸古董,让他认识了郑学士。

那天跟往常一样,黑四爷穿了一身骚包的绛红色江南纺绸牡丹纹大褂、外罩金绿川缎马褂,一双英国进口的黄色皮鞋,还扎着西裤的裤脚,这就是老年间流行的中西合璧的行头。

黑四爷马褂内里一个小口袋,装了一只硕大的亨得利金表,金链子有两指粗,恨不能重半斤!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