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果然,我走出屋一看,一个车队由远及近的驶来,打头的是两辆联合国维和部队统一白色涂装的92A型6×6步兵战车,后面跟着一辆第一代“猛士”军用高机动车,再往后则是足足10辆陕汽研制生产的第三代重型军用战术卡车,这车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装甲化,实际上是一种“装甲汽车”理念的复活,在南苏丹这样武器装备水平低下但战乱频发的危险地区尤为适合运送人员及重要物资,整个全封闭的车厢可以抵御各种常见轻武器的直接射击,加挂附加装甲与栅栏装甲后则能应对RPG-7这一级别的轻型反坦克火箭筒。

再往后,还有2辆92A型步兵战车殿后,等这个车队顺着村中心的主路行驶到房屋旁边时,便缓缓停了下来,白色涂装下,车身中间写着的“UN”字母显得十分醒目,这两个字母是“联合国”英文单词全拼“United Nations”的缩写。

当车队挺稳之后,猛士车上便下来一名身穿全套06式重型防弹衣,头戴蓝色QGF-02型防弹头盔的上尉军官,这人仔细一看,我认识,正是当初送我们离开营地时的那名连长。

漆六桐此时也走出屋来,这位连长见到漆六桐先是敬了一个礼,然后说:

“首长,您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可以走了吗?”

“可以了,不过这10辆车里载的都是其他搜索队牺牲同志的遗体跟伤者,他们的情况不太一样,我建议还是不要同称,还是坐装甲车回去的好。”漆六桐说。

“那没问题,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诸位,上车吧,上前面第二辆装甲车,我跟你们一起,先返回营地再说。”漆六桐转身对我们说。

我突然又有些犹豫,犹豫的原因是看到了跟我们同处一屋的幸存村民们,他们怎么办?如果我们走了,那“圣地青年党”再回来报复,他们除了逃跑以外只有死路一条,我们带着他们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可面对所付出的代价,我还是怀疑起了当初这个决定到底对不对,虽然通过漆六桐的话,我知道如果当时我们没有留在这里而是去了21公里外的本条线路最后一个搜寻点,那死定了的就是我们了。

“记者同志,你怎么了?”漆六桐看我若有所思的没有动身,便问道。

范小雨应该是看出了我的顾虑,便对漆六桐说出了我的想法:

“我们走是可以,但这些村民总得有个安置吧,能不能带他们一起走?”

可能是知道我们要走了,包括村长在内的很多村民都以一种蕴含着不舍、焦虑、期望等各种感情的眼神盯着我们,这些无形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让我感觉好像一下子肩负了什么重担一样。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个你们放心,他们的暂时安置问题已经上报并得到了审批,我们会带着他们去维和步兵营所管辖的‘联合国1号难民营’,在那里已经准备了单独的临时营地,他们在那里有食物,有水,也会有药品。

只是维和步兵营的车辆不够,这边只能临时征用了一些地方车辆,这些车辆会组成一个车队跟在这支队伍的后面一起出发,间隔不超过1公里,现在在这里停留的这几分钟,估计马上就到。

还有,在刚才巷战前村子里疏散的妇女跟儿童我们也找到了,她们现在应该就在那支车队上了,等到了这里,就能与家人团聚了。

另外,部队首长还协调了距离这里最近的‘中建’建筑公司,过一阵子,他们会来帮助村民重修家园的,到时候,这里的所有人,都可以回去过上以前的日子。

喏,那个车队来了,你们看看。”漆六桐说。

(未完待续)

说着,他往村后的方向一指,一个由各种杂牌汽车组成的车队在高低不平的道路上歪歪扭扭的到了近前,停在了第一个军车车队的后面,上面的司机一看跟车一样,都是从本地找的,因为全是黑人。

“小雨,你把情况给村长说一下,让他带上村民们一起走。”我说。

“嗯。”范小雨答应了一声。

村长听罢又跟自己的大女婿、二女儿以及身边的继位亲信一说,最后把全体人员召集到一起然后公开宣布,这一下还是引起了不晓得骚动的,很多人并不愿意走,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个“故土难离”的道理,尤其是在这里死战一番后,那说走就走了,不明所以的人会有种刚才白白拼命的感觉,为此,我又给村民们做了一次临时的“思想工作”,我说“现在的离开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回来”,然后把临时搬迁后重建的好处等等都说了一遍,还是范小雨帮我翻译,不过她后来说我说的那些话很多词汇都是中文中独有的,用“帕瓦罗语”根本没法原样还愿出来,只能说个大概的意思让他们明白就行,我也顾不了那么许多了,反正只要能奏效就可以。

