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洗消组件列车里里外外该消毒的地方都用高浓度军用消毒液冲洗了一边,以确保可以杀死任何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致病微生物后,我跟杨壮、虎牙与张楠锋便持枪等车,在洗消时我们几个都是在车下看,“黑咕隆咚”的也看不清楚,待上车这一检查,才看明白这居然还是一辆蒸汽动力的列车,配合上车上使用铆接固定的装甲板,以及数挺型号各异的水冷式重机枪,都在表明这是一辆一战时期的产物,经过后来的资料查询,我得知此列车的来历是苏丹作为英国殖民地时期,英军为了低成本保护铁路沿线并巡逻而建造的,而随着在非洲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开展,并最终彻底瓦解西方殖民统治体系之后,便被撤走的英军当做带不走的剩余物资给遗留在了这里,发迹于当地的“圣地青年党”则将它视为珍宝,继续用它发挥着欺压周围铁路沿线村庄村民的恶行作用,而这次,它终于要在它非常不光彩的使用生涯中发挥一些正面的作用了。

经过检查,车上的武器的确很多,而且年代横贯了从一次世界大战到冷战末期乃至现代的各种型号,其中一战的代表有数挺英制“威克斯”型水冷式重机枪,其中绝大部分为最常见的7.7毫米型号,但有一个例外,那是一挺12.7毫米型号,这枪在整个英国一共就生产了1000多挺,属于很“非主流”的一个型号,而现在能流传于世的绝对都可以拿出去在枪械市场上卖个好价钱,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碰上一挺,对于这种极具价值的武器却要在这里饱受风吹日晒,对于我这样的军迷来说,那真是“暴殄天物”。

二战时期的代表则有瑞典博福斯公司在1936年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的L60型40毫米高射炮,全车一共有3门该型火炮,总共弹药基数超过1500发。

以及数支前苏联生产的PTRD-41型14.5毫米反坦克步枪。

冷战时期的武器则最多,轻型的有前苏联的PKM型通用机枪,重一点的有BMP-1型步兵战车上载着73毫米低膛压主炮的炮塔,以及T-54型中型坦克的炮塔,这些炮塔都被拆下来装在了列车上原本使用一战火炮的旋转炮塔底座之上作为替代品。

现在的比较少,就是诸如G36型突击步枪这类轻型自动武器,还有一支M82A1型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这些东西看起来像是那些雇佣兵遗留下来的,而不是“圣地青年党”的武器。

总而言之,看完这辆车的配置,我感觉这个武装组织的整合能力还是挺强的,尤其是那些炮塔的改造,居然能把时间跨度超过百年左右的不同武器硬是结合到一起,还能正常使用且没什么违和感,看来这帮人里面,排除雇佣兵之外,本土成员里起码还是有一些懂机械改装的基础人才,而不全是只会瞎喊乱叫的游兵散勇。

随行的技术人员以看待古董的眼光检查了一下全车概况,认为可以发动,我们这就开始准备启程返回的工作,该轮到“快速铺轨”系统登场了,我们选择了一段远离预定行动路线的铁路,‘快速铺轨’系统发挥其快速拆解与收集的功能,将其成段成段的拆散后自动分类码放在车厢内,全部储满后,返回原定起始点,开始向前铺设。

这东西的速度的确是快,那临时铁路在它的铺设之下就像“母鸡下蛋”一样,走一路,后面就多一路的铁轨及枕木,装甲列车开在上面因为没有铺设路基的原因导致车身有一定的倾斜,但勉强能过,而“快速铺轨”系统毕竟只有5台,让它们一口气就带满能一路铺回去的铁轨与枕木那是不现实的,最终采取的方案是前面铺一段,装甲列车就跑一段,然后再有两辆回去收集已经开过来的铁路部分,另外3辆则在前面负责继续铺,等3辆的消耗完了便与那两辆完成轮换,去后面卸铁路,前面两辆负责铺。

就经过1个多小时近乎于走直线,“拆了后面铺前面”的铺设,终于又返回了营区附近,在距离那里还有几公里远的时候,那边几乎可以映红半边天的火光就进入了视野之内,看来在我们走的这段时间里,怪物们的第三次进攻又开始了,对于装甲列车来说,此时它感到现场,兴许来的正是时候。

我这时候正跟杨壮、虎牙、张楠锋等人在列车的第二节车厢,也就是装有大量水冷式重机枪的车厢里,随着车头上的烟囱吞吐出此行最后一大股白色水蒸气,并发出一阵“呜呜呜呜”的声音,列车终于以完全展开整列车身的方式停靠在了一段位置最适合侧对营区的铁路上。

我这会儿通过车上的观察孔往外看去,当即不禁一惊,惊的是这些怪物果然又有了新变化,这次的变化并不是它们更抗打了之类的,而是它们进化出了会飞的品种!

(三十)疯狂扫射

这是一种有点类似翼龙的大型飞行生物,而这种生物的攻击方式特非常特别,是在俯冲的时候从身体后部甩出来一包什么东西,这包东西落地之后就会爆裂,然后从里面飞溅出大量的绿色汁液,凡是被溅射到的,当即皮肉化为一股与之相同的绿色液体,然后这股液体也具备相同的攻击性,凡是接触到的人居然会由内而外的急剧膨胀,最后“砰”的一声,炸成一堆碎肉。

所以往往只是被溅射到了一点点,一个人便迅速的粉身碎骨。

但是这种液体貌似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对死物无效,必须沾到皮肤上才行,沾到衣物上只要不渗透下去和皮肤接触就没有问题。

如此一来,参与作战的维和步兵营的战士们还算幸运,因为他们装备有全套的防护装具,从防弹衣到防弹头盔,再到耐磨加厚的荒漠迷彩,以及护目镜、战术军靴、手套等等等等,露出来的皮肤面积很少,所以被溅射到的维和步兵营战士不在少数,但因此而受伤乃至牺牲的基本没有,可这些受到良好保护的战士们没事,但就惨了那些在外围作战的投诚武装了,这些人穿着最好的不过就是一身绿色或沙黄色的衣服,姑且称其为“军服”吧,这种军服做工粗糙,质量低劣,而且因为苏丹的天气太过炎热,这些衣服都很薄,有一点液体溅在上面基本立即就能渗进去。

再加上穿着这些衣服的武装人员,同样因为太热,卷起袖子、敞开胸膛的比比皆是。

而另外那些连统一制服都没有的更“低级”武装分子就更惨了,他们直接短裤、拖鞋+背心儿,或者是只有短裤跟拖鞋,上身直接赤膊上阵。

如此一来,这两类人暴露在外的皮肤面积那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空中至少有7-10只这样的飞行怪物在向下投放此物,而落地后飞溅的绿色液体在飞舞起来,在我眼前的画面就已经是片刻之间便让至少上百名投诚武装人员如同鞭炮一样,“噼里啪啦”的先后“自爆”,无数被碎裂的肢体到处乱飞,场面十分骇人。

一些没有被溅射到而幸存下来的黑人则被吓得哇哇乱叫,这个我是表示理解的,如果我站在第一线面对这样诡异的攻击,我可能不会叫,但肯定也会被吓到不行,比如我现在其实就挺害怕,只是以前的经历练就出来的心理素质让我害怕归害怕,但还不至于怕到崩溃。

在这些飞行怪物“俯冲轰炸”的掩护下,正面的三条腿护甲怪物则继续着一层接一层的对着营区正面展开冲击,越过探照灯所能照射到的极限,它们那晃动的身体在黑暗中一直延伸到了视力的极限,黑压压的一大片,不知道有多少。

(未完待续)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8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第8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