我的这一番鼓动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再加上村长等人的竭力劝说,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车上那些在战前已经离开的妇女与儿童,她们在村长老婆的带领下也加入到了劝说大军中后,有了亲人的鼓动,这才算是真正说动了那些不想离开的群民。

最后这一大帮人以家庭为单位,排队上车,最终总算是完成了“扎加村”的暂时性整体迁移,而眼下这个因为战火已经打成千疮百孔的旧址,就暂时作为一个“无人村”存在了。

在临走之前,我们几个还跟村长诚恳的道歉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说要不是我们,村子里也不会蒙受如此巨大的损失和伤亡,村长则在范小雨的转述下说:

“你们不用道歉,是我们要道谢才对,虽然我又失去了一个儿子,但这几天的经历对于‘扎加村’来说都是非常伟大的,在我知道你们是中国人,尤其是带着枪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也许能得到你们帮助的机会,如果你们执意要走,那我不留,而你们要留下来帮助我们抵抗‘圣地青年党’,这就实现了我最初的目标,我当然全力支持。

重建村子也许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条路,建立与‘圣土’的联系。”

我们一听心说这老村长行啊,看来是早就谋划好了,真是这一村之长也不是白当的,不过他说的“圣土”是什么意思我们没有立即理解,询问之下,他只说了两个词:

“中国,故乡。”

我们几个听罢也是一阵感动,杨壮说:

“老村长你放心,有机会我一定带你去国内看看,什么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你放心就是!”

对于他这种贫嘴方式,其他人这一路上都已经习惯了,而我跟他认识的最久,那就更不用说了。

言归正传,在村民们全部上车后我们也跟着一起按照漆六桐的安排坐上了第二辆92式装甲车,进车之后为了我们的安全,还给每人都配发了一件与维和步兵营战士一样的06式重型防弹衣与08式防弹头盔,所谓重型防弹衣,不仅仅是可使用的插板防弹级别高,防弹面积同样也更大,从护裆、护胸、护肩再到护颈一应俱全,防护面积比轻型防弹衣多30%以上,该型号防弹衣质地厚重,穿在身上就很有安全感,只是这个天气下穿上这么厚的防弹衣,的确也是一种煎熬,不过毕竟是为了安全起见,这还是能忍的。

而虎牙则在接到防弹衣后表示感谢,却始终没穿,我其实很理解他的想法,他不穿自然不是怕死更不是怕热,用他的话说:

“防弹衣这种东西,穿上之后太影响我的战术动作,我有信心躲开大部分攻击,而不是让它们打到我的身上。所以穿上它,反而会影响我的生存力。”

这话对于他这种级别的战士来说倒的确有其中的道理,别说是“剔骨刀”,就是常见的战区级特种作战旅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也极少有特种兵穿防弹衣的,原因就是防弹衣的确对体能以及动作的影响较大,他们把“宝”押在不被敌人发现或即便发现也不会被有效打击,而不是穿上防弹衣挡住敌人的打击。

而重型防弹衣的主要是用单位还是用于正面作战的重装机械化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跟敌人硬碰硬,所以此类装备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像接我们走的维和步兵营,他们虽然不属于重装机械化部队,但也是中型机械化部队,再加上南苏丹的这种局势,配备它也是理所应当的。

(未完待续)

楼主又来更图了,今天更一下正文中提到的维和步兵营及其使用的单兵防护装备,特别是其中的防弹衣;为了应对南苏丹的战乱环境,维和步兵营配发的06式防弹衣属于全防护重型防弹衣,专门用于应对高危条件下的巡逻、执勤、战斗等任务,其采用模块化设计,按照最高等级装满防弹插板,全重高达40公斤,顶的上一个体重较轻的人了,虽然这么重的防弹衣穿在身上是很消耗体力的,但防护效果也是值得的,基本上市面上常见的中口径及以下轻武器,该防弹衣可以做到任何距离上的“免疫”,即便是大口径轻武器,只要距离不是极近,也能做到有效防护,对弹片等爆炸物产生的杀伤源,防护效果更好,好附带防震层,主要应对爆炸物在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

图1、2为出征前在誓师大会上的我军维和步兵营的官兵,可以看到其带有厚重护颈的06式全防护重型防弹衣。

图3为我军维和部队单兵装备示意图,其中防弹衣就是上述的06式。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8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第8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